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高等教育 >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资料】四.压强与浮力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4
导读: 1 第一轮复习资料 四.压强与浮力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

1

第一轮复习资料

四.压强与浮力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 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G G F+G

G – F

F-G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 对比法 3、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 :帕斯卡(Pa

);F :牛顿(N )S :米2

(m 2)

A 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 (一般F=G=mg )和受力面积

S (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 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⑷压强单位Pa 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

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

N

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 容+G 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 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 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压强公式:

⑴ 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立理想模型法,这个

方法今后还会用到,请认真体会。 ⑵推导过程:(结合课本)

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 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 液片受到的压强:p= F/S=ρgh ⑶液体压强公式p=ρgh 说明: A 、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B 、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 :Pa ;g :N/kg ;h :m

C 、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D 、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 5、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

一般方法:㈠首先确定压强p=ρgh ;㈡其次确定压力F=pS 特殊情况: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 用p=F/S 压力:①作图法 ②对直柱形容器 F=G

6、连通器: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三、大气压

1、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有p 0表示。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强)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高压锅外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因为 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3、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

历史上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小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4、大气压的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过程:在长约1m ,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结论:大气压p 0=760mmHg=76cmHg=1.01×105

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4)说明:

A 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

偏小。

B 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 m

C 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D 。

2

H cmHg (H+h)cmHg (H-h)cmHg

(H-h)cmHg (H+h)cmHg (H-h)cmHg (H-h)cmHg

5、大气压的特点:

(1)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

夏天高。

(2)大气压变化规律研究:在海拔3000米以内,每上升10米,大气压大约降低100 Pa 6、沸点与压强:内容: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应用:高压锅、除糖汁中水分。

7、体积与压强:内容: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应用:解释人的呼吸,打气筒原理,风箱原理。 ☆列举出你日常生活中应用大气压知识的几个事例?

答:①用塑料吸管从瓶中吸饮料②给钢笔打水③使用带吸盘的挂衣勾④人做吸气运动

三、浮力

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

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 (1)(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 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3)、说明:

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

分析:F 浮 = G 则:ρ液V 排g =ρ物Vg ρ物=( V 排/V )·ρ液= 2

3ρ液

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 F 浮 = G

不同:悬浮ρ液 =ρ物 ;V 排=V 物 漂浮ρ液 <ρ物;V 排…… 此处隐藏:856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资料】四.压强与浮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34498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