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高中教育 >

感性生活的彰显与理性意义的建构_2010年短篇小说创作巡礼(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5
导读: 个生命来疗救另一个生命的做派,显然违 背了现代社会的基本伦理。周瑄璞的《隐藏 的力量》以一种科幻式的思维,通过跟踪定 位的方式,揭示了一位都市女性不为人知 的隐秘生活。尽管作者在叙述视角的控制 上还存在着

个生命来疗救另一个生命的做派,显然违

背了现代社会的基本伦理。周瑄璞的《隐藏

的力量》以一种科幻式的思维,通过跟踪定

位的方式,揭示了一位都市女性不为人知

的隐秘生活。尽管作者在叙述视角的控制

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是,它含蓄地呈现

了现代都市生活的斑驳和诡谲。

应该说,在本年度的短篇创作中,具有

一定探索意味的作品还有不少,像于坚的《赤裸着晚餐》、娜彧的《开门》、河西的《渡僧》、李约热的《问魂》、葛亮的《英珠》、吕先

觉的《下河打狼》等等,都以不同的方式深

入到某种荒诞或尴尬的生存状态,展示了

现代人的特殊困境。但是,这些作品或在细

小说形势分析

025

贰零壹壹年第壹期

节处理上,或在结构设置上,或在意蕴传达

中,都多少存在着一些不足。

对现实秩序进行必要的思考与反省,展示创作主体对生存现状或历史记忆的审

视姿态,一直是很多作家自觉追求的叙事

目标。在这个方面,就我们的阅读视野而

言,像肖勤的《金宝》、毕亮的《铁风筝》、刘

永涛的《银灰色的草原》、王芸的《红袍甲》、于晓威的《天气很好》、晓苏的《暗恋者》、傅

博的《城里的猫》、须一瓜的《毛毛虫》、赵本

夫的《洛女》、尤凤伟的《空白》、石舒清的《低保》、郭文斌的《寒衣》等等,都是2010年

度值得关注的短篇。

肖勤的《金宝》是一篇耐人寻味的短篇。郑老四家的独生子金宝,是整个县城都

难觅的英俊青年,不料却得上了痴病。由于

金宝意外地卷入一场凶杀案,一时鬼迷心

窍的父亲郑老四,便贪婪地讹上了小镇的

派出所和政府,继而又被人教唆,迅速陷入

一种欲罢不能的怪圈。在一次又一次讹诈

成功之后,郑老四并没有洋洋得意。尤其是

看到派出所所长李春因此调动成为泡影,不久又被调到更偏远的山区,郑老四的内

心很痛苦,以至于“一看到李春就心里打

憷”,“每个人心里都有杆秤,郑老四也有,而且这秤绝对半个星子的误差都没有——

但郑老四只能在心头默认这结果,绝不能

也不会说出来。”尽管郑老四还想在那个怪

圈里死拚硬撑,结果却导致儿子金宝旧病

复发,他也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罪孽而一

头栽倒在地。贪婪让他成为别人的黑手,贪

婪也剥夺了他的所有希望。小说在一种因

果报应的逻辑思维中,生动地再现了山村

百姓狭隘、刁钻的心性,同时也对贪婪而无

知的人性进行了戏谑性的鞭笞。类似的短

篇,还有石舒清的《低保》。它着眼于乡村底

层的权力意志,让村长手头的低保名单成为“人治”意愿的法码,从而导致了小集权社会的自觉形成,也反映了当下乡村社会结构中的权力症结。

毕亮的《铁风筝》是一个有关救赎的故事,既包含了他救,亦包含了自救。曾经身为特警的马迟,在一次缉捕银行抢劫犯中射杀了杨沫的丈夫,而杨沫的丈夫之所以打劫,是为了给双目失明的儿子治病。几年之后,无法摆脱伦理重负的马迟,毅然放弃了已有的女友,开始小心翼翼进入这个深受伤害的家庭,实施自己的救赎计划。但在具体的叙述中,作者并没有直接表达救赎的主题,而是通过马迟与杨沫的一次次交往,以及马迟内心的自我纠结,巧妙而含蓄地传达了救赎的双重意愿。刘永涛的《银灰色的草原》也以异常温馨的笔触,通过李尘对弟媳的一次特殊探望,讲述了一对汉人母子在哈萨克牧民中的温暖生活。因为弟弟的猝然离世,李尘希望接回弟媳和侄儿,但遭到他们的拒绝。对于弟媳和侄儿来说,草原是他们灵魂的栖息之地,哈萨克族特有的文化是他们精神的归依。当李尘再度深入草原深处,他所看到的,不只是弟媳和侄子的自由生活,还有哈萨克牧民们善良与诗意的生存方式。

王芸的《红袍甲》通过父子两代人对传统戏剧的不同理解,反映了文化的变迁和审美趣味的变化所导致的价值观念上的冲突。它既是对传统民粹的一次凭吊,也是对物欲现实的一次无奈的抗争。在父亲刘玉声的眼里,演戏是一种神圣的事业,与谋生无关,当儿子要借关公戏服去参加商业庆典时,刘玉声暴跳如雷,认为这是亵渎了“圣人戏”,致使父子冲突加剧。尽管后来病重的父亲与儿子握手言和,但感伤和无奈并没有从父亲的心中消失。于晓威的《天气很好》通过一种心理化的叙事,非常细腻地展现了何锦州被林光不断胁迫而犯罪的挣

026

扎过程。在这种艰难的挣扎中,他不想伤害朋友的义气,不想失去曾经的恋人,不想再陷罪恶的深渊,也不想让关心自己的警察老刘失望,于是,在跟随林光再次打劫之时,他选择了报警。令他意外的是,老刘却因为“嫖娼”被停职审察。生活是如此的无奈,一切都如此的不可掌控,何锦州只好面对寒冷的雪天,一次次重复着“天气很好”,以此来排遣心中的迷惑。

晓苏的《暗恋者》通过大学老师傅理石与进修学生李柔的暧昧关系,讲述了师生之间的不伦之恋。由于李柔太像当年自己的中学老师、暗恋对象温如娟了,所以傅理石总是寻找各种借口,不可遏止地接近李柔,而李柔之所以从南昌来到武汉进修,也完全是因为自己与学生王川之间的师生之恋。傅理石与温如娟、李柔与王川、傅理石与李柔,这三对师生之间的隐秘情感,环环相扣,又纷乱交叉,构成了一种奇特的叙事结构。傅博的《城里的猫》围绕着一只突出其来的老鼠,对城里的猫与乡村的猫进行了饶有意味的比较式叙述,当然,在叙述的背后,凸现出来的依然是人心。郝嫂的财喜在安娜娜家里所受的屈辱,其实也是当今的底层人在上层社会里常常受到的伤害。

同样值得一读的,还有尤凤伟的《空白》。它围绕着一段录像带中的“空白”,撕开了隐秘的官场秩序,从而让“被录者”局长与“录像者”秘书之间,因信任危机而出现了各种微妙的冲突,尽管这种冲突最终被巧妙的化解,但是,每一个当事人都经历了一次如履薄冰的惊魂体验。须一瓜的《毛毛虫》则以回忆性的笔触,反思了文革时期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关系,这种关系就像院子里时常掉落的毛毛虫,让人胆战心惊却又猝不及防。赵本夫的《洛女》通过拾荒老人对捡拾而来的洛女的抚爱,在一种传奇性的叙述中,展示了洛女耐人寻味的个性。鲁敏的《铁血信鸽》试图重审一种肉体与精神的关系,虽然作者在叙述上没能很好地克服理念化的痕迹,但仍然展示了当代人对理想生存的一种向往。

洪治纲暨南大学中文系

陈霄暨南大学中文系

注释:

①王德胜:《回归感性意义——日常生活美学论纲之一》,《文艺争鸣》2010年第3期。

②关于此点,本人曾在《增量的文学现场与感性主义的兴起》(《文艺争鸣》2010年第8期)一文中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小说形势分析

027

…… 此处隐藏:104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感性生活的彰显与理性意义的建构_2010年短篇小说创作巡礼(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12908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