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说明书 >

《心理学导论》复习题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4
导读: 《心理学导论》复习题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题 1、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以后,直到20世纪中期以后才对其有了相对统一的定义:即心理学是研究人的 行为 和 心理活动规律 的科学。 2、心理学是一门以 解释 、 预测 和 调控 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

《心理学导论》复习题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题

1、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以后,直到20世纪中期以后才对其有了相对统一的定义:即心理学是研究人的 行为 和 心理活动规律 的科学。

2、心理学是一门以 解释 、 预测 和 调控 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3、 德国生理、心理学家 冯特 于1879年在 莱比锡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心理实验室 。

4、心理学界的学派之争最早出现在 构造主义心理学 和 机能主义心理学 之间。

5、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华生 宣称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只能研究 可观察的行为 。

二、名词解释:

1、 认知:所谓认知,指在获取知识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主要包括知觉,记忆,言语,思

维等,即通常所谓的认知过程

2、 心理学: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

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三、简答题

1、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派别。构造主义,机能主义,格式塔学派,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

认知心理学

2、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

学,人格心理学,心理测量学,临床心理学与咨询心理学,教育和学校心理学,工业和组织心理学

3、 简述实验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围绕科学心理学发展初期的那些传统核心课题,如感觉,知

觉,学习,动机和情绪等。

四、论述题

1. 你认为学习心理学有何意义?心理学能解决什么问题?:学习心理学,目的就是了解人类的心理活动规律,把心理学知识直接用于实际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它既有助于对自己有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和认识,能够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同时知己知彼,搞好人际关系,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起一定的促进作用。(1 )认识内外世界。学习心理学,可以加深人们对自身的了解。通过学习心理学,

你可以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出某些行为,这些行为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心理活动,以及自己现在的个性、脾气等特征又是如何形成的等等。同样,你也可以把自己学到的心理活动规律运用到人际交往中,通过他人的行为推断其内在的心理活动,从而实现对外部世界的更准确的认知。(2 )调整和控制行为。心理学除了有助于对心理现象和行为做出描述性解释外,它还向我们指出了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人的心理特征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我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自身和他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和调整,也可以通过改变内在外在的因素实现对行为的调控。也就是说,可以尽量消除不利因素,创设有利情境,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积极行为。(3 )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心理学分为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两大部分,理论心理学的知识大部分是以间接方式指导着我们的各项工作的,而应用研究的各个分支在实际工作中则可以直接起作用。的,而应用研究的各个分支在实际工作中则可以直接起作用。

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基础

一、填空题

1、神经元可以分为三类,包括负责与其它神经元联系的 中间 神经元,负责从神经系统外部接收信息的 感觉 神经元和将脑的信息传递到肌肉组织的 运动 神经元。 2、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信息便是以 神经冲动 的方式在神经元内部流动,信息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时,则依靠突触的 轴突 。

3、神经系统可以分为 外周神经系统 和 中枢神经系统 。 4、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脑 和 脊髓 。

5、通过对正常人脑半球功能特化的研究发现:大脑的左半球提出控制言语过程 ,而大脑的右半球则通常控制非言语过程,这以现象叫 大脑功能一侧化 。 6、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神经元 。

第三章 毕生发展

一、填空题

1、 儿童的认知发展时按顺序、分阶段进行的,经过 感觉运动 阶段、 前运算 阶段、

具体 阶段和 形式 阶段四个发展阶段。

2、 婴儿对特定的人表现亲密而且在他们出现时感到安全,这种社会反应叫 依恋 。 3、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同一个社会环境的儿童与成人,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存在许多差异和裂痕,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 代沟 。

4、柯尔伯格根据大量的研究结果,把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划分为 前习俗 、 习俗 和

后习俗 三个发展水平 。

5、青年期的一个中心问题时对于 自我认同 的寻求,这使得一个人有别于其他任何个体的问题。

二、名词解释

1、顺应作用:指在主体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外界信息时,按照外界信息来调整或改变主体原有的认知结构,甚至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2、遗传决定论:儿童心理发展完全是由遗传决定的,环境不起多大的作用。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心理发展的阶段论?心理发展阶段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非连续的过程有时候心理发展是平稳

的有时候又会发生质变,使得前后两个阶段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心理特征,从时间纬度上看心理发展曲线应该是一个阶梯状的非平滑折线。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弗罗伊德和艾里克森的新老精神分析理论都属于心理发展的阶段论。共同特征都比较强调生物成熟因素在心理发展中有重要的影响

2、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是什么?(!)认知发展由近及远,儿童往往首先认识他们周围附近的事物,进而扩展到较远的事物(2)认知发展由偏到全,儿童总是先认识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进而认识事物的整体特征(3)认知发展由表及里,儿童最初认识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后才认识事物的本质的特征(4)认知发展由浅入深,儿童的认知总是不断变化的(5)认知发展由绝对到相对

四、论述题

1、试述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先天遗传的影响及环境因素的影响(胎儿期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学校因素的影响,社会因素的影响)

第四章 意识

一、填空题

1、人的行为规律与时间循环相联系的现象,就是 日节律 。

2、 注意 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一种心理状态。 3、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为 五 个阶段。

4、注意可分为 无意注意 、 有意注意 和 有意后注意 。 5、梦境出现在睡眠中的 第五 阶段。

二、名词解释

1、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付出努力地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兼具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特点

2、催眠: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一种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3、意识:作为心理活动的一种高级水平,为人类所独有,一般把意识定义为一个人对于内部和外部刺激的知觉

三、简答题

1、意识的四种状态 :可控制的意识状态,自动化的意识状态,白日梦状态,睡眠状态

2、简述催眠的意识分离理论:催眠的意识分离理论,认为催眠将心理过程分 …… 此处隐藏:255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心理学导论》复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44919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