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性是所有疑惑的解答(10)
念头来时, 也要知道。
这是一个每天24小时的练习。
专心致志地去练习, 舒服地去练习。 如果我们正确的发展觉性,
最长不超过三年,
或者一年,
最短一到九十天(就能灭苦)。 我们不必讨论练习这个方法的结果。
“不苦”是真实存在的。
生命的艺术(一)
隆波甘恬
我们来听法。在我们的生命中最不能缺少的就是佛法,其它的暂时缺少一些也无大碍。我们的生命就象绿叶上面的露珠一样,要小心不能马虎,一旦破戒或者造恶业的话,那就可以说是没有生命了。
我们的生命应该是“没有怎么样”,“不成为什么”。如果还有怎么样,还有成为什么,那不是生命,真正的生命是没有成为什么,如如不动。我们要靠的就是这个“不成为什么”,这就是佛法。法会带着我们,使我们没有成为什么,让我们一直都是“正常”的。“正常”是心的家,我们要把自己的心修到正常。如果不修心就不正常。
因为这个世间太有味道了,它常常让我们陷入迷失的状态。心外迷,心内也迷。这世间让我们迷的因素太多了,我们应该努力地去修,让自己不断地去觉知,掌握好技巧。“觉知”是生命的艺术,艺术是我们的生命没有怎么样,没有成为什么,不管生活中发生任何地事情,我们都没有怎么样。乐来了没有成为乐的主人,苦来了没有成为苦的主人,当贪嗔痴慢疑的念头来时,不要立即跳进去然后成为它,那不是真正的生命。我们的心总在追求世俗的滋味。它是不断变化的,是无常的,有爱就有恨,有乐就有苦,有嗔心还会有疑心慢心,这是世俗间的滋味。
我们要有正确的立足点,要有安住的处所。心外的财富是“世俗谛”,可以解决贫穷的问题,可以解决吃饭的问题,解决生活中很多的问题。心内的财富呢,是我们的心没有成为什么,安住在没有成为什么之上,不要让我们的心总在世间的爱恨,取舍,欣厌上打转。心应该没有怎么样,没有成为什么,我们心的最终目标就是踏上涅盘之路,而涅盘就是没有成为什么,这是最究竟的。
就如走在道上的人一定要到达目的地,归乡的人一定要回到家,去上班工作的人要能到达办公楼一样,我们的心也要有一个目的地,心的目的地是没有成为什么,没有什么要做的了,意思是该做什么做着呢,但心并没有怎么样。错了,没有因为错,心就怎么样了;对了,没有因为对,心又怎么样了。但我们从对和错中会学得更加聪明了,聪明是我们要学习的;迷也是我们要去学习的,去用功的;犯错了也是我们要去学要去下一番功夫的,那绝不是一条死胡同。苦来了,我们不去苦;迷来了,我们不去迷,这叫学习,这叫用功,这叫真正的在修行。如若苦来了你就苦,迷来了你就迷,这样的人没有在修行,我们要有觉性,时时刻刻都在检查自己,什么来了检查一下,
发生什么了观一观看一看,不管我们做什么都要有觉性地去观去看。迷是不正确的,不迷是正确的,苦是不正确的,不苦才是正确的,我们去看,去观,去体验一下就清楚了。体验一下迷与不迷,体验一下苦与不苦,修行就在这修,用功就在这用,就是经验中才能有所悟,一个有觉性的人就是在这来修。
不需要问任何的问题,我们来培养觉知。让觉知成链,达到觉性圆满。不断地看到自己,知道自己,不管它从哪一面来袭击我们,我们都有最好的保安和最好的看门人,若我们没觉性,就象一幢没有保安的大楼,有进有出不安全。觉性和正知就象保安一样,让我们不会有任何的损失,我们的生命中无常随时都会现前:自然的灾难也有很多很多,象风灾,火灾,水灾,盗贼猖狂,君王昏庸等。发生这一切的原因,是因为没有保安没有管理,糊涂度日,错过光阴,终日被烦恼尘垢染污埋没,不见光明,触境就生情,取舍如故。完了!损失太大了!贪嗔痴慢疑,爱恨妄执,让我们损失了太多了!心总被染污,而不能稳固地安住在觉性上,所以我们要培养好这个看门人。不断地觉知,保持觉性,有了觉性就有如在歇息,不用再在六道轮回中游走。如若没有觉性,就会一直随业流转,生-灭,生-灭,念头常掉到过去的不好的事情里面去,越悲伤越去思维,越觉得有味道,此刻你已完全迷失在黑暗中了,你要能学会从黑暗中走出来。黑暗障蔽了光明,黑暗中本来就有光明的存在,它是一个东西,“一个”,如果有“两个”,那不是,只有一个是“一体”的。迷没有了,只有不迷;苦也没有了,只有不苦。一个,我们的生命中只有一个。一个就是不成为,修行清静。
梵行就是要在“一境”中,不是“一”的境界呢,太多太多。我们常常肆意放纵自己的念头,所以我们才要来看自己,训练自己,让它变成艺术。生命的艺术跟世间的艺术不同,不苦是艺术,不迷是艺术,不慢不疑不掉举
都是艺术。这个艺术很美丽,不是世俗的那种美丽,是清静的美好的生命,清静不被染污,最终是没有什么,没成为什么是最美好的。若你还会成为什么,就是还会被染污,被苦染污,被乐染污,被贪嗔痴染污,被爱恨染污,被心念染污。有时我们看不见清静的干净的,因为被染污的东西障蔽住了。就象乌云遮蔽了太阳和月亮,乌云并不是月亮,我们的生命才是月亮,不论乌云如何地障蔽,月亮依旧存在,并且没有成为什么。不管别人怎么诽谤我们或恭维我们,不管是得失苦乐,都象是乌云遮住了我们的心,其实心并没有怎么样,不论别人如何的诽谤与恭维,我们的心依旧没有怎么样,内心已经充满了光明,太阳在白天发光,月亮在黑夜发亮,但“法”,“觉性”之光不管是在白天或黑夜都大放光明!“不成为”,这才是真正的生命。
因此我们要学习,要用功,要真能契入,我们完全可以依靠它,将它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别人也可以做到,谁都可以。一个真正在这个上面用功的人是有大功德的,自己得到了大智慧,大自在,身边的人也能感受得到那种清凉。这个拥有了,其它的就很容易了,不会再迷失,不会再愚痴,我们始终都是走在正道上。思维是正确的,举止是正确的,言语是正确的,身口意都在正道上,工作学习都在正道上。一个没有智慧的人常在迷心中犯错,一个有智慧的人做什么都自信圆融,圆满,遇事能够看得很透彻。达到彼岸达到目的地的人就如圣者站在最高点,远眺山下一目了然。可在低处的人呢,是看不到高处的大好风光的,心做到不成为,就是在最高点,往下看去,一切都清清楚楚,解脱就在此地!成为了呢,那是被染污的境界,“看见,不成为”则是清静的境界。佛陀教我们看见,也赞叹那些能看见的行者,佛陀还教导我们---谁见到法,就是见到我,谁见到了佛就是见到了真理,谁见到了真理,智慧就接连地涌现。接连地就是缘起,比如我们迷,不是一开始
就迷,因为不知道所以才会迷。不去责怪自己为什么不知道,不去责怪自己的行为,那都是因为我们平日没有下功夫去修去觉知。不要去怪罪别人,哪里做的不对,应该好好地去检讨自己,改变自己,解决自身的问题。就这样我们在迷中学得更聪明了,从不知道中下手,好好用功,让觉知力增强,让智慧增长。再比如说生气,起嗔心就去怪别人做了某事惹得我们很生气。“知道吗,你迷,你才生气”。迷是在我们平日的一言一行里出现,是在我们自己的举止言谈及生活中产生的迷。如果我们做的想的修的都是知道,知道,就不会迷了,因此还是要在我们的行、住、坐、卧学习工作上去知道,去培养觉知。再比如苦和乐,也是一样,并非好端端地就苦就乐的,它是有原因是的,一切都是因缘生因缘灭,不要在对错好坏中争执不休,我们因在自身上找原因,在自身上 …… 此处隐藏:196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说明书]浅谈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色彩艺术
- [说明书]数据库原理-实验8-查询优化
- [说明书]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 [说明书]反假币考试试题第二套(人民币)
- [说明书]《建设工程监理规范》-2014.3.1实施
- [说明书]筋出槽,骨错缝病机诠释
- [说明书]百度预计来路对网站权重有多大影响
- [说明书]房屋面积测绘细则
- [说明书]计算机控制技术填空题汇总
- [说明书]乡镇卫生院(社区中心)死亡医学证明管
- [说明书]2013尾矿工实操试题
- [说明书]2015事业单位面试备考:贵州省事业单位
- [说明书](目录)2017-2022年半导体材料市场发
- [说明书]浙江省制造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 [说明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的自查报告
- [说明书]《发电厂电气部分》课后部分问答题整理
- [说明书]中国建立政府成本会计制度的思考
- [说明书]中国文化输出的现状及挑战-100分
- [说明书]通信原理实验指导(13-9)
- [说明书]HSF培训试卷(有害物质培训考试试题)
- 高中地理必修一:2.3《大气环境之六_气
-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期末总复习精品优
- WEB应用托管平台系统架构
- 《应用文写作》期末试卷
- 2017年秋九年级数学上册24.3正多边形和
- _空心村_形态特征与生成机理分析_以河
-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2章2节感受器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职责
- 广东省2014届广州二模材料作文“求道”
- 完整户口本英文翻译模板
- 2015年液化天然气LNG市场调研及发展趋
- 农村学校教育发展新
- 2014年注册税务师税法(Ⅱ)考试试题及答
- 东方大学俄语新版第5册第-7课课文翻译
-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1
- 219亩项目2011营销策略
- 第1篇 贸易术语-EXW、FCA、FAS
- 年会或大型活动防疫应急预案
- 改善提案(合理化建议)
- 初三英语第四单元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