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高等教育 >

轻轻松松做中层试题 - 图文(6)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3
导读: 第六步,制定主要计划; 第七步,制定派生计划; 第八步,制定预算计划。 3.确定目标的行动计划(5W1H) 图2-6 确定目标的行动计划 有效的行动计划需要包括:人物、地点、时间、事件、原因、方法六个方面。假如,组

第六步,制定主要计划; 第七步,制定派生计划; 第八步,制定预算计划。

3.确定目标的行动计划(5W1H)

图2-6 确定目标的行动计划

有效的行动计划需要包括:人物、地点、时间、事件、原因、方法六个方面。假如,组织一次培训会议,中层应该如何制定计划?当目标确定之后,要检查现有资源,以及按照过去经验需要具备的条件,最后安排任务。而在制定目标行动计划之前一定要事先和领导沟通,然后再确定人物、地点、时间、方法和原因。

图2-7 甘特图

在这个过程中,中层可以利用甘特图来协助工作。如图2-7所示,最左边分析的是要做的工作,第二项对工作进行细分,第三项是具体工作计划,后面标注责任人和参与人,最右边是反馈和检查的时间。这样的行动计划才会一目了然。

三、目标跟进 目标和计划制定完成之后,还需要对目标进行跟进,这时可以使用到三张表:工作计划表、项目进度表和问题反馈表。在整个过程中检查方法最重要,中层需要注意询问员工的三句话:

? 第一句:目标进展到什么程度了? 有的领导在询问工作进度时,会提出一些开放式的问题,这样虽然会有一个好的沟通氛围,却不利于引导沟通的方向,效果不佳。可以试着这样问:

完成了多少万?还差多少万?(营销人员) 项目进展到什么程度了?(设计人员)

按照目标能不能完成?现在完成了多少?(生产人员) ? 第二句:发生了什么问题?

如果员工已经完成了目标,可以询问员工的感觉;如果还未完成,就要询问发生了什么问题。最好不要问没有完成的原因,否则员工就会开始找借口,如果问的是发生了什么事,员工就会反馈真实情况,有利于问题的处理。

? 第三句:准备如何调整计划? 第三句要问员工准备如何调整计划,或者如何做才能实现目标。这种问题有利于引导员工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防止员工思考如何找借口。中层还可以补充一句,什么时候可以反馈,这时就可以放手让其行动了,员工一定会主动来汇报的。

四、向领导反馈任务的关键点 有的中层经常忘记向上级反馈,总是等到上级来问的时候才汇报,这就是执行力出了问题,也是中层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针对这种情况,中层要把握向领导反馈任务的几个关键点:

1.明确沟通汇报机制

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习惯,有的喜欢下属随时来汇报,有的不喜欢被打扰,但是所有的领导都不喜欢被忽视,所以主动汇报是下属应有的态度。遇见第二种领导时,可以和领导提前约定下次汇报的时间,如每周一或每周五来,这样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2.养成主动汇报的习惯

即使领导没有提出来,中层也要养成主动汇报的习惯。很多公司没有执行力,就是因为中层总是在督促的情况下进行汇报,这是不好的现象。

3.提问题不要忘记解决方案

仅仅反映问题是不够的,同时要思考解决方案。这里有三个要点需要注意:落实在字面上,写下来的过程也是整理思路的过程;提出三个以上的解决方案,只提一个方案就相当于让领导做问答题,而三个以上的方案就是让领导做选择题,给人的主观感受不同;提方案的过程中可以用图表、案例、数据、对比等方法。

4.寻求支持

中层在向领导反馈的时候,不必害怕领导怀疑自己的能力而告诉领导没有问题。领导想要的是结果,所以他很欢迎下属向自己寻求帮助,所以中层要有意识地向领导寻求资源,让领导提供帮助。

第七讲 做好员工激励 轻轻松松做中层(上)

一、激励的意义

激励是为向塑造的方向前进而进行的鼓励或者惩罚的行为。在企业管理中,中层对员工的激励是非常重要的。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是,本我、自我、超我,人的内心和外在和谐的原因在于自我评价和别人的评价是一致的。管理也有相似之处,如图3-1所示:

图3-1 管理中的潜意识理论

每个人在现实中都有三个“我”:自己眼中的我、别人眼中的我、事实中的我。当三“我”关系平衡的时候,这个人就是一个正常的人。中层可以利用这一点,当不满于员工表现出来的水平时,就可以激励员工提高自己在别人眼中的评价,员工在潜意识中就会要求自己变得优秀,达到管理的目的。让别人根据自己的要求来进行调整,存在两种模式:

第一种,自己从内心要求改变。成功学就是采取了这种方法,让每个人提示自己“我要成功,我要成功,我要成功”,“要成功先发疯”,坚持下来就能成功。

第二种,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暗示一个人是成功的人,他逐渐就相信自己确实能成功。当一个人总是受到鼓励和赞美时,他就会变得更加自信,甚至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潜力。所以中层希望员工具备哪些素质,就要往这个方向激励他。

【案例】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

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去找算命先生解梦。算命先生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都脱光了躺在一张床上了,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

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中’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跟你表妹脱光了背靠背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

秀才一听,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最后中了探花。

在客观因素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人们的看法不同,事情的结果就不同。中层想要让员工变得更优秀,首先就要培养激励别人的心态,用三的思维看问题。

二、激励的原则

图3-2 激励的原则

激励员工时要注意两个方面:激励的内容应该是对方想要的,并且是对方感受到的,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激励新生代员工们需要讲究方法,稍微不顺意可能就会选择跳槽,中层在激励员工时要注意这两点,如果激励的内容不是对方想要的,会导致出现误区,而如果对方感受不到激励,也同样达不到激励的效果。那应该如何做呢?

1.激励要因人而异

对于月薪1000元的员工来说,拿到300元的全勤奖或优秀员工奖就会很开心,但是对于年薪50万的中层,拿到5万元的年终奖也不会感到很振奋。所以对员工的激励要因人而异,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员工们的需求。

图3-3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由图3-3可以看出,第一,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越是基层的需求人数越多,比如生理需求,所以激励员工时,物质奖励是很好的选择;第二,需求是动态变化的,在满足了精神需求后依然会有更高的需求,比如公司去年以1000元奖金激励员工很有效,今年就不一定有效;第三,职位越高,精神需求越多,这也是老总喜欢谈文化的原因。

2.激励的内容是别人想要的

激励要因人而异,其内容更要选择别人想要的。如果激励的内容并不是对方想要的,激励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甚至产生相反的效果。

3.激励尽量公开化

对员工的表扬和批评要分场合,前者可以选择人多的地方,后者则尽量秘密进行。在 …… 此处隐藏:151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轻轻松松做中层试题 - 图文(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60862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