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外语考试 >

陕西省2012年中考历史考点解读(5)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29
导读: ⑤1912年元旦,在南京正式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宣告中华民国成立;颁布了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方面的法令, 陕西省2012年中考历史考点解读 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

⑤1912年元旦,在南京正式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宣告中华民国成立;颁布了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方面的法令,

陕西省2012年中考历史考点解读

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取得胜利。武昌起义标志着辛亥革命的爆发。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4)局限性: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5)失败原因: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有发动群众,封建势力强大和帝国主义的干涉。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不充分。

为什么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答: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所以是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认识启示】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我们要学习他永不放弃的革命精神,继承他胸怀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我们要树立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和与时俱进、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如何正确评价辛亥革命?

答: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它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新文化运动

(1)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2)口号 “民主”与“科学”。

(4)主要内容

①前期: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②后期:歌颂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5)性质 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6)地位和作用 是我国近代历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的风暴。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

(7)认识: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我们应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民主科学的意识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认识启示】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民主”与“科学”这两面大旗? 答:“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臶,因此我们要增强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我们加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我们要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树立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世界观。 【归纳总结】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答: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都要本着“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原则,作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抛弃了优秀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末。不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敝帚自珍,我们的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必然受到不良影响。

1、特点:从学习技术到政治制度到思想,由表及里,急速推进,充满曲折艰辛。 2、方法:学习西方

3、艰难的原因:领导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帝国主义的干涉,国内封建势力的阻挠。 4、 经验与教训:寻找符合国情的道路;依靠

民众;对外开放。

5、 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与时俱进。 (1)导火线 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2)开始时间 1919年5月4日

14

陕西省2012年中考历史考点解读

(3)口号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曹汝霖等人。

(4)经过 运动重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斗争的主力由学生转向工人。

(5)结果 初步胜利。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6)性质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7)意义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8)五四精神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爱国学生时刻关心国家的前途、民族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今天应该如何发扬五四精神?

答:爱国主义是青年运动的旗臶,要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精神,就要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坚定信念;认识到只有把个人的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前途紧密结合起来,个人奋斗与集体奋斗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

①条件: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传播。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

组织基础:共产主义小组成立。

②时间:1921年7月。 ③地点:上海,(后)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 ④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⑤内容:党纲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党的中央机构,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 ⑥中共“一大”的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

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诞生给我们带来哪些认识? 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位是其在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打败国内外反动派,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历

15

史进程中形成的,这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

的历史选择。

北伐战争 1.国共首次合作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首次合作正式形成。 2.黄埔军校

① 概况:1924年5月,孙中山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设在广州附近的黄埔岛上,称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 ② 特点:黄埔军校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

③作用:黄埔军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3.北伐战争

①概况: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10万人正式出兵北伐。北伐战争直接打击的目标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三 股军阀势力。 ②胜利原因: a人民:广大工农的支持 b合作:国共首次合作为北伐提供了领导核 心。c军人:革命军人英勇善战,不畏牺牲。 (叶挺独立团)d方针:有很好的作战方针。 (集中兵力,各个歼敌) 4.失败原因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建立起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井冈山会师 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

意义:这次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8月1日也是我们的建军节。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927年,毛泽东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毛泽东和朱德井冈山会师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分南昌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同毛泽东会师。两支部队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4)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陕西省2012年中考历史考点解读

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 …… 此处隐藏:253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陕西省2012年中考历史考点解读(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11664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