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2年中考历史考点解读
陕西省2012年中考历史考点解读
陕西省2011年中
考 历史 考点解读
1
陕西省2012年中考历史考点解读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①(根本原因)铁器、牛耕的使用,封建经济兴起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确立封建制度,发展封建经济。
②各国争霸的现实压力,落后的秦国要变法图强。
2.目的 改革内政,富国强兵 3.时间 公元前356年。 4.特征 战国时期最彻底、影响最大的改革 5.内容 ①经济方面(富国):
a奖励生产 b承认土地私有(维护地主土地所有制) c统一度量衡 ②军事方面(强兵):奖励军功(打击旧贵族,受到阻力最大。)
③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 a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b推行县制(对后世政治制度影响最深远)
6.作用 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实现统一打下坚实的基础
【认识启示】商鞅变法的启示? 答:①符合潮流和国情的改革是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我们要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制定符合国情的政策
②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应克服阻力,坚持不懈
③商鞅开拓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思辨问答】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答: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变法符合地主阶级的要求,顺应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变法的成功,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统一六国打下基础。
【开放问答】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要学习商鞅哪些精神?
答:勇于创新、开拓的精神。
2
②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③长平之战后,六国再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
④秦王嬴政的个人才能 ⑵人物秦王嬴政 ⑶时间公元前221年 ⑷都城咸阳
⑸结果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⑹影响①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②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征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2.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政治: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地位至高无上。中央政府设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地方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由中央直接控制。
(2)经济:车同轨;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铜钱;统一度量衡。
(3)文化: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
范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4)思想: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 这一措施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
(5)军事:北御匈奴,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3、统一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有利于统一国家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加强军事的力量;有利于巩固民族的团结。 【思辨探究】如何客观评价秦始皇?
答:对秦始皇的评价要一分为二,既要肯定他的功劳,又要看到他的过失。秦始皇灭了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统一了文字、货币、车轨、度量衡,筑长城,修灵渠,这都是他的丰功伟绩。但他
实施暴行,刑法残酷,“焚书坑儒”等,这都是他的过失。
(1)政治:①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削弱侯国,颁布“推恩令”。(允许诸侯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
陕西省2012年中考历史考点解读
②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司隶校尉,地方设刺史。
(2)思想教育: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在长安设立太学,推行儒学教育。
(3)军事: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巩固西北边郡。
(4)民族关系、外交: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和西域各国的联系。
意义:汉武帝时,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2)评价汉武帝 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在位期间,实行许多重大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措施。由于他的统治,西汉王朝出现了政治、经济、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将西汉的统治推向鼎盛时期。
【总结归纳】如何看待汉武帝的大一统? 答: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使西汉达到鼎盛时期 【思辨探究】如何认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答:汉武帝“独尊儒术”政策,使儒家思想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多年的思想基础,在当时有利于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巩固。当然,但“独尊”的局面,禁锢了人们的头脑。
丝绸之路 (1)西域: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2)概况: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出使的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第二次则是为了加强同西域各国的友好交往。
(3)意义:①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②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2、西域都护的建立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总管西域事务。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丝绸之路
3
(1)形成时期:汉朝
(2)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
(3)作用:①对中外交往的作用:“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发展,至今还发挥着作用。
②对汉朝社会的影响:丰富了汉朝人民的社会生活,促进汉朝达到鼎盛时期 【开放问答】张骞的精神?
不畏艰险、勇于开拓、不辱使命、英勇顽强 【归纳拓展】如何看待丝绸之路?
答:丝绸之路的开辟是人类交通史上的奇迹,它架起了东西方之间友谊和文明的桥梁。至今这条“丝绸之路”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对当今的经济文化交流及西部大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仍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我们应很好地加以利用。 江南经济开发
南方补充了大量劳动力,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②南方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③南方战乱少,相对和平安定 ④南方政府采取有利政策
表现(1)农业:①开辟出大量湖田 ②把北方农作物的栽培、施肥、牛耕等先进技术与南方水田种植经验相结合,在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则种双季稻 ③新建许多水利设施
(2)手工业: ①织锦业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迅速发展起来 ②在冶铸业中,灌钢法的发明是冶炼技术的一大进步 ③江南的青瓷烧制技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④南方的造船技术很发达 (3)商业:
南方的商品经济得到初步发展,促进城市繁荣(建康城人口达到百万,是当时经济最活跃的一个都市) 【认识启示】江南经济开发的启示? 答:①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人才 ②要有安定、和平的社会环境 ③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④注重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⑤注重发挥当
地优势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成为趋势。
陕西省2012年中考历史考点解读
2.目的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3.主要措施
(1)迁都洛阳。494年,迁洛阳。
(2)推行学习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政策。孝文帝鼓励和提倡鲜卑人改 …… 此处隐藏:242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外语考试]管理学 第13章 沟通
- [外语考试]07、中高端客户销售流程--分类、筛选讲
- [外语考试]2015-2020年中国高筋饺子粉市场发展现
- [外语考试]“十三五”重点项目-汽车燃油表生产建
- [外语考试]雅培奶粉培乐系列适用年龄及特点
- [外语考试]九三学社入社申请人调查问卷
- [外语考试]等级薪酬体系职等职级表
- [外语考试]货物买卖合同纠纷起诉状(范本一)
- [外语考试]青海省实施消防法办法
- [外语考试]公交车语音自动报站系统的设计第3稿11
- [外语考试]logistic回归模型在ROC分析中的应用
- [外语考试]2017-2021年中国隔膜泵行业发展研究与
- [外语考试]神经内科下半年专科考试及答案
- [外语考试]园林景观设计规范标准
- [外语考试]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合欢树习
- [外语考试]分布式发电及微网运行控制技术应用
- [外语考试]三人行历史学笔记:中世纪人文主义思想
- [外语考试]2010届高考复习5年高考3年联考精品历史
- [外语考试]挖掘机驾驶员安全生产责任书
- [外语考试]某211高校MBA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
- 用三层交换机实现大中型企业VLAN方案
- 斯格配套系种猪饲养管理
- 涂层测厚仪厂家直销
- 研究生学校排行榜
- 鄱阳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 医学基础知识试题库
- 2010山西省高考历年语文试卷精选考试技
- 脉冲宽度法测量电容
- 谈高职院校ESP教师的角色调整问题
- 低压配电网电力线载波通信相关技术研究
- 余额宝和城市商业银行的转型研究
-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
- 气候突变的定义和检测方法
- 财经大学基坑开挖应急预案
- 高大支模架培训演示
- 一种改进的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 2-3-鼎视通核心人员薪酬股权激励管理手
- 我国电阻焊设备和工艺的应用现状与发展
- MTK手机基本功能覆盖测试案例
- 七年级地理教学课件上册第四章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