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资格考试 >

2011心理学概论 - 教师资格证培训 ppt.Convertor(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2
导读: 一、记忆的分类 记忆内容: 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语词逻辑记忆 记忆时间: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识记目的:有意记忆、无意记忆 理解在识记中的地位:机械记忆、逻辑记忆 回忆时的意志努力:外显

一、记忆的分类

记忆内容: 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语词逻辑记忆 记忆时间: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识记目的:有意记忆、无意记忆

理解在识记中的地位:机械记忆、逻辑记忆 回忆时的意志努力:外显记忆、内隐记忆b_ _t 二、记忆系统 记忆系统 编码 储存时间 储存容量 感觉记忆 物理特征 短时记忆 言语听觉 ≤2秒 ≤1分钟 取决于感受器的生理特征,如视觉约9个英文字母 7±2(5-9)组快 长时记忆 语义编码 1分钟以上 表象编码(形象记甚至终生 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四、长时记忆信息的遗忘

遗忘(已经记住的信息不能再认或再现) (一)遗忘理论 消退说 干扰说 抑制说

(二)遗忘规律

遗忘在质上的表现:选择性,重构性

遗忘在量上的表现:艾宾浩斯曲线;前摄抑制或倒摄抑制;位置效应 第五节 思维:信息的演算 一、思维及其分类

思维:大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分类:

思维借助的载体:动作思维、形象思维、语词逻辑思维 思维成果的形式: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思维运行的方向:发散性思维和聚敛性思维 思维的新颖性:受制思维和创造思维 二、类别和概念学习

分类是简化环境的有效手段。 概念形成

三、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 尝试错误 顿悟 类比

启发式,主要形式之一是反推法

问题解决的阶段:准备期、潜伏期、明朗期、验证期(华莱士)

问题解决阶段的认知观点:表述问题、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法、作出决策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问题呈现的方式 多余刺激的干扰 定势的影响 功能固着 动机的作用

第三章 个性心理

第一节 个性心理概述 一、个性心理结构简介

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倾向性:兴趣、需要、动机、态度、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智力、能力、气质、性格 个性与人格同义

二、影响个性心理发展的因素 生物性因素 身体因素 家庭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学校因素 社会实践

社会文化因素

三、个性心理在教育中的作用 因材施教 职业指导

第二节 个性理论与测验 一、主要个性理论简介 (一)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人格结构理论(自我、本我、超我) 荣格的精神心理学理论:意识、个人潜意识、集体潜意识 埃里克森的个性发展阶段理论 (二)行为主义人格理论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 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环境、直接经验、间接经验

(三)人本主义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和动机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四)类型理论

克瑞奇米尔的类型论:强壮型、瘦长型、矮胖型 谢尔顿的类型论:内胚叶型、中胚叶型、外胚叶型 荣格的类型论:里比多流向;外向型、内向型 威特金的类型论:场依存性、场独立性

霍兰德的类型论:社会型、理智型、现实型、文艺型、贸易型、传统型 (五)特质理论

人格是由个体的一组特质所组成,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单位,特质决定个体的行为;特质在时间上又稳定性,在空间上有普遍性;特质可用来预测人的行为。 特质的概念 特质的分类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卡特尔的特质理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艾森克的特质理论:外内向和情绪性的两个相互垂直的人格维度,32种基本人格特质

二、常见个性测验简介

1.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个根源特质

2.艾森克人格问卷:分成人和青少年两种问卷,4个分量表(精神质量表P、外内向量表E、情绪稳定性量表N和效率量表L) 3.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 MMPI):10种人格特质 4.Y-G性格测验:12个人格特质 5.投射测验 投射的概念

分类:联想法、构造法、完成法、选排法、表达法

主要投射测验:罗夏墨渍测验、主题统觉测验、儿童统觉测验 三、心理测验的有关指标及使用心理测验注意事项 (一)信度

信度:稳定性或可靠性,指一个人在同一心理测量中,几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再测信度

副本信度(又叫等值信度) 分半信度 (二)效度 效度:指一个测验在测量中要测的行为特征所具有的准确度,也就是说这个测验的测量结果与想要测量的内容的相关系数。 内容效度

效标关联效度

影响效度的因素:测试的长度;被试的选择 (三)常模

常模指心理测量中的比较标准。即心理测量中常用的标准化样本分数。 (四)心理测验的基本原则 保护被试隐私 做好预备工作

主试做好充分准备 第三节 性格特征 一、性格的概念

定义: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理解:对现实态度的个性特征,在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特征, 性格的社会制约性

二、性格的结构特征 (一)现实态度特征

对别人、集体、社会态度的性格特征 对劳动 和工作态度的特征 对自己态度的性格特征 (二)性格的意志特征

意志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

1.自觉性——盲从和独断性 2.坚定性——执拗和动摇性 3.果断性——优柔寡断 4.自制力——任性 5.勇敢——怯懦

(三)性格的情绪特征 情绪的强度 情绪的稳定性 情绪的持久性 主导心境

(四)性格的理智特征

感知、记忆、思维等方面的特征 (五)性格的可塑性 第四节 气质 一、气质的概念 定义:气质是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 特点: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灵活性方面的动力特征,气质的天赋性,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二、气质类型

胆汁质:不可遏制型 多血质:活泼型 粘液质:安静型 抑郁质:弱型

三、其他气质类型介绍

(一)柏尔曼的气质激素理论 甲状腺型 肾上腺型 脑下垂体型 副甲状腺型 性腺型

(二)巴甫洛夫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神经系统的基本过程:兴奋和抑制

动物神经系统三特性:兴奋和抑制的强度、平衡性、灵活性的独特结合

强而不平衡的类型(“不可遏制型”):胆汁质 强、平衡、灵活的类型(“活泼型”):多血质

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安静型”):粘液质 弱型(“忧郁性”):抑郁质 四、气质的教育学意义 在教育上的应用 因材施教,培养个性 第五节 能力 一、能力概述

定义: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理解:潜在能力是实际能力形成的基础和条件;而实际能力是潜在能力的展现。 分类: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2)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3)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能力和知识的关系:

1)区别:能力是属于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知识本身则是人类社会经验的总结和概括;获取知识在先,能力发展在后,能力会随年龄增长而停滞和衰退。

2)联系: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能力又影响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快慢、难易、深浅和巩固程度。 二、天才

概念:天才是各种能力的最完备结合。它使人能高效率地、创造性地完成某种或多种活动。

重要的能力品质或特征:一般能力方面,观察问题 …… 此处隐藏:193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11心理学概论 - 教师资格证培训 ppt.Convertor(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41182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