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外语考试 >

陕西省2012年中考历史考点解读(6)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29
导读: (4)和平解决 (中共态度)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谈判。 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5)意义 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

(4)和平解决 (中共态度)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谈判。 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5)意义 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着联合抗日新局面的到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6)认识 中国共产党具有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博大胸襟,中华民族有强大的凝聚力。

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西安事变等史实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答:通过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等事实,我们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以民族利益为重的政党;感受到张学良、杨虎城以国家危亡为已任的爱国主义精神。

陕西省2012年中考历史考点解读

七七事变

(1)经过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驻军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2)影响 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年12月,日军以极其残忍的手段,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30多万人。

反映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日本制造的种种罪行? 答:当前我们要时刻警惕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掩盖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情况、抹杀侵略事实的行径,警惕法西斯势力的复活。树立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信念。

年春,国民党军队在李宗仁的指挥下与日军在台儿庄展开激战,大败日军,消灭日军一万多人,是抗战以来重大胜利,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2)百团大战 (敌后战场) 1940年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史称“百团大战”,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

毁敌人的据点。它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答:这两次役是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分别领导的对日本法西斯的战役。中国军民发扬了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制定正确的战术,取得了重大的胜利,鼓舞了全国抗战军民,打击了日本法西斯嚣张的侵略气焰。

中共七大

(1)时间 1945年4月

地点 延安 (2)主要内容

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

17

国家)③新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

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3)意义 这次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大会,为争取

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如何正确评价党的七大的召开?

答: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从现实出发,召开的中共七大,解决了取得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策略和胜利后如何建国的问题。这是一次高瞻远瞩的会议,是一次适时而务实的会议。

抗战胜利

(1)抗战的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取得胜利。被日本统治达50年之久的台湾终于回归祖国。 (2)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

争的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抗日战争的胜利说明了什么?抗战胜利的最重要因素有哪些? 答: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取得的真正的反抗侵略的胜利。

中国人民英勇抗击、不怕牺牲全民抗战; 海外华侨的捐助;

国际反法西斯国家的援助

【认识启示】抗战胜利的启示有哪些? 1落后就要挨打,自尊必先自强。 2民族精神凝聚是民族强大的根本。 3和平发展是中国富强的必由之路。

4在民族面临重大挑战的面前,全民族的团结是战胜困难的法宝。

(1)背景 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蒋介石要独裁。 (2)目的 蒋介石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欺骗人民。中共为了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3)经过 1945年8月,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

陕西省2012年中考历史考点解读

(4)结果:1945到10月,签订《双十协定》。

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

④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通过公私合营,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后,鼓励发展民族工业。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总特征以及出现以上总特征的原因。

总特征:(1)比较落后的;

(2)发展短暂而曲折; (3)发展不平衡。

出现以上总特征的原因: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

3.推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有哪些?

有利因素:外来技术的引进;外来经济侵略的客观影响;政府开放的政策;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重大政治变革的推动;新式学校的创办以及教育制度的改革等。 不利因素:政府腐败、专制统治,不利于近代工业的发展;外来侵略的加深,特别是主权的进一步丧失,封建经济的阻碍;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管理经验缺乏等。

4.当时要顺利发展民族工业必须解决哪些问题?

(1)必须摆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才能独立发展。 (2)要增强科技力量,着眼于国际市场并扩大规模,以增强国际竞争力。 (3)排除旧思想、旧观念、旧风俗的影响

答:张謇作为一位清末的科举状元,能勇于退出官场转而兴办实业,既是其实业救国、振兴民族经济的爱国心使然,也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可以说,张謇的这种变化在当时的中国具有典型的时代

(3)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①中共中央正确的战略决策。 ②人民群众的支持。

③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④国民党军队士气低落,和国民党政府的腐朽。

1背景 《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直接在中国开矿设厂,进行经济掠夺。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兴办实业。 2目的 实业救国

3经过 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逐步成为一家规模较大的棉纺织企业。20世纪20年代濒临破产。他兴办实业的历程,成为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①从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我国出现一些民族工业的萌芽,但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

②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受到鼓舞;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 ③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18

陕西省2012年中考历史考点解读

意义,其创办实业的经历又成为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

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 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 (1)轮船、火车的出现 1.概况

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这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之一。

1880年开始修建,我国修建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

1880年,清政府在天津成立电报总局。 2.作用洋务运动 …… 此处隐藏:239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陕西省2012年中考历史考点解读(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11664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