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实用模板 >

2006-2012自考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试题和部分答案(5)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0-30
导读: A.30% B.50% C.70% D.85% 6.我国境内的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享有工伤保险待遇权利的直接法律依据是(A)P305 A.《工伤保险条例》 B.《工伤保险规定》 C.《工伤保险办法》 D.《工伤保险法》

A.30% B.50% C.70% D.85%

6.我国境内的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享有工伤保险待遇权利的直接法律依据是(A)P305 A.《工伤保险条例》 B.《工伤保险规定》 C.《工伤保险办法》 D.《工伤保险法》 7.劳动保护法的主体是(A )P217

A.劳动者 B.用人单位 C.国家

D.劳动者或用人单位

注:劳动保护法的内容:是工作地的安全设施,卫生规则和管理制度 劳动保护法的客体:是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以及良好的工作秩序 8.“当事人双方争议的法律关系”被称为( B )P377 A.诉讼理由 B.诉讼标的 C.诉讼标的物 注:诉讼理由是指提出诉讼请求的事实根据。

9.失业者和低收入家庭申请住房公积金或房租差额补贴的,须房租支出超过其收入的P326(C ) A.2% B.5% C.8% D.10%

注:根据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职工和单位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均不得低于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

10.下列陈述中,不属于社会合作协议的特征的是(A )P183 ...A.主体单一

C.依靠协议各方的信誉与合作来保障履行

B.内容广泛

D.一般不需要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

D.诉讼请求

注:特征:1)多主体2)内容广泛 3)社会合作协议依靠协议各方的信誉与合作来保障履行 一般不需要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

11.我国公民的劳动权不包括(B)P9 ...

A.公民就业权 B.言论自由权 C.劳动者结社权 D.职工参与权 12.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应当认定为(C )P306 A.意外事件 B.非工伤 C.工伤 D.视同工伤 注:应当被认定为工伤的: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13.医疗保险合同具有行政合同和民事合同的特征,属于(B )P270 A.民事契约 B.社会契约 C. D.经济契约

14.“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模式结合了(D )P246 A.国家保障与自我保障责任 C.国家保障与社会互助

B.国家保障与集体保障 D.社会互助与自我保障责任

15.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每月不得超过(C )P227 ....A.1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注:按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每日标准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 按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4小时 ....16.下列属于按照不同的就业方式为标准进行分类的劳动合同是( C )P119 A.口头与书面的劳动合同(按不同形式的合同进行分类)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第 11 页

B.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与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按不同期限的合同进行分类) C.全日制和部分时间劳动合同(按不同就业方式进行分类) D.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劳动合同(按不同身份的合同进行分类)

注:劳动合同的分类有四种方法:1)不同形式2)不同期限3)不同就业方式4)不同身份 17.下列不属于劳动行政诉讼的特定原则的是( D )P395 ...A.人民法院仅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依法进行审查

B.诉讼期间不停止行政决定的执行 C.不实行调解原则 D.自愿原则

注:行政诉讼一般原则:独立审判,当事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开审理,两审终局和回避 行政诉讼的特殊原则:1)诉讼期间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2)审理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3)被告负主要举证责任4)不适用调解和反诉

18.就期限而言,支付失业保险待遇是(A )P287 A.有期限的 C.无期限的

B.由国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D.由单位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19.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并提起诉讼的期限是自接到裁决书之日起( D )P389 A.5日内 B.7日内 C.10日内 D.15日内

注:社会保险争议(属于劳动争议范畴)当事人应当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6个月内,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是否立案的期限为:7日内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结案期限为:60日

双方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并提起诉讼的期限是自接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如不提起诉讼,裁决书自送达日的第16日生效.

20.经用人单位A和劳动者B协商一致,B从A的市场营销人员调整为生产人员,这将引起A和B之间劳动法律关系的( B)P63

A.产生 B.变更 C.消灭 D.不发生任何变化

注:劳动者甲与所在的A公司的劳动合同期限届满,这将引起他们之间劳动法律关系的终止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集体协议与劳动合同的不同之处有(ABCE)P167 ..A.主体不同 C.产生时间不同

B.效力不同

D.价值不同 E.内容不同

22失业保险待遇包括(ABDE)P278答案不明确 A.失业救济 C.医疗保险

B.职业培训

D.再就业服务 E.职业介绍

23.我国劳动保障监察中的合法原则具体要求(ACD)P359 A.监察执法主体及权限必须合法 C.实施监察必须正确适用有关规定

B.监察执法客体必须合法 D.监察执法程序必须合法

E.监察执法主体对其违法监察行为承担责任 24.劳动法产生时期的主要特点有(ABCE)P90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第 12 页

A.劳动法保护的主体首先是童工,然后逐渐向女工和全体工人延伸 B.劳动法的内容从限制童工的劳动时间开始 C.全部劳动立法均缺少监督制度

D.劳动合同由民法范围转入劳动立法范围 E.发展缓慢,并有所反复

注:劳动法发展时期的主要特点:1)涉及工业民主的法律在多数工业国家被实践,它标志着劳动立法已由改善工人劳动

条件向改善工人社会地位的深层发展

2)社会保险立法逐渐独立,并涉及全部低工资雇员的养老,疾病,残废,失业和死亡 3)劳动合同由民法范围转入劳动立法范围 4)劳动争议处理开始制度化 劳动立法全面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1)各国宪法均规定了公民的劳动权利和义务

2)劳动立法开始覆盖到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

3)劳动法律制度体系完整包括国家劳动法令,集体协议和个体合同

4)劳动争议协商和司法制度健全,包括自愿协商和强制协商,调解,仲裁和司法判决 5)建立了劳动执法监督

6)世界范围内形成劳动立法的共同原则如劳动保护,平等待遇,三 …… 此处隐藏:236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06-2012自考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试题和部分答案(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52141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