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说明书 >

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1-06
导读: 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课题】地形图的判读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并能熟练应用。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部位。 3.能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

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课题】地形图的判读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并能熟练应用。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部位。 3.能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教学重点难点】

1、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2、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判读 【教具准备】

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多媒体演示】 “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提 出问题: 1.甲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多少米? 2.乙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多少米? 3.甲地比乙地高多少米?地面高度

学生回答: (因为观测的基准 面不同,测得的高度就不同) 1.1500米。 2. 500 米。 3. 1000 米. 理解并识记:海拔、 相对高 度。 【学以致用】:

让学生仔细观 察认真思考读懂 图,培养学生的洞 察能力和比较能 力。教师提示学生 从两者的相同点和 不同点来进行比 较,使学生明确由 于起点不同,有海 拔和相对高度两种 高度。然后延伸与 实际相联系,感受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 地理——珠穆朗玛 峰的两个高度值, 使学生能够真正掌 握所学知识。培养 学生的纵向思维的 能力。

明确原理夯实基础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度 8844.43 米 ,而生活在青藏高原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海拔 上的藏民却说珠穆朗玛峰高度为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4000 多米?珠穆朗玛峰为什么会 【讲解强调】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 出现两个高度值? “珠穆朗玛峰 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高 8844.43 米 ”指的是什么高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 度? (海拔高度)。而青藏高原 离(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甲地海拔-乙地海拔) 上的藏民说的“珠穆朗玛峰的高 在地图上, 必须用海拔表 示地面高度, 单位用米。 度是 4000 多米”则指的是什么高 从图上我们可以 看到。 度?(相对高度) 板书:一、海拔和相对高度 【观察与发现】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P32 图 2-2-2, 完成下列要求: 1、 完成课本 P32“活动”。 比较五种基本地形在海拔和相对高度上的差异:

地形类型 山地 高原 平原 丘陵 盆地

海拔高低 较高(>500 米) 较高(>500 米) 很低(<200 米) 较低(<500 米) 无一定标准

地表起伏特征 举例 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喜马拉雅山 坦荡,起伏不大 青藏高原 平坦广阔 东北高原 相对高度不大,坡度 江南丘陵 和缓 四周高,中间低 刚果盆地

【承转】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他 们都是立体的,而我们画的地图是平面的,怎样 将立体的各种地形转化到平面上呢? 【课件演示】等高线的绘制原理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观察理解等高线的绘制原理

2、让学生观察等高线示意图,并 对照山体地形思考: 等高线数值大 小与地势高低的关系, 等高线的疏 密与山体坡度陡缓的关系.

等高线地形图 的判读,非常枯 燥抽象,因此利

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3、(讨论归纳)等高线数值大,海 用 自 制 感 观 教 拔高;等高线数值小,海拔低;等 具,依赖学生最 高线密集; 坡度陡; 等高线系稀疏, 直 观 的 自 身 体 山 坡陡的地方 坡度缓。 验,使学生主动 坡缓的地方 接受知识,并构 建知识体系。课 观看多媒体演示, 让学生观察不 件 演 示 绘 制 等 高线地形图,让 同部分的名称位置已以及表 示它们的等高线的特点,即辨 学 生 逐 步 掌 握 等高线 密集 。 等高线 稀疏 。 等高线地形图 别其的方法。 的绘制原理和 【讲解】地面经过地形测量,测出各个地点的海拔,把它们注在图上,然后把 判读方法。 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线,这就是等高线。

等高线原理

板书:二、等高线地形图 补充强调:必须把海拔相同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这样,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我 们就可以看出地面的高低情况。 看图: “坡度陡缓与等高线疏密的关系”。 【提问】坡度陡的地方与坡度缓的地方, 理解等深线的定义。 等高线的状况有什么不同? 【过渡】同理,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 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从等深线上所 标注的深度上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等高线和等深线, 。 那么由于地表的形态是各有不同, 有

山脊, 山谷, 【完成课本 P34“活动” 鞍部,陡崖等,不同的地形,等高线表现也不一 样。 【多媒体演示】不同的地形,等高线表示图 借助课件,并做一定的讲解。

练陡 等高线 坡 密集低

习 等高距:50米 山

陡 E 崖

A山顶

F 谷 G高 鞍部

山脊 C 低250米 150米 50米

B高

等高线 缓 稀疏 坡

自己发现,让学 生总结,多给学 生创造机会,通 山峰:山的最高部分,等高线数值 过学习的成功 最大的地方,等高线呈封闭的曲 感受学习的快 线,数值内大外小. 乐,学生学得愉 山脊:山岭的顶部,呈线状延伸, 快,老师教得轻 等高线弯曲的部分向低处凸出. 松。 理解识记: 山谷:山脊之间低洼的部分,也呈 线状延伸.等高线弯曲的部分向高 处凸出.

山峰:山的最高部分,等高线数值最大的地方, 鞍部: 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下的部 等高线呈封闭的曲线,数值内大外小. 分,类似马鞍,因此得名.由一对 山脊:山岭的顶部,呈线状延伸,等高线弯曲的 等高线组成的中间部分. 部分向低处凸出. 山谷:山脊之间低洼的部分,也呈线状延伸.等 陡崖: 近于垂直的山坡, 又称峭壁. 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高线弯曲的部分向高处凸出. 鞍部: 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下的部分, 类似马鞍, 因此得名.由一对等高线组成的中间部分. 陡崖:近于垂直的山坡,又称峭壁.多条等高线 重叠的地方. 【完成课本 P34“活动”。 【指导阅读】课本 “分层设色地形图”提问: 思考理解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定义。 比较一下这幅地图与我们所讲的等高线地形图 思考了解: 分层设色地形图立体感 有什么不同?什么叫分层设色地形图?陆地部 强, 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面的高 分,海拔多少?用什么颜色?表示什么地形 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 200m 以下用绿色,表示平原 看图:课本“分层设色地形图”,讲解:? 200~500 用浅绿色,表示盆地 200m 以下用绿色,表示平原 500~1000 用浅黄色,表示丘陵 200~500 用浅绿色,表示盆地 2000~3000 用深黄色,表示高原 500~1000 用浅黄色,表示丘陵 3000~5000 用棕黄色,表示山地 2000~3000 用深黄色,表示高原 3000~5000 用棕黄色,表示山地

追问 与探索

培养学生的探究思 考能力。

阅读 P35“地形剖面图”,了解地形剖面图的绘 制 拓展延伸

阅读了解了解地形剖面图的绘 制

培养学生的探究思 考能力。

本节知识小结海拔和相对高度

定义:含义 测量方法 换算方法 地形的概念

地梳理与小结

常见的地形类型

地形五种形态 五种地形的特点 等高线的含义

形 图等高线地形图

如何绘制等高线 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和特点认识 分层设

色地形图的绘制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当堂达标】

一、填空题

1 …… 此处隐藏:276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148464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