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06年高应变考试试题
高应变动力试桩理论考核试题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答案的英文代码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上,每题1分,多选、选错、不选均不能得分。)
1、混凝土桩的高应变动力试桩中,混凝土的最大应变一般在:
? A、10-5~10-4 ? B、10-4~10-3 ? C、10-3~10-2 ? D、10-2~10-1
2、如图示:高应变动力试桩中,在变阻抗截面处作用土阻力R1,Z1 ? A、R1在1单元中产生上行压缩波,在2单元中产生下行拉伸波,且压缩波幅值大于拉伸波 幅值 ? B、R1在1单元中产生上行拉伸波,在2单元中产生下行压缩波,且拉伸波幅值小于压缩波 幅值 ? C、R1在1单元中产生上行压缩波,在2单元中产生下行拉伸波,且拉伸波幅值小于压缩波 幅值 ? D、R1在1单元中产生上行压缩波,在2单元中产生下行拉伸波,且压缩波幅值小于拉伸波 幅值 3、下面关于Case法几种子方法的陈述正确的是: ? A、RAU法将桩端运动速度为零时的总阻力作为桩的检测承载力 ? B、RUN法由于扣除了桩中上部的侧阻力使计算结果偏于保守 ? C、RMN法适用于上升沿tr短,Quake值较大的桩 ? D、RMX法适用于Quake值较小、土阻力滞后发挥的桩 4、下面关于高应变动力试桩的陈述正确的是: ? A、上行压缩波一定是土阻力波 ? B、桩底反射波一定是上行拉伸波 ? C、土阻力波传至桩顶附近会使传感器安装截面受力增大速度减小 ? D、土阻力波传至桩顶附近会使传感器安装截面受力减小速度增大 5、计算桩阻抗 一混凝土灌注桩,桩径1000mm,桩长L=20m,混凝土强度为C35,弹性波速为Ws=3650m/s,质量密度为ρ=2.5t/m3,则该桩的广义波阻抗为: ? A、8185kN·s/m ? B、7167kN·s/m ? C、8185kN·m/s ? D、6352kN·m/s 6、在高应变动力试桩中,某时刻t,传感器实测值为F(t)=2396kN,V(t)=0.9m/s,桩阻抗为Z=975kN·s/m,则t时刻经过传感器安装截面的上行波Fu、下行波Fd最接近下列哪组数据? ? A、Fu=952kN,Fd=1364kN ? B、Fu=759kN,Fd=1637kN ? C、Fu=-759kN,Fd=1637kN ? D、Fu=-952kN,Fd=1364kN 7、下面哪种情况下可用Case法中的卸荷修正法RUN: ? A、土阻力滞后于t1+2L/C时刻明显发挥 ? B、长摩擦桩锤击时桩中上部强烈反弹 ? C、高应变动测承载力明显低于静载试验结果,可RUN用对高应变检测结果作适当放大 ? D、单击贯入度大,桩底反射明显 8、下面哪种情况下可用Case法中的最大阻力修正法RMX: ? A、桩底土的Quake值较大 ? B、桩底土的Quake值较小 ? C、高应变动测承载力明显低于静载试验结果,用RMX对检测结果作适当放大,使之与静 载试验结果吻合 ? D、冲击能量偏低,单击贯入度小 9、高应变动力试桩中,测点处最大冲击力为Fmax,岩土对桩的总阻力为R0,则: ? A、R0一般情况下大于Fmax ? B、R0一般情况小于Fmax ? C、对打入硬层的端承型桩,R0一般情况下小于Fmax ? D、对软土地区的长摩擦桩,施打过程中R0一般情况下小于Fmax 10、在曲线拟合分析法中,土的静阻力模型一般采用: ? A、线弹性模型 ? B、理想刚塑性模型 ? C、理想弹塑性模型 ? D、幂强化力学模型 11、下面关于拟合分析法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 A、拟合法是一维波动方程的解析解 ? B、拟合法桩的力学模型是理想弹塑性模型 ? C、拟合法的解有任意多组 ? D、拟合法桩的力学模型是线弹性模型 12、曲线拟合法分析计算时有三种方法可供选择,分别是 1)由实测的速度曲线(Zv(t))为边界条件拟合实测的力曲线(F(t));2)由实测的力曲线(F(t))为边界条件拟合实测速度曲线(Zv(t));3)以下行波(Fd)为边界条件拟合上行波(Fu)。 无论采用上述那种方式,程序实际计算时 ? A、均以实测力曲线(F(t))为边界条件。 ? B、均以实测速度曲线(Zv(t))为边界条件。 ? C、均以下行波曲线(Fd(t))为边界条件。 ? D、实测力曲线(F(t))、实测速度曲线(Zv(t))、下行波曲线(Fd(t))任何一个都可以作为 实际计算时的边界条件。 13、一预应力管桩,其桩径为500mm,桩长为36m,预估单桩极限承载力为5000kN,如果采用高应变进行检测,锤重应满足: ? A、不小于50kN ? B、不小于60kN ? C、不小于75kN ? D、不小于80kN 14.在高应变动力试桩现场检测中时,(如下图)如果将一侧传感器安装方向倒置,则两侧实测波形会产生什么变化? ? A.两侧力和速度信号一致 ? B.两侧力和速度信号反向 ? C.两侧力信号一致,速度信号反向 ? D.两侧速度信号一致,力信号反向 15、下列哪些情况下,高应变锤击信号不能作为承载力分析计算的依据: ? A、传感器安装处混凝土开裂或出现严重塑性变形使力曲线最终未归零 ? B、桩底反射不明显 ? C、锤击偏心,两侧力信号幅值相差0.5倍 ? D、力和速度信号第一峰值不重合 16、在高应变动力试桩中,速度信号对桩身缺陷的敏感程度高于力信号主要是因为: ? A、加速度计的频响特性优于力传感器 ? B、加速度计的信噪比优于力传感器 ? C、加速度计只用一个螺栓固定,而力传感器需两个螺栓固定 ? D、缺陷引起的拉伸波在桩顶的反射和叠加作用 17、软土地区长摩擦桩在施工中易导致桩身缺陷是因为: ? A、桩较长时,桩具备较大的惯性,使施工设备能给桩顶施加较高的能量,而使桩顶局部受 拉破坏 ? B、桩较长,使桩身各截面运动的不均匀性增加,冲击脉冲产生的下行压缩波覆盖的桩身范 围有限,使冲击应力波经桩底反射后在桩下部产生较大的静拉应力而使桩身破坏 ? C、桩侧土阻力较小,冲击应力波有较大的能量传至桩底,经桩底放大后使桩尖受压破坏 ? D、桩较长时,冲击脉冲持续时间长,连续的施打使压应力反复叠加造成桩身中下部受压破 坏 18、动力打桩过程中,锤击系统的效率是指: ? A、锤的最大动能与桩锤额定功率的比率 ? B、桩锤传递给桩的能量与桩锤额定功率的比率 ? C、桩锤传递给桩的能量与锤的最大动能的比率 ? D、桩锤传递给桩的能量与锤的最大势能的比率 19、根据行标《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的规定,在高应变动力试桩中,使用的应变式力传感器、加速度计的安装谐振频率f1、f2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 A、 f1 ≥2kHz, f2 ≥10kHz ? B、 f1 ≥10kHz, f2 ≥2kHz ? C、 f1 ≥1kHz, f2 ≥3kHz ? D、 f1 ≥3kHz, f2 ≥1kHz 20、在高应变动力试桩中,锤击偏心往往引起桩身两侧传感器实测信号产生差异,一般情况下: ? A、两侧速度信号的差异大于两侧力信号的差异 ? B、两侧力信号的差异大于两侧速度信号的差异 ? C、A、B两种情况均有可能发生,视偏心程度而定 ? D、由于两侧传感器对称安装,所以两侧力信号的差异程度和速度信号的差异程度是一样的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各题中有一个以上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码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中,每题2分,多选、少选、选错、不选均不能得分。) 1、以下关于凯斯阻尼系数Jc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
…… 此处隐藏:348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资格考试]机械振动与噪声学部分答案
- [资格考试]空调工程课后思考题部分整合版
- [资格考试]电信登高模拟试题
- [资格考试]2018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 [资格考试]坐标转换及方里网的相关问题(椭球体、
- [资格考试]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 [资格考试]广东省2006年高应变考试试题
- [资格考试]LTE学习总结—后台操作-数据配置步骤很
- [资格考试]北京市医疗美容主诊医师和外籍整形外科
- [资格考试]中学生广播稿400字3篇
- [资格考试]CL800双模站点CDMA主分集RSSI差异过大
- [资格考试]泵与泵站考试复习题
- [资格考试]4个万能和弦搞定尤克里里即兴弹唱(入
- [资格考试]咽喉与经络的关系
- [资格考试]《云南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条例》学习心
- [资格考试]标准化第三范式
- [资格考试]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修
- [资格考试]五年级上册品社复习资料(第二单元)
- [资格考试]2.对XX公司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意见建议
- [资格考试]关于市区违法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 二0一五年下半年经营管理目标考核方案
- 2014年春八年级英语下第三次月考
- 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十五单元《松
- 2016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招聘高校毕业生
- 多渠道促家长督导家长共育和谐 - 图文
- 2018 - 2019学年高中数学第2章圆锥曲线
- 竞争比合作更重要( - 辩论准备稿)课
- “案例积淀式”校本研训的实践与探索
- 新闻必须客观vs新闻不必客观一辩稿
- 福师大作业 比较视野下的外国文学
- 新编大学英语第二册1-7单元课文翻译及
- 年产13万吨天然气蛋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
- 河南省洛阳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
- 地下车库建筑设计探讨
- 南京大学应用学科教授研究方向汇编
- 2018年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6章 第4节 来
- 毕业论文-浅析余华小说的悲悯性 - 以《
- 2019年整理乡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
- 广西民族大学留学生招生简章越南语版本
- 故宫旧称紫禁城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