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课后答案、名词解释及扩展资料(3)
另一方面,罗斯托的理论忽略了多种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可能性,实际上,小的经济体—如新加坡这样的城市国家—— 完全可能以其他的路径实现现代化,或者实现跳跃性的发展。 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是最有代表性的阶段理论之一,其他的一些经济发展理论和现代化理论也涉及经济发展的阶段,虽然划分的方法不同,但这些理论同罗斯托的理论具有同样的局限性,即缺乏预见性,不适合作为分析产业革命的理论。
针对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对发达国家的发展没有多大参考价值的弱点,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产生了一批思考美国以及人类未来的著作,如托夫勒的《未来冲击》(1970)、《第三次浪潮》(1980)、《大趋势》(1990)以及奈比斯特的《大趋势—— 改变我们生活的10个新方向》(1982)等,这些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的著作都涉及到了信息革命或者信息社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罗斯托理论的欠缺。
4、试述刘易斯-费-拉尼斯“二元结构模型”并进行评价。 http://baike.http://m.wodefanwen.com//view/1878610.htm 一、主要内容
理论的三个假设前提:
(一)不发达经济分为两个部门,即城市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现代部门和农村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传统部门。 (二)劳动无限供给。 (三)工资水平不变。
刘易斯划分了资本主义部门和自给农业部门。这就是所谓二元结构问题。资本越多,就可以将更多的劳动者从自给农业部门吸收到城市工业部门中来。当剩余劳动完全吸收到现代工业部门中去,这时二元结构变成了一元结构,也就完成了不发达经济的发展问题。刘易斯认为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是同一方向的,二者密切相关。经济发展的关键就是资本积累。 在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型中,很显然地将农业视为一个被动的过程。在模型的整个运行过程中看不到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收入的增加。费景汉和拉尼斯就针对这一点提出了修正意见。他们认为刘易斯的模型存在着两点缺陷:第一,不重视农业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这会造成农业的停滞。第二,忽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出现剩余产品,应该是农业中的劳动力向工业流动的先决条件。
二、对二元结构模型的评价:
(1)推理过程所建立的三个假设前提与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相去甚远。 (2)刘易斯片面夸大了城市资本主义部门吸收剩余劳动的能力。
(3)忽视农村的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村收入提高的可能性,将城市工业部们当作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惟一出路,必然会导致城市化,大城市人口过于集中的弊端。 (4)刘易斯的模型当然是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模型,他回避了城市资本主义部门扩大过程中,资产阶级和小农之间,城乡,工农之间生产关系的分析。新马克思主义者指出,二元结构部门的演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掠夺农民,进行原始积累的过程。
(5)它同样也回避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对外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以及维护国际经济旧秩序的问题。
(6)没有涉及高积累,高速发展问题的倾向,会造成国民收入中积累与消费之间的矛盾,扩大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5.试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理论并进行评价。 一、主要内容
拉丁美洲各国独立较早,在第三世界中经济发展起步也较早,在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方面较
亚洲、非洲更为活跃,并形成许多理论派别。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发展主义、依附论、巴里洛克模式、新经济自由主义、外围资本主义变革论和重新定向论等。 (1)发展主义
发展主义主张以工业化为中心,目标是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国家计划和必要的行政干预为手段,在争取国际经济环境改善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发展。然而实行发展主义的拉美国家,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特别是工业增长速度虽然很快,但是贫富差距扩大,农业停滞不前,失业增加,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 (2) 依附论
主张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地发展,应该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脱钩”,而不是“结合”到这个体系中去“争取改善”自己的国际地位。 (3) 巴里洛克模式
在西方“未来学”热潮的推动下,阿根廷巴里洛克基金会提出关于世界未来、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未来发展的模式。 (4)新经济自由主义
他们主张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让市场自行发挥调节作用。他们认为这是对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的“革命”。 (5)体制变革论
体制变革论是发展主义的创始人普雷维什在来自“依附论”和“新经济自由主义”左右两个方面的挑战前,加上20世纪70年代拉美国家军政府纷纷执政,社会经济矛盾日益尖锐的形势下,为了回答现实问题而提出的。 (6)重新定向论
进入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普遍进行经济调整,学术界也开始反思,对过去西方发展经济学提出的发展模式进行总结和批评,力图寻找新的发展模式。 二、评价
最初从事经济发展研究的,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他们一般是从发达国家的立场来考察第三世界的发展问题的,虽然其中不乏对第三世界人民关心、同情和支持的学者,但是总的说来,他们对这些国家不甚了解,往往照搬发达国家的经验,以及用这些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理论模型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这就难免脱离实际。在此情况下,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学者们,怀着渴望发展经济以巩固自己国家政治独立的愿望,从本国或本地区的实际地位和立场出发,结合当地实际来研究发展问题,于是提出了一系列有别于发达国家学者的理论和学说,从而大大丰富了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园地。 6.试述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
第一,致力于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经济学
谭崇台教授提出了在马克思主指导下,“建立崭新的、科学的发展经济学”的命题。陶文达教授也明确提出要“建立马克思主义发展经济学”。 正是在这个发展经济学学科建设最根本的问题上,中国的发展学者取得了一致的共识。 第二,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新发展
从8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经济学的先驱人物,世界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张培刚教授便连续撰文,探讨建立“新发展经济学”。 在题为《发展经济学往何处去——建立新型发展经济学刍议》的论文中,张培刚教授明确提出了建立新型发展经济学的几条基本原则: (1)要扩大研究范围,包括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2)要改进研究方法,加深分析程度
1999年11月,谭崇台教授主编的《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一书问世,该书幅浩大,内容丰富,几乎囊括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展学界发展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所有主要成果。
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遍及全球的经济发展浪潮,尤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给沉闷了多年的经济发展理论带来了新的生机。
名词解释: 1、发展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它通过对各种发展理论和战略、经济体制和可行性对策进行比较的方法,研究不发达条件下经济发展的过程和规律。 2、经济起飞
在工业化初期的较短时间内(20、30年)实现基本经济和生产方法上的剧烈转变,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3、二元结构论
“二元结构论”最初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阿瑟?刘易斯提出的,后由耶鲁大学的费景汉和拉尼斯等人加以发展,所以也被称为“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这一理论被西方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是解释第三世界劳动剩余国家发展过程的“普遍真理”,至今仍为不少人特别是美国的经济学家所推崇。 4、结构主义学 …… 此处隐藏:225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高等教育]公司协助某村精准扶贫工作总结.doc
- [高等教育]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全)
- [高等教育]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
- [高等教育]仪器分析课程学习心得
- [高等教育]2017年五邑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333
- [高等教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 [高等教育]2018年秋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7Howmuchar
- [高等教育]2017年八年级下数学教学工作小结
- [高等教育]湖南省怀化市2019届高三统一模拟考试(
- [高等教育]四年级下册科学_基础训练及答案教材
- [高等教育]城郊煤矿西风井管路伸缩器更换施工安全
- [高等教育]昆八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 [高等教育]项目部各类人员任命书
- [高等教育]上市公司经营水务产业的模式
- [高等教育]人教版高二化学第一学期第三章水溶液中
- [高等教育]【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资料】四.压强与
- [高等教育]金坑水电站报废改建工程机电设备更新改
- [高等教育]高中生物教学工作计划简易版
- [高等教育]2017年西华大学攀枝花学院(联合办学)44
- [高等教育]最新整理超短爆笑英文小笑话大全
- 优秀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 阳历到阴历的转换
- 留守儿童教育案例分析
- 华师17春秋学期《玩教具制作与环境布置
- 测速传感器新型安装装置的现场应用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 创业个人意向书
- 山东省潍坊市2012年高考仿真试题(三)
- [恒心][好卷速递]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
- 多少人错把好转反应当成了病情加重处理
- 中外广播电视史复习资料整理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镇中学2014-201
- 工程造价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 广西师范学院心理与教育统计
- aympkrq基于 - asp的博客网站设计与开
- 建筑业外出经营相关流程操作(营改增后
- 人治 德治 法治
- [精华篇]常识判断专项训练题库
-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实行民主集中
- 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一单元试卷(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