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基础教育 >

2009年仪器分析实验讲义修改版(11)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3
导读: 将连续改变频率的红外光照射样品时,样品分子中某个基团的振动频率和外界红外辐射的频率一致,且分子的偶极距发生了改变,才产生红外吸收。通过红外光照射前后,在一些波长范围内变弱(被吸收),在另一些范围内则

将连续改变频率的红外光照射样品时,样品分子中某个基团的振动频率和外界红外辐射的频率一致,且分子的偶极距发生了改变,才产生红外吸收。通过红外光照射前后,在一些波长范围内变弱(被吸收),在另一些范围内则较强(不吸收),由光学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得到有机化合物谱图。 红外光谱分为三个区域:

近红外(0.75~2.5 mm,13330~4000 cm-1) 中红外(2.5~15.4 mm,4000 ~650 cm-1) 远红外(15.4~830 mm,650~12 cm-1)

有机物大部分基团的振动频率出现在2.5~25μm(4000~400 cm-1)的中红外区,因此红外光谱通常指中红外光谱。

气体、液体、固体样均可以测定,测定所需样品量少(mg级),不破坏样品,可以回收。

(三)仪器及试剂

Magna FT-IR Nicolet 550(Ⅱ) FW-4型压片机 溴化钾粉末 苯甲酸

(四) 制样及测试

按一定比例取少量干燥的溴化钾与苯甲酸混合,研成粉末后装入压片机模具中,压片。将窗片置于红外附件上进行测试。

(五) 光谱谱图解析

40

1. 对样品纯度、来源、元素分析及其他物理性质、谱学性质等方面的了解。

2. 初步分析特征基团频率、特征宽强峰、倍频(泛频)及合频特征峰。

3. 初步确定为某类化合物后,与标准谱图核对。 (六) 问题

1. 影响红外光谱吸收峰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 测试前,样品需经过哪些预处理?为什么?

3. 苯环的取代类型有哪些?请说明相应的特征吸收峰位。

实验七 单扫描极谱法测定铜

一、 目的要求

2. 掌握单扫描极谱法的原理 3. 掌握极谱分析的定理方法 二、 原理

单扫描极谱法是在一滴汞生命的最后2s施加一个随时间变化的线性电压,用示波器记录i-E曲线,曲线为平滑的峰形。与直流极谱法相比,单扫描极谱法分析速度快,分辨率好,灵敏度高。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峰电流与被测物质浓度成比例: Ip=KC

2009年仪器分析实验讲义修改版(1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56644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