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2年中考历史考点解读(2)
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了边疆各族的发展和对外交往的繁荣。在他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认识启示】“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给我们带来那些启示?
答:重视人才、重视民众或百姓的利益是社会稳定、国家兴旺繁盛的重要条件。以德治民、以德治国是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陕西省2012年中考历史考点解读
唐太宗的所作所为虽是为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服务,但合乎潮流,顺乎民意。
“开元盛世”
当政期间,在政治、经济方面继承唐初以来的制度和措施。选拔贤才,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武则天的统治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奠定了基础。史称其统治有“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贞观遗风”)。 2.“开元盛世”
唐玄宗重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
“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被誉为“开元盛世”。 (4)唐蕃相约盟誓,互不侵犯。(“唐蕃会盟碑”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
,成为汉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 【认识启示】唐朝民族关系的发展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答: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密切联系,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事实,我们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是各族人民长期开发、共同建设的结果,是各族之间友好交融的结果。应坚持民族团结、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
行交流的使团。日本共派遣唐使13次到中国学习交流。
【总结归纳】唐朝前期繁荣局面形成的原对日本的影响: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因? 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以及生活习俗等带1、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重视回本国,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了百姓的利益,政治清明。 深远影响。 2、重视制度创新,并保持政策的一贯性和3.鉴真东渡 连续性。 ①唐玄宗时,为弘扬佛法,鉴真六次东渡日3、重视人才,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本最后终于成功。鉴真除讲授佛经,还详细介4、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绍中国的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5.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融合团结。 绘画等技术知识. 6.开放的对外政策,注重与其它地区的交
②历史作用: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流、学习。 出的贡献。 4.玄奘西行 ①玄奘是唐朝高僧,唐太宗时,为了求取佛唐政府采取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 经精义,他历尽艰险西行佛教圣地天竺(古印2.唐代开明平等的民族关系体现 度)求佛取经。 1、唐太宗被西北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 玄奘还把自己西行途中的见闻口述下来,由(唐太宗表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弟子整理成书,
这就是著名的《大唐西域记》 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②历史作用: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3.唐与吐蕃的交往 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⑴吐蕃居住在青藏高原,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绍到中国的人,促进中印文化交流。
⑵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首领松
赞干布。 松赞干布是吐蕃历史上杰出的政治【认识启示】唐朝中外交流给我们带来哪些家(首领) 启示? 文成公主入藏意义: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中外交流促进双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我们要化的发展与进步,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坚持对外开放基本础 国策,加强国际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提⑶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出嫁吐蕃赞普尺带珠升综合国力,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丹,唐玄宗时,尺带珠丹上书称唐蕃“和同为【开放问答】我们可以从鉴真、玄奘哪些精一家” 神?
5
陕西省2012年中考历史考点解读
答:学习他们历尽艰辛矢志不移的顽强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在宋代完成。“苏湖熟,天下足”说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2.宋代经济的发展
原因 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政府采取措施。 表现:
(1)农业: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 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2)手工业:①煤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 ②宋代铁产量大致相当于18世纪欧洲各国产量的总和
③陶瓷制造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瓷器制作精美,成为畅销世界市场的产品,中国因此被誉为“瓷之国”。
④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3)商业:①城镇兴起,城市商业繁荣 ②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③住宅区和商业区无严格的区分,商业活动没有时间的限制,有专门的市场 (4)海外贸易:①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并设有“蕃市”、“蕃学”②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③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宋代同治阶层主要包括皇室、官僚、地主。宋朝开国后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地主占有大量田地,靠剥削佃户为生。宋代大部分官营、私营的手工业作坊都使用雇佣工匠。 (2)乡村生活
宋朝绝大部分人口居住在乡村。 民间传统节日很多,其中最受百姓重视的是元旦、寒食、冬至三大节。 (3)城市风貌
宋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大幅度增
6
加。宋代政府将居住在城镇的非农业人户编
定为坊郭户,依据拥有房屋等财产的多少分为十等,单独管理。
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叫瓦舍。
瓦舍的出现意味着都市的文化生活愈加丰富多彩,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欣赏趣味。
①铁木真是蒙古族杰出首领。1206年,完成蒙古统一大业,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②建立蒙古政权,实行军政合一的国家体制,创制了蒙古族通行的文字。
2.忽必烈建立元朝 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在1271年,正式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即元世祖。1279年,元军消灭南宋,统一全国。 3.忽必烈(汉化)改革
内容;①政治:效仿中原王朝,建立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进行有效的统治。
:②经济:忽必烈推行重农政策,设
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司农司”,编写《农桑辑要》。
意义:忽必烈改革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巩固和发展了我国多民族国家。 4.元朝的民族关系 ①元朝民族关系:
一方面:实施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
另一方面:由于元朝的统一及汉化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的表现:各民族长期杂居,进入中原的契丹人、女真人等与汉族融合; 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与汉族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文化上,接受中原先进文化(提倡儒学,中央设立国子学)。
;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提高;航海图和罗盘针的使用;郑和有卓越的组织和指挥才能。 2.目的 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3.时间 1405—1433年
4.经过 郑和前后七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陕西省2012年中考历史考点解读
5.影响
(1)是世界航海史 …… 此处隐藏:259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外语考试]管理学 第13章 沟通
- [外语考试]07、中高端客户销售流程--分类、筛选讲
- [外语考试]2015-2020年中国高筋饺子粉市场发展现
- [外语考试]“十三五”重点项目-汽车燃油表生产建
- [外语考试]雅培奶粉培乐系列适用年龄及特点
- [外语考试]九三学社入社申请人调查问卷
- [外语考试]等级薪酬体系职等职级表
- [外语考试]货物买卖合同纠纷起诉状(范本一)
- [外语考试]青海省实施消防法办法
- [外语考试]公交车语音自动报站系统的设计第3稿11
- [外语考试]logistic回归模型在ROC分析中的应用
- [外语考试]2017-2021年中国隔膜泵行业发展研究与
- [外语考试]神经内科下半年专科考试及答案
- [外语考试]园林景观设计规范标准
- [外语考试]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合欢树习
- [外语考试]分布式发电及微网运行控制技术应用
- [外语考试]三人行历史学笔记:中世纪人文主义思想
- [外语考试]2010届高考复习5年高考3年联考精品历史
- [外语考试]挖掘机驾驶员安全生产责任书
- [外语考试]某211高校MBA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
- 用三层交换机实现大中型企业VLAN方案
- 斯格配套系种猪饲养管理
- 涂层测厚仪厂家直销
- 研究生学校排行榜
- 鄱阳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 医学基础知识试题库
- 2010山西省高考历年语文试卷精选考试技
- 脉冲宽度法测量电容
- 谈高职院校ESP教师的角色调整问题
- 低压配电网电力线载波通信相关技术研究
- 余额宝和城市商业银行的转型研究
-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
- 气候突变的定义和检测方法
- 财经大学基坑开挖应急预案
- 高大支模架培训演示
- 一种改进的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 2-3-鼎视通核心人员薪酬股权激励管理手
- 我国电阻焊设备和工艺的应用现状与发展
- MTK手机基本功能覆盖测试案例
- 七年级地理教学课件上册第四章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