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说明书 >

【中考夺分 】2015年中考语文复习课件(苏教)文言文知识梳理 七年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1-04
导读: 七年级上册 ┃知 识 梳 理 与 归 类 迁 移┃ (一)古代寓言二则 郑人买履 [课文挖宝]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高频考点: (1)先自度 其足( . (2)置之其坐 ( .量长短 同“座”,座位 ) ) 二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 (3)反 归取之( . (4)遂 不得履( . 次高频考

七年级上册

┃知 识 梳 理 与 归 类 迁 移┃ (一)古代寓言二则 郑人买履 [课文挖宝]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高频考点: (1)先自度 其足( . (2)置之其坐 ( .量长短 同“座”,座位

) )

二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

(3)反 归取之( . (4)遂 不得履( . 次高频考点: (5)而忘操 之( . (6)至之 市( .

同“返”,返回 终于

) )

拿,携带

) )

到 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何不试之以足?[答案] 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试鞋子的大小呢?二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

(2)宁信度,无自信也。[答案] 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3.说说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并谈谈它的现实意义。[答案] ①寓意:讽刺了那些做事不从实际出发、教条主义的人。②现实意义: 我们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不能盲目照搬照抄现成的东西,而要注意一切从实际 出发,以免出现失误。

二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

刻舟求剑 [课文挖宝]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高频考点: (1)遽 契其舟( . (2)而 剑不行( . 次高频考点: (3)而剑不行 ( ..没有行走 立即,匆忙 可是

) )

) )二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

(4)是 吾剑之所从坠( .

指示代词,这儿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答案] 像这样去寻找宝剑,不是很糊涂吗?

3.这个刻舟求剑的楚人“惑”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 们怎样的启示?[答案] 他不知道船和剑的关系是一动一静,而把两者都看成静止的了。这启示 我们要尊重实际,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问题。

二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

[能力提升][甲] 《刻舟求剑》 [乙] 郑人有逃暑 于孤林 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 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 阴,而患露之濡 于身。其阴逾 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 昼而拙于用夕矣。(选自《太平御览》) [注] 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④ ⑤ ① ② ③

③衽:卧席。④濡(rú ):沾湿。⑤逾:同“愈”,更加。二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

4.这两则寓言内容虽不同,但讽刺了同一种人,请试 作分析。

[答案] 这两则寓言故事讽刺的都是那种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 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蠢人。(意对即可)

二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

[参考译文] 郑国有个在一棵独立的树下乘凉的人,太阳在空中移 动,树影也随之在地上移动,他也随着树荫挪动自己的卧 席。等到了黄昏,他又把卧席放到大树底下。月亮在空中移 动,树影也随之在地上移动,他又随着树荫挪动自己的卧 席,但

苦于露水沾湿了全身。树影越移越远了,他的身上也 越沾越湿,这个方法用于白天乘凉很巧妙,但晚上用就相当 笨拙了。二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

[课文挖宝]

(二)幼时记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高频考点: (1)明察 秋毫( . (2)徐 喷以烟( . (3)拔 山倒树( . (4)鞭 数十( .看清 慢慢地 移,搬开 用鞭子打

) ) ) )二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

次高频考点: (5)凹者为壑 ( .山沟 原来是

) )

(6)盖 一癞蛤蟆也( . (1)项为之强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在文中的意思。

僵硬 强 僵 ______ 同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2)以土砾凸者为邱邱 丘 土山 ______ 同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二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答案] 夏天蚊子的飞鸣声像雷一样,我私下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答案] 心中想像的是鹤舞,那么或者成千或者成百(飞舞着的蚊子)果真(觉得 它们)是鹤了。

二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

4.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正确的朗读停顿。(用“/”隔开) 见 藐 小 微 物,必 细 察 其 纹 理。故 时 有 物 外 之 趣。[答案]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趣 趣观蚊如鹤 5.全文紧扣一个“______” 字选材,记叙了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件事,其中__________又分为两 个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群鹤舞空图 青云白鹤图

神游山林

鞭打蛤蟆

观蚊如鹤

二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

6.说说作者幼时为什么“时有物外之趣”? 文中所叙 “物外之趣”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童心、童趣?[答案] “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①他有很好的眼力,能“张目对日”;②有

良好的观察习惯;③能大胆联想和想像。“物外之趣”反映了作者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童心,观小为大、想像奇特的童趣。(意对即可)

7.作者在文中所写的“昆虫”司空见惯、平凡至极, 但作者却将它们写得兴趣盎然、充满生机,这给了我们什么 启示?[答案] ①要热爱动物、热爱自然,与大自然中的生命和睦相处;②获得美 好的体验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③要善于在 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怀有一颗童心,做一个有情趣的人。二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

[能力提升][甲] 《幼时记趣》 [乙 ] 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然① ②

万竹中雪子 敲戛 ,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 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 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

可寄一梦也。 (袁中道《夜雪》) [注] ①雪子:霰,一种不透明的雪粒,往往在下雪之二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

初出现,状如盐粒。②敲戛:敲打。

…… 此处隐藏:87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中考夺分 】2015年中考语文复习课件(苏教)文言文知识梳理 七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148466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