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求职职场 >

劳动法学考试小抄带案例分析(1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5
导读: 不参加本单位的劳动,不属于原单制度,立法上的这种规定,一是基位的从业人员,从原单位领取的也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是劳动所得只是生活费,不属于或经济组织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生产工资,从此意义上说

不参加本单位的劳动,不属于原单制度,立法上的这种规定,一是基位的从业人员,从原单位领取的也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是劳动所得只是生活费,不属于或经济组织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生产工资,从此意义上说下岗职工不是经营者,国家着重从宏观上加以调职工也是合理的。但能否说下岗职控;二是在劳动法的立法指导思想工就是失业人云亦云呢?这也不科上,侧重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学。虽然说下岗职工不符合职工的3、标准工作日和标准工作周制度,定义,但从劳动管理角度看,下岗是工作时间制度的基础,法律允许职工仍与原单位保留劳动关系,仍

实行的其他工时制度,都必须依据是本单位的职工。

上述两项标准测定相关的定额和因素。

17、如何理解我国劳动法中规定的工资分配的按劳分配原则。 19、试述工作时间法律规范的作用。 答:按劳分配,即以劳动者提供的答:关于工作时间的法律规范,不劳动数量和质量为标准确立个人工能仅仅将其作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资额。劳动法规定:工资分配应当

在劳动时间上的一个标准,而应从

17

现代化管理以人、物、时间为基本因素。

3、保障劳动者休息权利的实现。休息权是劳动者的一项基本人权,保障劳动者享有休息权是劳动理发的目标之一。

4、调节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促进社会就业。工作时间除了在规范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方面发挥作用外,国家还可以通过制定工作时间标准调节劳动力供需之间的矛盾。

20、试述我国的安全卫生设施“三同时”制度。

答:安全卫生设施“三同时“制度,是指通过立法规定的,在我国境内的一切生产性建设项目的安全卫生设施,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三同时”制度,是我国安全卫生工作的长期经验的总结,各种有关的行政法规和规章,都规定有“三同时”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

1、建设单位在申报建设项目时,应按规定同时提出安全卫生设施的方案,所需经费应纳入总投资计划。审批部门应一并审批下达。 2、设计单位在设计主体工程项目时

应同时编制《职业安全卫生篇》,详细说明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和应采取的措施及其预期效果等,并严格规定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3、施工单位对安全卫生设施应按设计要求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并保

证质量。 工程项目竣工后,当地劳动、卫生等有关部门应对工程的安全卫生设施进行试运行和验收。4、凡验收不

合格的,工程不得投入使用。 5、对违法“三同时”制度规定的,应当依法追究责任者的法律责任。 21、试述职业纪律的调整范围。 答:职业纪律所调整的范围,是整个劳动过程以及与劳动过程有关的一切方面,包括工作时间、劳动态度、执行各种生产、安全、技术、以及人们内心信念。

联系:1、主体相同。虽然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存在显著区别,但是它们共同赋予同一主体——劳动者,要求劳动者在遵守职业纪律的同时,也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调整对象相同。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调整的都是劳动者的职业劳动,是在劳动者劳动过程中发挥作劳动者,其实质是对劳动者过去劳动的一种补偿,特别是在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的情况下,劳动者所享有的社会保险待遇,直接反映了社会保险的补偿性。

社会福利性。社会保险对于符合条件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劳动者,在给予各种保险金支付的同时,按照实际需要,提供医疗护理、伤残康复、事业培训及各种社会服务。 3、保障功能与激励机制相结合的原则。社会保险制度是为实现社会公平而设立的,但社会保险在实质上不是超越劳动者自身行为以外的恩赐,它需要每个劳动者的积极参与和投入,与每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

挂钩。

26、试述工会的性质。

答:所谓工会的性质,是指工会区卫生等规程的要求,以及服从管理,用的,调整的是同一行为——劳动

听从指挥,考勤、考绩等方面的全部内容。执行职业纪律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和实现正常的工作程序,从而保证劳动义务的正确旅行和劳动权利的顺利实现。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用全新的思路对劳动纪律作了规定。这一思路包括: 1、劳动纪律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权的一项内容加以强化,并将劳动纪律的效力与劳动合同挂钩2、从防止用人单位滥用惩处权的角度,对劳动纪律的运用进行必要的制约。 22试述职业道德与职业纪律的联系与区别。

答:职业纪律,又称为劳动纪律,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守的劳动规则和劳动秩序。

职业道德是指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一定职业范围内的特殊道德要求,即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等方面的要求。 区别:1、性质不同:职业纪律属于法律关系的范畴,是一种义务;而职业道德属于思想意识范畴,是一种自律信条。

2、直接目的不同:职业纪律的直接目的是保证劳动者劳动义务的实现,保证劳动者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而职业道德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企业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以及实现其他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实现的手段不同:为了保证职业纪律的实现,法律、法规制定了奖惩,以激励和惩戒相结合的方式,以促使人们遵守职业纪律;而职业道德的实现,则主要依靠人们的自觉遵守,依靠社会舆论、社会习俗

行为。

3、最终目的相同。虽然二者的直接24、试述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的区目的不同,但是她们的最终目的相别。

同,都是为了保证社会主义生产劳答:社会保险是指国家依法对遭遇动的正常进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劳动风险的职业劳动者,提供一定提高,完善科学管理,还可以促进物质补偿和帮助,以维持其基本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活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属于社会保障的范畴,它同社会福23、试述社会保险的基本特征。 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共同构成答:社会保险,我国过去称劳动保了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体系。由于险,是指国家依法对遭遇劳动分享社会保险的适用范围是城镇职业劳的职业劳动者,提供一定物质补偿动者,一般情况下,通过社会保险和帮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水平的就能使大多数暂时遇到经济困难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社会成员获得基本生活保障,因此,特征:1、基本保障性。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当劳动者遇到劳动风险,失去劳动础和支柱部分。另外,社会保险、报酬之后,仍能获得基本生活的保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同属于社会保障,这是实施社会保险的根本目的。 障范畴,并构成了社会保障体系的

2、国家强制性。社会保险通过国家三个子系统,但三者之间还是有很立法强制实施,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大差别,主要是:1、实施的对象不个人必须参加并按照法律规定的费同;2、实施的依据不同;3、实施率旅行缴费义务。

的条件不同;4、资金来源不同;5、互助互济性。社会保险是依据社会实施的时间效力不同。

共担风险的原则,保险费用一般由国家、用人单位、个人三方负担,25、试述社会保险法律调整的基本建立社会保险基金,通过统一调剂、原则。

互助互济办法,支付保险金和提供答:现阶段我国对社会保险的法律服务,实行收入的再分配。 调整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主体特定性。社会保险关系的各方1、社会保险水平与省会生产力发展主体是特定的,除个体经营者外,水平相适应原则。社会保险需要社社会保险的投保人特定为用工方,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其提供 …… 此处隐藏:244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劳动法学考试小抄带案例分析(1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11859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