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说明书 >

学前教育学重点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1-13
导读: 第一节、学前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1、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前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专门研究0-入学前儿童教育问题,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科学。 1学前家庭教育的特征:领先性、长久性、2、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 2学前社会教育的特征:

第一节、学前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1、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前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专门研究0-入学前儿童教育问题,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科学。

1学前家庭教育的特征:领先性、长久性、2、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

2学前社会教育的特征:群体性、目标性、单独性、随意性、随机性○

计划性、多样性

3、学前教育学的特点: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第二节、国外学前教育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一、学前理论的孕育阶段(原始社会-16世纪)

(一)柏拉图《理想国》、《法律篇》中包含了许多关于学前教育的主张,标志着学前教育公共教育思想的地位

(二)亚里士多德 第一次退出划分年龄阶段的问题,以七年分为一个阶段

(三)昆体良 注重语言的发展,强调周围环境对儿童最初观念形成的重大影响

二、学前理论的萌芽阶段(17世纪-19世纪初)

(一)夸美纽斯 捷克教育学家 1、《大教学论》2、《母育学校》是夸美纽斯为父母们编写的一本儿童教育手册,是历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的专著,该书集中阐述了他的学前教育思想3、《世界图解》是夸美纽斯根据“通过眼见耳闻来学习”的观点编写的带有插图的教科书,是直接放到儿童手里的读物

(二)卢梭 法国教育家,教育名著是《爱弥儿》,读书以人、自然成长发展的“自然教育”为基础。

教育主张是:1、提倡自然教育2、教育应注重儿童精神的存在3、特别重视感官训练

贡献:1、“儿童的发现”2、强调教育应尊重自然,反对揠苗助长

(三)裴斯泰罗齐 瑞士民主主义教育家,被誉为“孤儿教育之父”和“贫民教育家”

学前教育论述:1、非常重视学前教育2、幼儿教育论就是家庭教育论

3、提出直观教学的思想4、强调儿童身体、智力和道德的发展

(四)罗伯特·欧文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代表作《新社会观》。欧文相信,人格是通过环境而形成的,并想用幼儿学校的实验来证明。建立“性格形成新学院”。

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初创阶段(19世纪中期)

福禄贝尔 德国著名教育家,在研究学前公共教育问题和划分学前教育方面起很大的作用。1840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幼儿园之父”、“近代幼儿社会教育理论的奠基人”

(一)学前教育思想:1、学前教育应适应儿童的发展2、学前教育是循环渐进的过程3、学前教育应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4、游戏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二)学前教育方法:1、在自主活动中发展2、在快乐游戏中发展:在教育史上是第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系统地把游戏活动列入教育历程中的教育家3、在操作恩物中发展:恩物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

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命名为恩物即意为“神恩赐儿童的玩具”,是根据自然界的法则、性质、形状等用简易明白的物体制成,作为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初步训练,恩物共有20种。4、在耕作园地中发展:福禄贝尔认为,幼儿园应该为孩子开辟可以耕作和种植的园地,以作为教育的实验基地,包括集体和个人园地。

四、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的多样化阶段(19世纪后期-20世纪中期)

(一)杜威的学前教育理论:杜威 1896年创立了第一所实验学校,开始实施其教育思想。提出了著名的“儿童中心论”,教育观是:1、教育即生长2、教育即生活3、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二)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是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女性。

代表作《儿童的发现》、《教育人类学》、《蒙台梭利教学法》、《童年的秘密》、《吸收的心智》

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创设“儿童之家”,招收3-6岁的幼儿,并创立了蒙台梭利教育机制。

1、基本教育思想:发现儿童,按照儿童自身的发展规律自由发展的原则。

2、学前教育理论:(1)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2)儿童具有吸收的心智(3)儿童具有成长的敏感期(4)科学的教育应尊重儿童自由发展的权利

▲3、蒙台梭利法:蒙台梭利为了实现她的教育思想,根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通过教育实践,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系统的教育方法

——即著名的蒙台梭利法。这个方法由三部分组成:有准备的环境。消极的教师和科学的教具。

蒙台梭利教学法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教具”。

4、要使蒙氏教法在我国有生命化,最主要的是要将其“中国化”:现阶段要注意:教育内容、班级组织形式。

(三)、皮亚杰的学前教育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近几十年来对幼儿教育影响最大的理论。作为幼儿心理特征的自我中心论和泛灵论等是由于皮亚杰的研究而为世人知晓。

学前教育思想:1、提出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说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动思维阶段(2-7岁)-具体运动阶段(7-11岁)-形式运算思维阶段2、重视儿童的智慧发展问题3、强调活动的重要性4、强调兴趣和需要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价值

皮亚杰提出了“发现式教学法”

(四)维果斯基的学前教育理论:维果斯基(1896-1934)苏联早期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建构

学前教育观:1、社会文化是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2、语言是促进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工具3、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是通过“内化”机制实现的4、提出了著名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五)格塞尔的成熟发展理论: 1915年,创办了“格塞尔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在这里,他编制了一个当时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测量婴幼儿行为(从出生至5岁儿童)发展的量表——耶鲁量表(格塞尔量表)。

他是第一个采用摄影技术及通过一单向玻璃镜进行观察的研究者,并提出了著名的成熟发展理论。

1、成熟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顺序模式展开的过程,而这个模式是由机体的成熟预先决定和表现的。所有儿童都按照这样的顺序发展,但发展速度则由每个儿童的遗传类型来决定的。环境和教育虽然会对儿童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但它们不是发展的主要原因,只是给发展提供了适当的时机而已,成熟则是儿童发展中的主导因素。

2、成熟发展理论对学前教育的贡献:(1)学前教育应建立在儿童身心成熟的基础之上,循序渐进(2)学前教育应考虑到儿童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3)量表提供的年龄常模为儿童行为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依据

(六)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

社会学习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影响:1、重视个人和环境因素对儿童学习的影响2、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3、正确运用奖惩方式

五、现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阶段(20世纪中期-至今)

第三节、中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记发展阶段>

一、学前教育理论的孕育阶段(1840年前)

二、学前教育理论的萌芽阶段(1840-1903)

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阶段(1903-1949)

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葵卯学制):是我国第一个在全国颁布实施的学制,它第一次将学前教育列入学制系统,并以国家学制的形式确定了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

1903年9月,我国第一所官方开办的学前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在武昌创办,从此开始了中国学前公共教育的发展之路

(一)康有为《大同书》首次提出应当政府对儿童进行“公养人而公教之”的原则 他是我国第一个论述公共教育主张的人

(二)蔡元培 第一任教育部长

学前教育思想:1、彻底的幼儿公育思想2、 …… 此处隐藏:814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学前教育学重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148456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