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实用模板 >

我国大学数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六十年(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0-18
导读: 我国大学数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六十年 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我国大学数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已有六十余年的历史。在半个多世纪的改革与发展历程中,既有顺利发展的时期,也经历过不少曲折,走过不少弯路;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产生

我国大学数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六十年

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我国大学数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已有六十余年的历史。在半个多世纪的改革与发展历程中,既有顺利发展的时期,也经历过不少曲折,走过不少弯路;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产生过不少错误和教训。与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历程类似,大学数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不但受到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而且与我国不同时期的政治与经济形势紧密相关。下面,我们将六十余年我国大学(本科)数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按照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大致划分为八个阶段进行总结,全文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一、六十年的历史回顾(包括每个阶段的形势与背景、重大建设与改革事件、简要评述); 二、六十年的建设与改革成果、经验教训和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三、附录。

一、六十年的历史回顾

第一阶段(1949— 1952年) (一)形势与背景

解放初期,面对历经沧桑和满目疮痍的旧中国,百废待兴。为了尽快恢复国民经济,培养适应新中国需要的建设人才,党和政府制订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对旧中国的教育事业实行接管和改造。主要有:

1. 接管和接办原国民党统治区的学校。解放初期,采取“维持现状,立即开学”的办法接收了国民党遗留下来的各种公立学校,除个别反革命分子外,原有教职工一律留用。人民政府接管了受外国津贴的21所高等学校,514所中等学校,1500所初等学校,收回了我国的教育主权。1952年后,逐步将私立中小学改为公立,全部由政府接办。

2. 提出建国初期的教育方针。1949年9月12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要任务。”

3. 1949年12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指出,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向工农开门,要按照《共同纲领》的规定,“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加强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注重技术教育,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适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

4. 政务院于1950年7月28日批准了《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的宗旨为,根据《共同纲领》关于文化教育政策的规定,以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育方法,培养具有高度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科学与技术成就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级建设人才。

5. 全国的高等学校的课程,必须根据《共同纲领》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实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革,达到理论与实际的一致。一方面要克服“为学术而学术”的空洞的教条主义的倾向,力求与国家

建设的实际相结合,这是我们现有高校的主要努力方向,另一方面,要防止忽视理论学习的狭隘实用主义或经验主义的倾向;应根据《共同纲领》第四十一条和四十七条的规定,废除政治上的反动课程,开设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政治课程,借以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高校应以学系为培养专门人才的教学单位,各系课程应密切配合国家经济、政治、国防和文化建设当前与长期的需要,在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实行适当的专门化;应根据精简的原则,有重点地设置和加强必须的与主要的课程,删除那些重复和不必要的课程与内容,并力求各种学科的相互联系与衔接;为加强教学与实际的结合,高校应当与政府各业务部门及其所属的企业和机关建立密切联系,高校教师应与上述部门的工作、生产和科学研究适当配合,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实习与参观,并将这种实习和参观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改革学制,大学和专门学院修业年限为3~5年,每学期授课时间为17周,每周学习时间44~50学时;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编写为新中国高校所适用的教材。1951年3月,经政务院文教委员会批准,成立高等学校教材编审委员会,有计划有步骤地编译各项适用的教材和参考书。出外语系外,教材应逐步做到一律用本国文字。

6. 学习苏联经验。建国初期,中共中央就提出要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除聘请了一批苏联专家帮助我国创办新的高等学校(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培养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外,同时还有组织地翻译了一批苏联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等作为参考。从1952年下半年开始全面学习苏联经验,采用苏联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在不破坏科学系统整体性的原则下,按照我国高等学校的具体情况加以适当压缩或精简。采用了苏联的一套管理模式和教学方法,同时,还派出了大批留学生。

7. 1952年下半年开始进行院系调整。调整的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通过调整,使我国高等工业学校基本建成机械、电机、土木、化工等主要工科专业比较齐全的体系。

(二)重大建设与改革事件

在这个阶段,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党和政府对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工作重点是对旧教育的制度、性质内容和方法进行全面的改造,制订了新的教育方针、明确了高等教育的宗旨,从宏观上提出了改造旧教育体制的一系列的指导思想、措施,以及课程改革的思路。在废除反动的课程和增加革命的政治教育、停开或精简内容重复庞杂不适应于建设需要的课程、开展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就。由于缺乏经验以及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全国还没有制定统一的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我国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还没有也不可能深入到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的阶段,更谈不上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建国初期,各大学所适用的教材,大部分是外国(主要是英、美等国)的教材。据1951年10月对我国与52所院校的统计,已编译教材或讲义1869种,其中自编的1642种(大部分是从欧美教材脱胎而来),借用国外的227种(其中英文151种,日文56种,俄文20种),直到1952年以后,才将引进和翻译苏联教材作为教材建设工作的重点。根据一些在世的老教授的回忆,1952年以后,大学数学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微积分;使用的教材大多是国外的教材,或自编的讲义,只有少数院校部分地翻译了前苏联别尔曼的《数学解析教程》,作为教学参考书。1952年,教育部曾召开部分专家座谈会,清华大学的赵芳熊教授、交通大学的朱公谨教授、南开大学的杨宗磐教授等参加了会议。会上,他们认为,我国高等学校非数学类专业学生的数学教材不宜用美国的“三氏微积分”,应当采用前苏联的教材,例

如,别尔曼的《数学解析教程》,斯米尔诺夫的《高等数学教程》等。

(三)简要评述

1. 制订了新中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方针,对旧中国高等教育的制度、性质、内容和方法进行全面改造的政策、措施,对高等学校的课程实施教学改革等无疑都是非常必要的和正确的,它们为下一阶段进一步健全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和开展更深入的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

2. 在面临帝国主义的重重包围、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情况下,提出学习前苏联的经验,对于肃清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的影响,改革不合理的教育制度有积极的作 …… 此处隐藏:388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我国大学数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六十年(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52144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