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性是所有疑惑的解答(4)
如果把动中禅修成了奢摩它,则状似西行却向东,将无法开启智慧,只能得到暂时的平静。
自我(个人)训练的准则(一)
隆波甘恬
我们必须使用我们的生命勤奋的训练自己,我们必须达到终极的目标。这就是所谓的美好的生命。
如果我们不训练自己,我们很容易陷落于事物中,比如说,有了苦而一直承受到死。所以我们要勤奋的训练以克服怀疑、担心、悲伤、愤怒、欲望、迷等等。这就是所谓的遵循好的榜样。我们心念的特征都是相同的,它们没有太大差异,我们所熟悉的、思考、以及我们的习惯和性格。
环境对我们的生活具有影响,比如说,如果一个人出身很好,但环境很差,而环境给了这个人不好的影响,结果是这个人接受到不好的信息。一个糟糕的过去使得生命趋向迷和恶行。
这是自然的法则。
我们不应该屈服于一些心的状态,比如说怀疑和担心,因为我们有解决的方法。试着学习一些好榜样,比如说佛陀,他是一个宗教创始人,一个解脱者,一个清晰的理解世间的人。
我们应该学习他的榜样,这样我们就能来理解三宝,宗教、功德、天堂和涅槃是真实存在的。如果我们对此还有怀疑,就意味着我们还有苦。
我们必须超越怀疑,清晰的的理解这些。如果人对此还不清楚,还有怀疑和担忧,那么他仍然还在受苦,这些应该清晰的理解。怀疑应该去除,因为存在教导我们知道和看事情的老师。
过去,我听说隆波田是一个教导如何清晰理解功德和恶、天堂和地狱、以及修行方法和道果的老师。因为我对修行还有怀疑,我开始跟他学习,但我还有成见并没有完全接受隆波田的教导。我会使用判断来挑剔他的教导,然后喜欢和厌恶就会升起,这些都是修行产生智慧和理解的障碍。
因此,当老师提供建议的时候,学生应该先学习并通过修行进行尝试。隆波田教导我培养觉知,而我以前从未听说过这些。他教导我要有觉性并勤奋的积累大量的觉知。
觉知,在我还是一个小孩的时候以及学佛法的时候,意味着回忆。我曾经通过别的方法培养觉性,比如说,一种禅定练习是闭上双眼,在心里重复咒语而使心平静下来。我过去就是这样做的。
似乎人们都是这样教导(禅修)的,挺直后背坐着,有些人会出汗,有些人会背痛,有些人会非常认真和驱使自己。这些都是我以前习惯做的事,我就这样练习着,直到心变得平静,喜悦升起,这些都是很愉快的。
当我和隆波田练习的时候,他教导我要觉知而不是追求平静。他教导不要控制念头而是平等的知道,而这是教导的一个策略。在我能够在修行中抓到觉知之前,有很多陷阱。有些时候,我一举起胳膊又回到以前的修行,我会变得平静和喜悦,因为这比精进的知道更方便。
一个和我们一起练习的70岁的老人,他建议我不要平静的坐在那儿,因为这没有用,而是要精进的建立起知道的特性(在动作的时候觉知)。他不断的引导和关照我。最后,我问自己。被念头所愚弄到底有什么意义?它只是一个过去的习惯。让我修行并精进的建立觉性。
人必须通过这样的决定来控制自己,如果我陷入的念头的链条,我将试着通过使用觉知的对象来保持觉知,比如说手的动作,一旦一个人举起手,
他立刻感觉到,他真实的看到。当手移动,人是知道的。当人能够越来越多捕捉到移动的感觉,走神渐渐消失了。通过这种方式,我获得了基础并真正看到了结果。以前,我习惯于想未来和过去,但是一旦看到念头,这种混杂的念头就会停止。我会停留于当下,与动作一起。
在持续的培养觉性中,人真实的知道手的翻掌运动。他不断的知道(觉知):知道很多次。
当这种真实的知道(觉知)积累,人变得精进于持续的培养觉性,就像一个人勤奋的工作并把许多任务完成。
如果,一个人真正获得觉性,一个人真正的精进于培养觉知,他会获得很多的知道。
获得大量的知道(觉知)是有用的,因为当人陷于念头,或者流连在过去或未来,觉性会把人拉回来,人就不会轻易的跟随念头。如果一个人陷入妄念中,他会立刻回来,他能够回来。
我们能够通过各种姿势训练和升起觉性,比如说经行或者手部动作。 无论你做什么,要知道!呼吸,知道!只拥有觉性,你将会具有基石。过去,我习惯于与呼吸在一起,我会背诵咒语并寻求平静,我会强迫自己平静。这样练习是有用的,因为人获得和理解了平静。
但是当我达到这种知道的状态,我理解这种觉知和觉醒的状态和(奢摩他的)平静是完全不一样的。觉知导致知道,人不会执着于平静。
当我眨眼睛,我们可以知道,当我吞口水,我们知道,动手指、知道,呼吸、知道。
无论何时我们接触什么,我们知道,这些都是例子。
因此,培养觉性是一种艺术,它可以在各种姿势和动作中培养。它所需要的就是投入精力知道我们身体所发生的事情。这就像拥有一套培养许多知道的工具。如果人以正确的方式进行,精进升起。古语说,它容易的就像把一个圆石头滚下山,但是如果人没有以正确的方式进行,它就像把一个圆石头滚上山。
当人正确的做,他就获得了基石,他会精进修行和培养觉知,而不需要其他人督促,他自己督促自己并培养大量的觉性。人变得在日常生活中精进于知道,总是试图找到保持觉知的方法。
即使有些时候,有些人或朋友使我们丢失了它。我们会尽力去避免。我们小心的利用升起知道的机会来亲身的觉知,而不需要它人的敦促。
就像在工作中,如果方式对头,我们精进而又顺利。如果做的方式不对,就像不断的用头撞墙。
我们知道并看到迷是什么,知道是什么。我们知道并看见知道和迷的优点和缺点。
而且,我们会自动的防止和处理事物。人自己拥有答案不再需要询问它人。
如果觉知很多,觉知很长时间,人会看到身体的情形(变化),因为是觉性在观察动作。
然而,这些不会立即发生,因为有些时候,当身体移动的时候,除了只是看到身体,还有其他使我们迷惑的东西,比如说,由于潜意识的念头或各种情绪升起的感觉。
这些东西会导致我们迷惑,但是我们没有。这些东西在那儿,但现在我们看到它们只是感觉。
以前在禅定中训练过的人,只会看到粗重的感觉,但是身体和心中的细微感觉,他们无法看到。
如果我们培养觉性,直到它成为主导,它将能够区分知道和迷,即使在以前是迷在主导。我们能够看透细微的感觉而不牵涉其中。这就像旅行穿过各种村庄,我们把各个村庄抛在身后而不牵涉其中。
但是那些容易丢失觉知的人,会对持续的对升起的念头发生兴趣,总是在判断,由于思考浪费了很多时间。喜恶还有其他它升起的东西。这就是还没有下定决心“遵循正道”的人。
佛陀说,一个小心的人在别人昏睡的时候保持清醒,他摆脱了愚蠢的人,就像一个受过训练的马把那些没有力气的马抛在身后。
不要陷入泛滥的念头,每一刻的知道就是一刻脱离于不知道,脱离于迷。人变得越来越出离,变得善于知道,知道变得简单。在此之前,是容易迷失的,但是当人训练自己,知道会变得简单。
那些使得身体移动的感觉和念头都是名法(NAMADHAMMA),当觉性看到这个,人理解了身。此前,觉性还不在那儿,人还没有发现是念头使得身体移动。人假设是一个自我在移动。
但当人理解身和心,人理解身是一种有许多东西组成的固体。心是心灵、感觉和念头,它接受和知道各种事情。与心升起的有数不清的现象。生气、担心、欲 …… 此处隐藏:145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说明书]浅谈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色彩艺术
- [说明书]数据库原理-实验8-查询优化
- [说明书]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 [说明书]反假币考试试题第二套(人民币)
- [说明书]《建设工程监理规范》-2014.3.1实施
- [说明书]筋出槽,骨错缝病机诠释
- [说明书]百度预计来路对网站权重有多大影响
- [说明书]房屋面积测绘细则
- [说明书]计算机控制技术填空题汇总
- [说明书]乡镇卫生院(社区中心)死亡医学证明管
- [说明书]2013尾矿工实操试题
- [说明书]2015事业单位面试备考:贵州省事业单位
- [说明书](目录)2017-2022年半导体材料市场发
- [说明书]浙江省制造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 [说明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的自查报告
- [说明书]《发电厂电气部分》课后部分问答题整理
- [说明书]中国建立政府成本会计制度的思考
- [说明书]中国文化输出的现状及挑战-100分
- [说明书]通信原理实验指导(13-9)
- [说明书]HSF培训试卷(有害物质培训考试试题)
- 高中地理必修一:2.3《大气环境之六_气
-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期末总复习精品优
- WEB应用托管平台系统架构
- 《应用文写作》期末试卷
- 2017年秋九年级数学上册24.3正多边形和
- _空心村_形态特征与生成机理分析_以河
-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2章2节感受器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职责
- 广东省2014届广州二模材料作文“求道”
- 完整户口本英文翻译模板
- 2015年液化天然气LNG市场调研及发展趋
- 农村学校教育发展新
- 2014年注册税务师税法(Ⅱ)考试试题及答
- 东方大学俄语新版第5册第-7课课文翻译
-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1
- 219亩项目2011营销策略
- 第1篇 贸易术语-EXW、FCA、FAS
- 年会或大型活动防疫应急预案
- 改善提案(合理化建议)
- 初三英语第四单元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