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实用模板 >

我国大学数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六十年(2)(6)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1-08
导读: 1965年7月3日,毛主席在给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的信中再次指出,学生负担太重,影响健康,学了也无用。建议从一切活动总量中砍掉三分之一(后称为“七三指示”)。 3. 在这个阶段,我国教育界第一次明确提出加强

1965年7月3日,毛主席在给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的信中再次指出,学生负担太重,影响健康,学了也无用。建议从一切活动总量中砍掉三分之一(后称为“七三指示”)。

3. 在这个阶段,我国教育界第一次明确提出加强对学生能力培养这一重要问题。据有关专家回忆,当时有位教授以一支探险队到深山老林中探险,是授于他们“面包还是猎枪”为比喻,阐述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性,在广大干部和教师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和讨论。同时,还提出高等学校要培养像乒乓队的“种子选手”和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登山队员”那样的学术上的优秀拔尖人才。

4. 1966年5月7日,毛主席在看了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的一份报告后写的一封信中提出,各行各业都要以本业为主,兼学政治、军事、文化,从事生产、批判资产阶级。“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段。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段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后称为“五七指示”。)

同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即著名的《五一六通知》),提出“彻底批判学术界、教

育界、新闻界、文艺界、出版界的资产阶级反动思想,夺取在这些领域中的领导权。”“同时批判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文化领域的各界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从此,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席卷开来,使我国教育事业遭受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二)重大建设与改革事件

1. 根据1962年《编委会》修订的《高等数学(基础部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组织修订、编写并评选出版了一批新教材。主要有:

(1)樊映川等编的《高等数学讲义》第二版,1964年7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与第一版相比,该书在教学内容的深广度与章节的次序方面,力求基本符合新大纲,凡超出大纲要求的内容都用小字排印,例如,函数的一致连续性和级数的一致收敛性及其性质。对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线、面积分与微分方程作了较多的修改。

(2)清华大学数学教研组编《高等数学(基础部分)》(上、下册),1964年8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3)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数学教研室编《高等数学》(上、下册),196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关于供不同专业选用的工程数学教材,除前面提到的于1960年底至1961年初由27院校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本(分别供无线电类、水土类、化工类专业选用)教材外,现在查到的只有1966年1月由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数学教研室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复变函数》,其余各校使用的同类教材都是由各校自己编印的讲义。

2. 值得指出的是,中国科学院成立中国科技大学后,大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关肇直教授、吴文俊教授亲自为学生上基础课,华罗庚与关肇直二位教授还分别编写出版了《高等数学引论》(1963年7月,第一版,科学出版社)、《高等数学教程》详见附录3。与其他教材不同,他们编写的教材不受统一教学大纲的限制,也没有传统意义下分析、代数与几何的严格分界线,在教学内容和体系上,是对前苏联教材的突破,值得我国数学教育界认真总结。

另外,清华大学赵访熊教授还编写了一本很有特色的《高等数学》,作为工科院校的教学参考书于1965年6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详见附录3)。

3. 为了贯彻“七三指示”和“少而精”原则,很多工科院校对《高等数学》课程做了大量的细致的工作。例如,高等数学课程教材编委会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张鸿教授将该校高等数学教研室作为“试验田”,在他和编委会委员陆庆乐教授的带领下,几乎每周都用一个单元的时间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对高等数学的体系和具体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确定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删去不少次要的问题,以保证把主要内容真正学到手。同时,还选派一批青年教师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同吃饭,一同听课,统计学生每周的学习时间、作业时间和课外活动时间,听取他们的意见,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保证他们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休息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在此基础上,对高等数学基础部分的教学内容又作了一些精减,一些院校还赶写了精简的《高等数学》讲义,但为时不长便开始了十年大动乱。

(三)简要点评

1. 纵观这一阶段工科数学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工作是比较扎实的,教学质量是很高的。在总结1958年以后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澄清了一些思想,纠正了一些错误的做法,进一步稳定了教学秩序;特别是首次肯定了工科数学课程应当包括高等数学(基础部分)和工程数学(结合专业部分)两部分内容,并编写了相应的教材,使学生数学知识面的扩充有了一次大的飞跃;提出了教学

工作要贯彻“少而精”原则,要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能够生动活泼地主动得到发展。这些思想和做法都是正确的,对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2. 这一阶段提出了教学改革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例如,首次提出了培养学生能力和培养优秀拔尖人才这两个重要问题;由著名数学家为本科生上基础课并编写教材的问题;如何在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上突破前苏联框架的束缚等。由于对这些问题还没有引起各级领导的足够重视,因而没有认真总结,组织力量认真研究,进行改革探索和实践,致使对它们的研究一直延续到十年动乱之后,甚至至今仍然是困扰着我们而没有很好解决问题。

3. 1966年的“五七指示”错误地估计了我国阶级斗争的形势,改变了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发了十年的大动乱,使我国教育事业再次受到重大挫折和破坏,使大学数学的教学改革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状态。

第五阶段(1966—1976年) (一)形势与背景

1.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是由毛泽东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大动乱的十年。在作为“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的《五?一六通知》和1969年4月党的九大的政治报告中提出了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后来被林彪、江青等人组成的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对我国政治、经济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这十年中包括了第三和第四个五年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时期。“三五”计划提出了“进一步开展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积极备战,……,加快国防工业和大小三线建设。”的方针,1970年草拟的“四五”计划《纲要》也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狠抓备战,促进国民经济新飞跃。”1973年修订的《纲要》还提出:“深入开展教育革命,大、中、小学都要贯彻执行《五七指示》,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高等学校要建立教学、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三结合的新体制,走上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按照这些方针,我国的教育事业几乎处于完全瘫痪的状态。

2. 1966年“文化大革命”刚开始,高教部和教育部相继瘫痪,教育计划工作基本停顿,高等学校与大专学校大都停止招生。同年9月,两部被撤销。原高教部直属高等院校交由所在省市领导,国务院其他部门所属院校,在北京的仍归各有关部门领导,在外地的或迁到外地的,交由当地省市自治区革命委员会领导。从1966年到1969年停止招生4年,直到1970年和1971年才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的试点,大部分工农兵学员只有相当于初中甚至还不到初中的文化程度。学制缩短为2—3年,而且他们在校的主要任务是所谓的“上、管、改”(即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开门办学”,下乡下厂,上阶级斗争这门主 …… 此处隐藏:375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我国大学数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六十年(2)(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52144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