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说明书 >

浙江省制造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4
导读: 浙江省制造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强省之基、兴省之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提升制造业现代化水平,努力建设制造强省,是“十三五”乃至今后较长时期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根据《中国制造20

浙江省制造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强省之基、兴省之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提升制造业现代化水平,努力建设制造强省,是“十三五”乃至今后较长时期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根据《中国制造2025》、《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精神,结合浙江发展实际,特制订《浙江省制造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本规划是指导今后五年浙江省制造业发展和制造强省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一、发展背景

(一)“十二五”以来的主要成就

“十二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按照《浙江工业强省建设“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大力推进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转型升级,在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浙江制造”向“浙江智造”进发的征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利润总额、出口交货值和制造业投资分别达11991亿元、3325亿元、11707亿元和7579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7.9%、4.8%、3.3%和13.9%,制造业规模逐步扩张。2015

— 1 —

年,规模以上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7.9万元/人·年,“十二五”期间累计实际增长59.1%,发展质量和效益总体较快提升。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和新产品产值率分别达1.46%左右和34.7%,比2010年分别提高0.4个和13.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数突破3万件,是2010年的2.5倍左右;“十二五”期间新培育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172家,新增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为40家和271家,累计分别达93家和896家。

工业结构持续优化。2015年,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占37.2%和36.8%,比2010年分别提高14.2个和1.8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25.5%,比2012年提高1.8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新培育省级“三名”试点企业69家。截至“十二五”末,国内外上市企业377家,数量居全国第二位;制造业领域列入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42个。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千亿的县(市、区)21个,比2010年增加8个。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持续推进。

“两化”融合加速深化。2015年,预计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总指数达95,从2012年的全国第七位跃居全国前三;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9%,比2010年提高1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43.7%,比2012

— 2 —

年提高9.6个百分点。“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建设初见成效,世界互联网大会会址永久落户浙江。据测算,截至“十二五”末,全省在役工业机器人达3.2万台,约占全国的15%,居全国第一位。

绿色发展卓有成效。“十二五”期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7%,2015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48吨标准煤(2010年价),用能效率居全国前列;全省共实现节能4500万吨标煤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3.8%,超额完成“十二五”目标,主要行业及产品单位能耗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单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下降38.1%。资源循环利用水平继续保持全国先进。工业治水成效明显。

“十二五”我省制造业发展历经国际金融危机深度调整和国内三期叠加的交织影响,形势跌宕,压力巨大,但仍负重前行,取得不俗进展和成就。回首“十二五”,历程曲折艰难,但经验也弥足珍贵,主要是做到了四个坚持:一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将制造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支撑、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阵地。目前制造业在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约占四成,制造业领域在全省专利成果中的比重约占七成,同时制造业在保就业、促增收、稳税源等方面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二是持之以恒地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通过正向激励与反向倒逼并举,“十二五”以来陆续推进的“四换三名”、创新驱动、七大产业培育、浙商回归、有效

— 3 —

投资、市场主体升级、特色小镇建设等“拳法招数”稳、准、狠、奇,目前我省经济转型升级已找到跑道、见到曙光;三是坚持不懈地培养和造就一支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以企业家为引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既有一批专注主业、引领发展的企业家,又有一批高起点、高素质、宽视野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还有大量高技能、善实践的产业基础人才,成为我省制造业创新创业活力源泉;四是坚定不移地推进简政放权、提升行政效能、强化制度供给、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激发企业发展活力,目前我省已成为全国“管制最少、门槛最低、服务最好”的省份。

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相对于世界制造强国的发展水平和建设制造强省的新要求,我省制造业发展中还存在着创新能力亟待增强、融合发展亟待深化、集群效应亟待提升、新兴产业支撑作用亟待加强、企业适应新常态步伐亟待加快等突出问题,新的发展动能依然不足,传统动力仍待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亟待提高。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必须着力解决以上问题。

(二)“十三五”面临的发展环境

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酝酿,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深刻改变着制造业的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商业模式,产业价值链不断深度重组,为我省制造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发展带来重大机

— 4 —

遇。发达国家积极主导重塑全球贸易和投资新秩序,并纷纷推行再工业化战略,新兴经济体国家大力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全球产业分工体系面临重大变化,对我省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造成巨大压力。

我国制造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先后作出了创新驱动发展、“四化”同步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等重大战略部署,持续推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动力、内需潜力和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推进,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传统制造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我国制造业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为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力、开辟了新空间。

我省制造业发展逐渐步入新阶段。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我省制造业发展速度、动力、结构和模式正发生积极转换,以信息经济、高端装备等为代表的发展新动能加快培育,以特色优势产业为代表的传统动力持续修复,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先进制造模式逐渐推行,以制造业为重点的经济转型升级组合拳日益完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为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找出了方向。但制造业转型升级仍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潜在风险隐患增多,产业竞争压力加大,迫使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继续集中力量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抓住时间窗口加速推进制造强省建设。

— 5 —

…… 此处隐藏:118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浙江省制造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44916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