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高中教育 >

感性生活的彰显与理性意义的建构_2010年短篇小说创作巡礼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5
导读: 贰零壹壹年第壹期 近些年来,围绕着“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文艺理论界一直在试图重审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其中,让人尤为注意的是,不少学者开始明确强调感性的美学意义,甚至提出“新感性价值本体”,并以此作为“日常生活美学”的核心,其理由是:“在

贰零壹壹年第壹期

近些年来,围绕着“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文艺理论界一直在试图重审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其中,让人尤为注意的是,不少学者开始明确强调感性的美学意义,甚至提出“新感性价值本体”,并以此作为“日常生活美学”的核心,其理由是:“在当代,人的日常生活系于生活行动本身的实际发生和满足,而日常生活的美学趣味则决定于这种发生和满足之于人的实际生活的感性意义。对人而言,正是在感性意义的领域,日常生活才有其充分的美学阐释价值——日常生活审美化正是这一美学阐释价值的具体呈现。”①尽管我们对“日常生活审美化”所带来的诸多问题还存有疑虑,但是,就突出感性本体的美学价值而言,我们觉得颇有意义。

这种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的理性美学,确实无法有效地阐释越来越丰富的艺术发展。尤其是通过理性建构起来的各种自律性理论,正在成为艺术自身发展的羁绊。为此,从实用主义美学出发,重新梳理艺术和生活的关系,审视生活自身的感性价值,不失为一种更加灵活的思维。二是文学艺术的具体实践,也在向日常生活的感性层面不断倾斜,甚至在不同程度上自觉回避理性意义的深度建构。②尽管这种感性化的创作倾向,也存在着诸多的潜在危机,譬如崇尚后现代式的游戏思维,消解创作主体的自觉意识,推崇时尚化的惯性表达等等,但是,它并没有在本质上取消艺术创作的价值追问,而是将审美价值由原来单一的理性意义,进一步扩充到感性层面上来,即,让我们重新认识艺术作品的价值并非只是建立在作家深邃的思想之上,同样也建立在他们对日常生活的敏锐把握与精妙传达之中。换言之,捕捉、品味并有效传达生活自身的内在肌理,展示感性生命的丰富性和可能性,亦是艺术的审美价值之所在。

当然,要全面厘清感性本体的审美价值并非易事。因为它在回归生活本身的过程中,很容易滑入世俗主义甚至是庸俗主义的泥淖,使文学艺术越来越忽视对人类理想的关注,对形而上的存在境遇的叩问。因此,就文学而言,确认感性化写作的意义,不是完全回避作家的理性思考,也不是认同创作主体对现实生活的表象化复制,而是通过文本所呈现出来的种种情境和意味,确认创作主体的审美发现和感知能力,恢复文学应有的艺术灵性——因为太多的作品常常缺乏话语表达上应有的鲜活性和丰富性,只留下所谓的思想意义在“裸奔”。

我们之所以在此强调有关感性化的审美价值,是因为近些年来的短篇小说创作,也同样越来越重视对感性化生存的审美表达,越来越重视彰显生活本身的丰富肌理,

感性生活的彰显与理性意义的建构——2010年短篇小说创作巡礼

洪治纲陈霄

020

越来越强调普通平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内心感受。如果单纯地从形而上的角度来看,有些作品的内涵可能并不深刻,亦不见得丰厚,但是,它们在叙事上的灵动与鲜活,机智与精巧,以及对细微生活的敏锐捕捉,对生存况味的精心演绎,却让人回味再三。我们认为,这同样体现了作家的审美发现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甚至印证了“感性本体”的某种审美价值。

在2010年的短篇创作中,让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这样一批充满了感性化写作意味的作品。如苏童的《香草营》、铁凝的《春风夜》和《1956年的债务》、薛忆沩的《母亲》、洁尘的《酒吧》、迟子建的《五羊岭的万花筒》、王秀梅的《关于那只纸鸽子的后来》等等。这些短篇不见得有多么复杂的思想内涵,也不见得有多么丰富的人物性格,但是,作家在处理人物关系时,常常醉心于描摹各种微妙的心理状态,细腻而又鲜活地凸现那些难以言说的生存况味,从而使叙事在细微处见精神,在平庸中见人性。读这些作品,常让人想起奈保尔笔下的《米格尔大街》,或者汪曾祺笔下的“高邮”,虽然少了些风土人情,但同样的饱满,丰盈,感性,且耐人寻味。

苏童的《香草营》以一个婚外情的故事作为依托,巧妙地演绎了两个不同身份男人之间的内心之战。梁医生是一位颇有名气的主刀医生,又是市政协委员,显赫的社会身份使他和药剂师情人的约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难题。经过一番精心设计,他租下了香草营的一套房子作为约会之地,不料却被住在鸽棚里的房东小马悉知全情。于是梁医生迅速退租房子,引起了小马的高度不满。小马的不满在于,梁医生说好租住一年,结果只租了两个多月,所有房租只够他

更换了房内的热水器等设施,对方颇不讲

信用;而梁医生的郁闷在于,小马根本没有

说清自己会住在窗外的鸽棚里,不仅毁了

他与情人的关系,还将自己的隐私落在了

小马的手里。所以,当身患绝症的小马频频

要求见梁医生,梁医生以为小马的讹诈行

动已经开始,其实小马只是希望梁医生帮

助自己当上市里的信鸽协会秘书长。小说

的精彩之处,并不是梁医生对小马的误解,

而是误解里所包含的极为丰富的身份信息

和人格差异——它既使梁医生意识到底层

人群的精神魅力,亦让他重审了自己卑微

的灵魂。

铁凝的《春风夜》叙述了一对常年分居

的夫妻短暂的一次晤面,从头至尾都弥漫

着某种特殊的温馨。在叙事层面上,作者并

没有着力书写俞小荷的生活之苦,而是将

沉重的家庭负担分解成若干个信息碎片,

有机地置入夫妻相会的过程中。常年开着

货车奔波在外的王大学,患有严重的腰椎病;女儿在北京读书,费用不低;婆婆隔三

差五地来电话,要为七大姑五大姨“借钱”……这一切,都足以让当保姆的俞小荷

不堪重负,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心烦意躁,而

是整个身心都沉浸在与丈夫相会的幸福感里。因为种种原因,尽管他们无法相拥而眠

一夜,但是围绕着看病、吃饭等庸常事情的

交流,那种以沫相濡的体恤和关爱,却始终

回荡在人物的心里,也彰显了整个小说如

沐春风般的叙事韵味。作者的另一部短篇《1956年的债务》围绕着父亲数十年前的五

元钱债务,同样生动地演绎了万宝山父子

两代人的丰富心理。

薛忆沩的《母亲》动用了一种极为别致

的视角,叙述了一位中年女性隐秘而又无

助的情感危机。常年在外工作的丈夫,像时

钟般每周回来一次,随着家里铁门的金属

撞击声响起,团聚与分别都成了机械性的

生活循环。而一次偶然的小区活动,却让

小说形势分析

021

贰零壹壹年第壹期

“我”看到一对父女异常甜美的场景,尤其

是那位温文尔雅的年轻父亲,不仅让“我”

心中已消失多年的“羞涩”再度泛起,而且“那种绝望的羞涩令我疲惫的胸脯鼓胀起

来,令我窒息”。在这种无法遏止的幻觉冲

动下,“我”一次次窥探那位“父亲”,渴望与

他擦肩而过,犹如经历了“另一个星球的传

奇”。作者以极为细腻的笔触,缓缓呈现了

女主人内心深处的情感煎熬,它耽于幻想,止于理智,既是“我”对青春的一次凭吊,也

是“我”对幸福的另一种感悟。

与《母亲》不同,洁尘的《酒吧》则生动地再现了一群中年女性对于情感的排遣方

式。经历过海誓山盟,也经历过爱恨情仇,所谓的纯洁之爱,对于“我”、林朗和小夏来

说,似乎已成为遥远的往事。于是,两性之

间的游戏,成了她们打发情感生活的主要

手段;于是,酒吧里的嬉闹,成了她们填充

内心寂寞的暧昧之地。她们看起来没心没

肺,无所顾及,甚至带着些许的 …… 此处隐藏:289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感性生活的彰显与理性意义的建构_2010年短篇小说创作巡礼.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12908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