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实用模板 >

我国大学数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六十年(2)(17)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0-19
导读: (3)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 (4)关于大学数学教学改革与教学方法的专题报告。 从2012年开始,还增加了专家与参加培训教师面对面的教学帮评活动,即由参加培训班的学员自愿选择内容进行课堂讲授(不超过半小时),

(3)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

(4)关于大学数学教学改革与教学方法的专题报告。

从2012年开始,还增加了专家与参加培训教师面对面的教学帮评活动,即由参加培训班的学员自愿选择内容进行课堂讲授(不超过半小时),培训班组织水平较高、经验丰富的教授组成专家组听课并进行20分钟点评,对学员的讲课坦诚地提出意见,鼓励他们发扬优点,改进不足。

由于培训班经历的培训时间长,培训内容丰富,组织了包括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国内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资深教授在内的高水平培训队伍,培训理念先进,因此,几年来不但使受培训教师清楚地了解了所从事的大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与相关现代数学分支的联系,能从更高的观点和更广泛的视角理解所教内容和相关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了教学水平,而且从培训班上授课的老专家、老教授身上学到热爱教学、无私奉献的高度敬业精神,为我国高等院校(特别是一般院校)培训了一批业务干部和教师。他们回去以后,很多人成为教学与教改的骨干,并为所在学校新开设了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新课程,因此受到广大数学教师和领导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也受到了天元基金领导小组的充分肯定。

几年来,培训班建立了一个高水平的结构合理稳定的师资队伍,出版和编写了一批适用于师资培训的教材和培训资料,创新了一种科学的培训模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培训经验,该成果已于2012年获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并正在申报国家教学成果奖。

10. 近十多年来,在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对如何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特点和需求,如何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和网络技术,进行了更深入的讨论。在已举办的“大学数学课程报告论坛”中有两届(第五届和第八届)的主题都是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已立项的研究课题中也有两个关于这方面的课题。在2009年举办的第五届“大学数学课程报告论坛”上,中科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教育部大学数学基础课程分委员会主任徐宗本教授以“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学数学教育”为题作了大会特邀报告。该报告从分析信息化社会的特征入手,阐述了信息化

背景下对人才培训的新要求,剖析了当前大学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对策与建议。这是一个需要较长时间进行研究和实践的大课题,下面仅讨论当前很多数学教师关心的两个具体问题。一个是关于在大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恰当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至今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观点。有的高校干部和教师一概反对在数学课的教学中使用PPT;有的认为,将教学内容简单地用PPT屏幕显示出来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完全违反了数学科学的本质特点和学习数学的基本要求。多数教师认为,多媒体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但对推理性较强的数学课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应当将多媒体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恰当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相辅相成。也许,对这个问题要作一个统一的肯定结论为时尚早,但是,采用行政命令的方法,把是否应用多媒体技术作为评估指标体系中的硬性规定是一种瞎指挥,是应当坚决反对的。那种把教材、讲稿搬上屏幕照本宣科的做法也应当杜绝!另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建设数字化课程,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这项工作早在上世纪末就已经开始,高等教育出版社曾组织一些院校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研制了一批网上教学资源。教育部在2012年颁布的“高教三十三条”中提出要“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要“加强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实施国家精品开放课程项目,建设一批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向高校和社会开放。”根据该文件的精神,2012年教育部又启动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工作。第一批大学数学精品课程已向教育部申报待批。2010年开始,有的学校对《高等数学》数字化课程就进行了研制,2012年底,“中心”又将该项目的建设思路、方案的研究与制作作为“中心”的重点立项课题,并于年底召开了第一次研讨会。争取经过几年的努力,将它建成第一个水平较高的大学数学类数字化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向高校与社会开放。

11. 在本阶段,特别是在2005年之后,关于在大学数学教学中,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多方面的研究。在多次的“大学数学课程报告论坛”上,在“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设立的多个立项课题中都曾把这个论题作为讨论的中心,作为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之一。

(1)这几年来,多数教师已认识到,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一些数学知识,讲解一大堆数学概念、数学定理和公式,而是要通过知识的传授,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和蕴含在数学理论中的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和数学思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一些优良的素质,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许多大学毕业生,特别是那些毕业后在自己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专家教授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学校里学过的一些具体的数学知识,包括定理、公式和结论在实际工作中用的并不多,很多甚至都已经淡忘了,但是,所受到的数学训练,所领会的数学思想和精神,所积累的数学素养,却经常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终身受益,成为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思想上应当经常有数学教育是素质教育、有培养创新能力这根“弦”,努力钻研教学内容,根据自己在长期的教学与科研中的切身体会,努力通过知识的传授和数学训练这个载体,揭示数学的思想方法。所谓通过知识的讲解来传授数学思想方法,提高能力,不是对其中的科学思想发表一通牵强附会的、空泛的长篇大论,而是通过知识的讲解,将渗透在知识中的“火热思考”,用通俗、有趣而精炼的语言,画龙点睛地揭示出来,使学生受到理性思维的熏陶和训练,这正是困难所在!为此,“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在2011年的立项课题中设立了一个项目,专门研究在大学数学课程中如何传授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为广大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典型范例。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大事,需要更多的教师共同努力。

(2)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加大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力度,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这几年来“论坛”和“中心”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改革提出的另一个研究课题,也是我国大学数学教学改革中长期以来教师所关心的大难题。近几年来,有的学校(例如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进一步探索和试点,提出了一些具体做法,有些学校还为开展讨论式、研究式、参与式教学方法积累和编写出了讨论性、研究性、综合性、实用性问题的参考资料。然而,时至今日,仍未取得突破性的改革成果。改革的试点只在小范围内进行,改革的成果也只能在局部推广,传统的灌输式、保姆式和应试型的教学方法仍然主要地占据着大学数学的讲坛,严重地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许多数学教师清醒地看到,从中学到大学是青年成长的一个“转型期”。在这个“转型期”内,要使他们充分认识通过知识的学习培养科学思维方法、提高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性;充分认识改变学习方法、培养主动学习精神、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作为进入大学后首先碰到的重要基础课的大学数学,对于促使他们向正确方向转变担负着不可推卸也不可替代的责任。因此, …… 此处隐藏:255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我国大学数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六十年(2)(1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52144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