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说明书 >

2017年云南财经大学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702公共管理学考研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1-07
导读: 目录 2017年云南财经大学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702公共管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一) (2) 2017年云南财经大学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702公共管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二) (8) 2017年云南财经大学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702公共管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三

目录

2017年云南财经大学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702公共管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一) (2)

2017年云南财经大学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702公共管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二) (8)

2017年云南财经大学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702公共管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三) (17)

2017年云南财经大学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702公共管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四) (26)

2017年云南财经大学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702公共管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五) (35)

第1 页,共42 页

2017年云南财经大学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702公共管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一)

注意:①本试题所有答案应写在答题纸上,不必抄题,写清题号,写在试卷上不得分;

②答卷需用黑色笔(钢笔,签字笔,圆珠笔)书写,用铅笔、红色笔等其他颜色笔答题,

试题作废;

③答卷上不得做任何与答题无关的特殊符号或者标记,否则按零分处理;

④考试结束后试题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一、概念题

1.自下而上的政策执行模式

【答案】自下而上途径以组织中的个人(即参与政策过程的所有行动者)作为出发点,政策链条中的较低及最低层次被当作政策执行的基础;其强调政策或项目的成功与否依赖于参与执行项目的行动者的承诺与技巧。这一途径以韦瑟利和利普斯基的《基层官僚与制度创新》一文为代表。自下而上的研究途径缺乏一个统一的模式,其中有对照意义的是这样两个分支流派:一是以爱尔莫尔为代表的,在政府组织内部,从“草根”(基层)角度来探索政策执行的效率问题,学术界称之为“基层官员的权力观”;另一分支以约恩和波特为代表,彻底抛弃了传统官僚科层组织的执行观,从多元行动者的互动角度来研究政策的执行过程,学术界称之为“执行结构研究”。

2.政府

【答案】政府是一个国家为维护和实现特定的公共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组织。一般地,将政府称为第一部门。政府的主要特点包括:①它是现代社会中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主要提供者;②它由各种正式的公共机构(或组织)组成;

③它在提供物品(或服务)时一般并不以营利为目的:④通过合法地行使强制力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3.政策科学“三部曲”

【答案】叶海卡·德罗尔为政策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发表了被称为政策科学三部曲的著作,分析了管理科学与行为科学的局限性,提出的理论与观点成为政策科学的基本范式。其中,政策科学“三部曲”是指叶海卡·德罗尔从1968年至1971年间发表的三部政策科学著作,具体为:《公共政策制定检讨》(1968年)、《政策科学构想》(1971年)、《政策科学进展》(1971年)。

4.范米特与范霍恩的政策执行系统模型

【答案】范米特与范霍恩的政策执行系统模型是指在政策决定与政策效果这一转变过程之间存在许多影响二者的变量——既有系统本身的因素,也有系统环境的因素。具体来说,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六大因素,其互动状况会影响政策执行绩效。其中包括:①政策目标与标准;②政策资源;③组织间的沟通与强制行为;④执行机构的特性;⑤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⑥执行者偏好。总体看来,该模型吸收了许多政策执行模型的优点,将影响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都纳入了模型中。

第2 页,共42 页

但是不足之处在于,这六个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还不够明确,即为什么某一因素会直接或间接或根本不影响其他因素,这一点该模型并没有给予详细说明。

二、简答题

5.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达到政府服务品质的提升?

【答案】在现代社会中,产品(服务)的质量是组织生存的重要因素,是创造产品附加值的重要元素,也是组织竞争优势的核心所在。

(1)实现提升政府品质的途径一一全面质量管理

提升产品质量已成为全世界政府及企业的热门话题,需要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实现。全面质量管理(TQM)}是应用人力资源管理与发展的方法,针对组织运作的过程加以改良,致力于组织目标的实现,以及顾客需求的满足。TQM主要是指组织整体的发展过程,亦即,这个过程必须被卜层管理者所接受与支持,并汇集全体人员的努力,通过组织的每一个界面加以贯彻。TQM的本质在十使组织全体成员均能深深地投入,并赋予其活动以持续性地改善产品与服务的品质,进而追求顾客的满意。

全面质量代表着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运作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

①价值观点:着眼于长期,以顾客的满足为中心;

②管理态度:员工是宝贵资源,更是重要顾客;

③组织文化:重视集体成就,培养员工能力,追求顾客至上;

④关注重点:组织所有活动;

⑤资源管理:以品质管理系统持续改善工作的质量;

⑥问题解决:团队处理;

⑦工作设计:强调弹性与创新;

③绩效评估:重视团队目标,由顾客、同事与领导共同考评;

⑨沟通方式:多向沟通;

⑩薪资设计:针对团队表现,物质与精神并重;

(2)全面质量管理的运作

组织如何运作,特别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造就质量的文化,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高层人员的领导与支持。高层人员必须直接积极的投入,为建立一个致力于质量改进的环境而努力;

②通过战略性规划,促进组织集体改善质量的持续性努力;

③以顾客为导向,了解内外顾客的需求;

④通过教育与训练,促进对质量的价值共识;

⑤组织中的政策、规则及流程是用来协助成员更」偷决地有效工作的,充分给每一个成员授能;

⑥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及沟通;

第3 页,共42 页

⑦强调团队合作;

⑧肯定和赞赏个人和团队的工作绩效;

⑨高度的土气;

⑩强调事先的预防而非事后的检测,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

6.你是如何理解公共利益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的?

【答案】(1)一般来讲,公共利益是具有社会分享性的、为人们生存、享受和发展所需的资源和条件。在公共利益的体系中,既存在着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的公共利益,也存在着完全自愿性分享,以及自愿性分享与强制性分享并存等多种形式的公共利益。

而公共管理从本质上讲是国家目的之一的国家作用和活动。国家目的,具体而言是指公共利益,政府具有促进和实现公共利益的义务和责任,这是公共管理区别于私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

(2)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中的核心目标。具体而言,公共利益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

①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行动的出发点。当代公共管理的一个核心议题便在于保证政府及其管理者能够代表并回应公共利益,这也是民主政治存在的价值。

②确保公共利益的增进和分配是公共管理的根本目的。在公平正义理念指引下的公共性,就是要有效地增进和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

③公共利益是公共部门存在的合法性基础。社会公共需要决定了现代政府应当是责任政府。政府有责任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社会公共需要决定了政府的责任范围,也决定了政府的职能、活动范围与活动方式。

④公共利益的边界是约束政府利益扩张的保障。可将公共利益的内涵定义在国防、外交、法律等事关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范围内,而把国家重点扶持的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特殊情况下”的“社会公共利益需要”。公共利益是政府 …… 此处隐藏:171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17年云南财经大学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702公共管理学考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148464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