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实用模板 >

我国大学数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六十年(2)(1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0-19
导读: (5)本阶段改革中提出了关于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改革的一些思路,也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具体措施(包括讨论式与研究式的教学方法)。但由于这项改革难度大,涉及的问题多,短时间内也很难取得明显成效。虽然有少数学校

(5)本阶段改革中提出了关于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改革的一些思路,也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具体措施(包括讨论式与研究式的教学方法)。但由于这项改革难度大,涉及的问题多,短时间内也很难取得明显成效。虽然有少数学校进行了局部的改革试点,但没有取得突破性的成果。这是今后改革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6)实施按层次分流培养也是本阶段改革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很多学校对这个改革思想是认同的,并且不少学校进行了一些改革试点。但由于实行这种教学模式涉及到教学计划、教学管理甚至政工和后勤等各方面的配合问题,需要创造条件克服许多具体困难,需要各校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协调。所以,还应当在今后的改革中作更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7)本阶段提出了大学数学教育应当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初步明确了数学素质的内涵。课程教学要通过知识的讲解传授数学中的一些重要科学思维方法,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但是,在大学数学课程中如何实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剖析数学理论和方法中所蕴涵的思想方法,还需要在今后的改革实践中进行深入的探讨。

(8)在本阶段中,不少院校和教师研制开发并使用了一批以多媒体为代表的大学数学课程教学资源,提出了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新时代青年的培养提出了哪些要求,数学教育如何适应这种要求,编写和研制数字化教材,开发网上教学资源,是急待进行探索的问题。

第八阶段(2001年~现在) (一)形势和背景

1. 自2002年11月召开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等思想。为新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包括大学数学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指明了方向。

2. 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由“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化教育”的大发展阶段。1999年高等学校开始扩招,2004年招生人数(包括本科、高职、高专)由1998年的108万增加到420万,在校生人数(含网络教育、电大等)已超过2000万,超过了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位。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2004年已达到19%,2005年达到21%,这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带来了学生平均入学水平的下降和在基础、能力等方面差异增大所产生的两个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一是如何保证面上的基本教学质量;二是如何为优秀生的成长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3. 2005年以后,中央多次反复强调,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包括建设高水平的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强调“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强调要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这个纲要中明确要求要

“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秀,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4. 2012年3月16日根据教育部召开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的精神,制订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2012]4号),简称“高教三十条”,对如何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等问题,提出了三十条具体的意见和措施。再次强调,要巩固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5. 进入21世纪后,计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标志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它已经并将继续对社会生产和生活、对人才的培养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大学数学课程如何深化改革,以适应这一形势的需求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重大建设与改革事件

1. 2001年,教育部又将原工科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数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合并为高等学校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由复旦大学李大潜院士任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刘应明院士、东北师范大学史宁中教授和清华大学冯克勤教授任副主任委员。下设数学专业、统计学和非数学类专业数学基础课程三个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其中,非数学类专业数学基础课分教指委由冯克勤任主任委员,由西安交大王绵森教授、上海交大乐经良教授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尚志教授任副主任委员。该分委员会的工作范围由原来的工科院校的数学基础课程扩大到理、工、经管、医、农、文科的数学课程。2006年以后,教指委换届,由西安交大徐宗本院士担任该分教指委主任委员,乐经良、李尚志、广州大学庾建设教授和四川大学马继刚教授担任副主任委员。

2. 为了巩固和深化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所取得的改革成果,应对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高教育质量,教育部提出要建设一批精品课程。所谓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示范型课程”,要“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2003年教育部开始了精品课程的评选和建设工作,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的《高等数学》都被评为首批建设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此后,每年都评选一次,到2012年,非数学类专业数学基础课中已有 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建设的精品课程。此外,各省(市、自治区),各高校还开展了省(市、自治区)级和校级的精品课程的评选和建设。

2003年,教育部又启动了设置和评选教学名师奖的工作。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中的数学类教师有10人,他们是:北京大学的丘维声教授、内蒙古大学的曹之江教授、郑州大学的李梦如教授、中国科技大学的李尚志教授、南开大学的顾沛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的马知恩教授、山东大学的刘建亚教授、浙江大学的林正炎教授、四川大学的曹广福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的邓东皋教授等。各省(市、自治区)和高校也评选出了一批获得省(市、自治区)和校级教学名师奖的教师。三年后,又有一批教师分别获得各级教学名师奖。此后,教学名师奖的评选活动每年进行一次。至今,全国大学数学课程教师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的已达 人(详见附录5)。

3. 2004年,教育部开始了课程教学基地的验收评估工作,在七个工科数学课程教学基地中,有四个被评为优秀,它们是: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这些基地在推动我国工科数学课程的建设和改革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取得的改革思路,改革经验和改革成果发挥了显著的示范辐射作用。例如,2003年,西安交通大学工科数学教学基地自筹经费组织了一次“西部行”活动,在20余天内,派出四位干部和教师到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八所兄弟院校进行交流,

介绍西安交大和全国工科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情况与经验,深入班级听课并进行教学点评,与各校干部和教师就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入调查和研讨,受到有关高校干部和教师的好评。在这次活动结束之后,又通过书面形式向高教司汇报。当时提出的重要建议之一,就是要对西部高校的数学教师开展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 …… 此处隐藏:383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我国大学数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六十年(2)(1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52144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