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资格考试 >

2011心理学概论 - 教师资格证培训 ppt.Convertor(7)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2
导读: 张春兴:“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大体而言,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多能符合下列若干条件:(1)情绪较稳定,无长期焦虑,少心理冲突。(2)乐于工作,能在工作中表现出自己的能力。(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并

张春兴:“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大体而言,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多能符合下列若干条件:(1)情绪较稳定,无长期焦虑,少心理冲突。(2)乐于工作,能在工作中表现出自己的能力。(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并乐于和他人交往。(4)对于自己有适当的了解,并且有自我悦纳的态度。(5)对于生活的环境有适切的认识,能切实有效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不逃避。” 二、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一)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运用心理学上研究人性变化的原理与方法,对心理疾病患者,或生活适应困难者予以诊断与治疗的一切措施”。 (二)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是指对当事人进行心理方面的辅导和引导。心理辅导的对象为一般人,属于教育性措施,辅导的目的在于助人成长。 (三)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辅导的一部分,咨询的目的除助人成长外,还有协助当事人学习应付环境的技巧、并帮助他们获得解决困难的能力。 (四)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心理辅导是最大的概念,其服务的对象面也最大,可以是正常人;心理咨询次之,需要心理咨询服务的对象问题稍重一些,但没有达到症状严重、需要治疗的地步;而心理治疗服务的对象范围最小,它面对的是病人而非正常人。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的模式和形式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模式 1. 教育型模式

心理学大百科全书》认为:咨询心理学始终遵循着教育的而不是临床的、治疗的或医学的模式。咨询对象(不是患者)被认为是在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任务方面需要帮助的正常人。咨询心理学家的任务就是教会他们模仿某些策略和新的行为,从而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已经存在的能力,或者形成更为适当的应变能力。

2.发展型模式

《心理学大百科全书》认为:咨询心理学强调发展的模式。它试图帮助咨询对象得到充分的发展,扫除其正常成长过程中障碍。 3.文化模式

所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文化模式”是指学习主动充分地利用文化——尤其是校园文化——为载体,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环境中获得积极的实际体验,更渗透式地、更含而不露地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从而达到让学生心理健康和发展的目的。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形式 1.个别心理咨询

2.心理测试:一般可以采用的心理测试工具有性格测试、智力测试、心理健康状况测试、学习能力测试、专业选择指导测试等。

3.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讲座、媒体(如校报、广播台、网络、黑板报等)宣传,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时期的学生,开展广泛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4.心理类课程:主题是可以关注心理学知识、心理健康、心理发展等各方面。 5.团体心理辅导:可细分为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6.相关教育和培训:考虑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职人员的缺乏,对学校教师整体的相关教育和培训工作就显得相当重要。 7.家长学校

8.朋辈咨询:又称同伴咨询。这一方法适合大学生或初高中混合的中学。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构对经过选拔(如性格良好、乐于助人等)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培训,让他们成为小咨询员协助专职的咨询员开展工作。

9.学生心理社团:通过学生自发的组织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相当有效的方法。

10.外展训练:又称户外拓展训练。训练目标也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拓展到人格、管理训练,帮助参与者了解自我、挑战自我,发掘潜能,增进自信心,加强团队合作。

11.科研:通过心理测试和心理咨询、辅导等活动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开展科研活动,是有实力的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环。

12.校际合作:借助相关工作开展良好的学校的力量或者中小学借助高校专家的力量搞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校际合作的一部分内容。 第二节 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一、常见问题的内容分类及其应对办法 学习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 自我管理问题 自我发展问题

二、常见问题的内在心理根源分类及其对策 自卑感

非理性观念:完美化、消极化、灾难化 生活无意义感:多见于青春期之后的学生。

三、常见问题的特定的发展时期和阶段分类及其对策 适应问题

专业职业发展指导问题

第三节 校园危机干预方法 一、危机的定义

危机的6种定义。总的来说,所谓“危机”,是指个体无力应付困境的一种状态。 二、校园危机干预的一般方法 (1)确定问题;

(2)保证求助者的安全; (3)提供支持;

(4)检查替代性的解决方法; (5)作出计划; (6)获得承诺。

三、严重精神障碍的鉴别与处理

严重的精神障碍常见的包括精神分裂症、燥狂抑郁症以及偏执性、反应性精神病等。

其最主要的症状标志为:无自知力、妄想、幻想以及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无法适应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鉴别和处理:掌握基本的辨别症状的知识,及时发现疾病,使病人获得早期干预

和治疗。

四、自杀问题的处理 对自杀的误解有:(1)与想自杀的人讨论自杀将诱导其自杀,(2)威胁别人说要自杀的人不会自杀;(3)自杀是一种不合理行为;(4)自杀者有精神疾病;(5)自杀会遗传;(6)想过一次自杀,就会总是想自杀;(7)一个人自杀未遂后,自杀危险可能结束;(8)自杀是冲动性行为;(9)一个想自杀的人开始表现慷慨和分享个人财物时,其自杀的危险性下降。 常见的危机干预措施有以下三种:(1)个别咨询与干预;(2)集体干预;(3)控制谣言等失真信息的传播,避免造成人心的集体混乱。 五、伤害问题的处理

首先,核实事件的真相是必要的;

其次,如果情况属实,可对发生暴力伤害行为的可能性作基本的评估。这类危机干预的要点在于阻止伤害行为的发生,保障可能被伤害者的安全。

Piercy对潜在暴力处理提出了九种模式:进行教育、避免冲突、安抚情绪(缓和气氛)、转移注意、暂时休息(暂停)、显示武力、隔离、管制、使用镇静剂。 六、性问题的处理

常见的性危机问题包括性越轨、受到性骚扰或性侵犯、怀孕等。 处理性危机事件应当注意当事学生的环境、环境变化(如事件发生后的家庭态度)和社会文化心理因素。

如果学校能在事前就防范这类问题进行知识教育和生活技能训练(比如自我保护、防身技能),则效果肯定比事后补救要好。 七、其他突发应激事件的处理

除了上述常见的危机干预事件之外,其它需要危机干预的还有突发性的应激事件。

八、危机干预时的保密问题

在危机干预的过程中遵守保密原则是基于法律、伦理和道德三方面的原因。 第四节 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 一、教师的职业压力模式

心理学家J ? S ? Greenberg提出的职业压力模式中,与职业有关的压力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工作的压力,包括工作的本质、在组织中的角色、生涯发展、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组织结构和气氛等;二是组织外的压力,包括家庭问题、生活危机、财务问题。 工作上的压力:其一,来源于工作本质的压力;其二,来源于组织中角色的压力;其三,生涯发展;其四,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其五,组织结构与气氛。 组织外的压力:其一,家庭问题;其二,生活危机;其三,财务问题。 二、教师应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

影响个体健康程度的内在特质包括,个体的焦虑程度、神经质程度、个性的弹性和宽容度、A型性格、期 …… 此处隐藏:157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11心理学概论 - 教师资格证培训 ppt.Convertor(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41182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