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高校大学生价值观问题研究(2)
作为一个哲学研究者,本文力图从哲学角度,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入手,
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及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论及关于矛盾的特殊性理论出发,对当今高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多元化价值观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从大学生多元化价值观与社会环境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出发,分析价值观形成和变化的各种因素,寻求发展规律,探索教育方法,为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重构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总而言之,对大学生价值观问题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从理论上看,可以进一步深化价值观教育的理论研究,进而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从现实意义看,有助于丰富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创新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从而提高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大学生价值观问题研究现状
价值观问题是一个世界性课题。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
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一@无论在什么国家,什么社会,价值观问题都是最热门的课题之一。由于价值观问题的复杂性,不同学科乃至同一学科的不同学者都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研究。一般来说,在学术界大致认为有三种研究取向,即文化、社会、个体。而这三种研究取向在研究的角度、研究内容的选择和研究方法等各方面都有不同的侧重。从文化方面研究的多数以国家、民族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文化积淀作为研究背景,从这个文化大背景中分析梳理出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因素。从社会方向研究的主要是以研究人类社会的各项因素如政治、经济、地域及文化特点等,以时代变迁或社会体制的变革等社会因素来考察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个体研究者主要以个体本身的因素来考虑个人影响,如个人的需要,生活历程,母王庆武,王芳,经济全球化背景: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理性分析哪,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l期。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l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70页。
个性特色等来研究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及影响。①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价值观问题就成为我国研究的重要课题,相关的研
究成果很多。而其中关于青少年价值观的研究占到近半数,尤其是关于大学生价值观的研究占到了总数的三分之一,已经成为近年来价值观研究的热点。价值观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学、法律等学科都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在八十年代未九十年代初,大学生价值观研究主要以批判个人主义,号召集体主义为主。在改革开放中,外国思潮涌入,参差不齐的思想导致个人主义抬头,腐朽思想传播较快,尤其是在文化思想改革最前沿的大学生中,负面影响较重。因此,这一时期的价值观研究主要是批判为特色,在批判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当时的研究成果主要代表有1990年第4期的《教学与研究》的《冲击、反思、转机一一“当代大学生与现代西方哲学思潮"访谈录》,1991年第3期《高等教育研究》上发表的<浅析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渗透和影响》,以及1991年第3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上发表的《论西方反理性主义哲学对我国大学生的影响》。从九十年代中期以后至今,社会主义体制逐步建立,改革开放日益加深,针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多样化,多角度的研究形势开始建立。理论分析类成果如:《:躁动的百年一一20世纪的教育历程》(陆有铨,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人生哲学导论》(宋希仁,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1990年第4期的《教学与研究》的《冲击、反思、转机一一“当代大学生与现代西方哲学思潮’’访谈录》、‘试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陈新华,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7期)、《: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构建》(包昆荣,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年第4期)等。通过实例研究得出的成果如《成长的中国一一当代中国青年的国家民族意识研究》(房宁、王炳权、马利军著,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还有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河北理工学院王绍玉教授共同承担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转型期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及其整合对策研究》课题组完成子项目成果《新学子:当代大学生研究报告》(郗杰英主编,文心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
从研究的方法来看,其形式方法呈多样化。迈克 邦德在其《中国人的价值
观》一文中提出,在中国人的价值观研究中已有多种方法被采用,比如故事内容分析。金盛华、辛志勇,中国人价值观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法、学校公用课本分析法、主题统觉测验、自陈问卷等。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从哲学思维角度进行分析,一种是从实例调查入手,进行实例分析。从哲学思维角度分析的,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理论研究方法,注重理论根据及学说的可靠性研究。而实例分析研究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单纯研究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内容、专注于大学生价值观演变发展的趋势研究、对大学生单个群体所具有的价值观的特点进行分析、对各种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内外因进行分析。在不同的时期,研究的重点也有不同。
总的看来,大学生价值观的研究现状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现有的
资料积累及选择的研究角度都比较多,但是从哲学角度进行深度学理分析的相对较少。一些研究工作往往流于表面,缺乏长期的系统的深入探讨,所以研究者很难去提出科学的、有效的、针对性强的价值观教育方法和手段。但是不管怎样,这些研究成果的贡献都是不可轻视的,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不可或缺的基础和阶梯。今后的任何探究,都不可能跳过这些成果而进行。而其中存在的问题,则为我们进一步的求索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价值与价值观
关于什么是价值的问题,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有些学者从纯主观主义出发,
看到了价值的主体内容,但忽视了价值的客观基础;有的学者从纯客观主义出发,把价值等同于对象或客体的属性和功能本身,这两种观念都没有正确把握价值与事实的内在关系。马克思在《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①价值是人类实践创造的客体对主体的一种效用关系,是客体对主体的一种满足。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价值产生和存在于主体和客体的互动关系中,主体是价值的体现者,客体是价值的载体,而实践是价值的确定者。
“价值观念一一词表现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意义。人们对价值问题的认识即
“价值论’;人们对某物对某主体是否有某种价值关系的认识称之为价值认识;主体对自身利益、需要的意识即价值追求。价值观念是对价值关系的一种评价性反应,它是关于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思想以及意识的总和。价值观念的一般结构和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5个方面:对主体的定位和自我意识;对社会结构和秩序的观念;对社会规范的态度;对首位价值的认定;对价值实践行为手段的态度和选择。任何价值观念都是对某种现实价值关系的一种主观反映。但是,它却不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反映形式上,而是一种评价性的反映,是一种价值尺度。他对每一个个体以至社会群体活动起着潜在的或公开的价值定向作用,是价值标准和价值追求 …… 此处隐藏:269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幼儿教育]【完整版】2019-2025年中国药物发现外
- [幼儿教育]2018-2019年初中信息技术广东初一竞赛
- [幼儿教育]最新外研版(一起)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
- [幼儿教育]农业推广与创新管理专业 -中农大毕业论
- [幼儿教育]2017-2022年中国更年期用药行业市场深
- [幼儿教育]数学1.1.2第1课时棱柱、棱锥和棱台的结
- [幼儿教育]二年级群文阅读课例欣赏
- [幼儿教育]2010-2015年中国保险行业投资分析及深
- [幼儿教育]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一课时
- [幼儿教育]巧用文本,让表达在言语中绽放论文
- [幼儿教育]中学生百科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 [幼儿教育]八大菜系英文简介
- [幼儿教育]中国男装牛仔裤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
- [幼儿教育]远程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在银行的应用
- [幼儿教育]光纤光缆制造工艺及设备
- [幼儿教育]国家安全法试题及答案
- [幼儿教育]2011高中提前招生及竞赛试题(物理卷1)
- [幼儿教育]宁夏第三产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和技术
- [幼儿教育]中兴通讯 ME3000模块用户硬件设计手册_
- [幼儿教育]紫外线灯管的辐照强度问题
- 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和历史教训浅析
- 人工智能导论实验报告(学生)
- 思科ITE章考试原题及答案
- 《学习雷锋好榜样》主题班会教案
- 加油站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
- 剖析社保卡管理系统
- 2017-2018年影视剧新媒体版权运营行业
- 2017-2018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一上学期
- 2019最新高中数学 第三章 3.2.1 几类不
- 2011-2015年中国基酸市场调查及行业前
- 人教版新课标选修八Unit 1 课件Warming
- 郭溪燎原小学辅导学生记录表
- 教师资格证统考综合素质写作秘笈
- 国外校园绿色建筑研究方向与建设实践
- 15.1 动物运动的方式 课件(北师大版八
- 民用飞机空调系统
- 长安侠文化传统与唐诗的任侠主题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名词解释
- 11金本《保险学概论》复习资料
- 民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专业施工图图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