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交换理论研究报告(6)
例如,霍曼斯的命题:“某人行动的结果对他越有价值,则他越有可能采取该行动”是同义反复的。价值定义为报酬的程度,行动定义为追求报酬的行为。因为霍曼斯的一些基本概念是相互定义的而导致有些理论命题犯了同义反复的逻辑错误。
4.研究群体范围
霍曼斯的交换理论是以个人主义的假定为前提的,这种假定来自行为主义心理学和基础经济学。霍曼斯坚持主张,个人层次的命题对于解释社会行为是及其重要的。因此,他的研究理论只适合于小群体研究。 5.2.2、布劳的结构交换理论的不足
第一,布劳对组织化集体所下的定义太泛,以致于包容了从小群体到复杂组织的所有现象。初级群体、次级群体、人群、社会运动、小组织、大的公司科层组织各自适用的概念和理论概括框可能是有区别的。从小群体到复杂组织,社会组织无疑会产生突生性质。事实上,除社区研究之外,社会学中的大多数亚领域都属于布劳的组织化集体的范畴。因此,布劳并没有解决突生性质的问题,而是用过多的范畴来下定义,这些范畴包括了社会学家所感兴趣的大多数突生性质。
第二,不能提供一种认识。即随着宏观层次的提高,我们在理解现象时需要什么样的概念,那么引入说明不同组织层次的概念,只会扩大微观和宏观之问的鸿沟。布劳只是声称,存在这样一些基本交换过程,它发生于宏观组织层次,并且要把握这突生的组织层次的话,就要引入新的概念和中介价值观。但是这一分析回避了关键的向题,这些概念在什么时候、在什么组织层次上才显得重要?在两人组合?三人组合?初级群体?次级群体?小组织?大组织?具有自身运动规律的各种价值观,在哪些场合下才显得重要?布劳只是说在某个场合中中介价值观是十分重要的,以此搪塞这一具有理论意义的问题。
第三,布劳的交换概念,以及这些概念所组成的原理是含糊不清的。由于布劳没有明确陈述出现于各组织层次的交换原理,于是他就不能解决他在其主要著作的开卷中声称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问题在于从个人间日常相互作用及人际关系中到处存在的较为简单的过程派生出支配着社会区与社会复要结构的社会过程。” 这样就有必要明确阐述从简单结构派生出复杂结构的规律。布劳总是很隐晦,按他的话说,他的“注意力并不在于提出一个关于社会结构的系统理论,实际的欲望要小得多。”可是即使如此,布劳还是在他那富有启示性的交换理论中融汇了各种理论传统,但他终究放弃了交换理论。他轻而易举地就放弃了这种
25
努力,即把宏观过程当作与微观交换过程有着根本的联系。本文以为这一简单的转变是一大错误,但它表明布劳对自己处理微观和宏观关系问题是十分不满的。 社会学中有少数几种理论方法能以同时适用于微观过程和宏观过程的原理来填补二者的鸿沟,交换理论则是其中的一种。因此,应努力整合人际理论和结构理论,而不是放弃这种努力。
6、未来展望
除了上述涉及的研究之外,我们认为社会交换理论还非常大的研究空间,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论述。
6.1、社会交换理论针对中国背景下的发展前景
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社会交换理论的提出,还是Shore等对社会交换和经济交换这两个构念的测量,它们都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在我国绩效评估对组织和员工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现有文献仅仅考虑了员工的知识共享行为,也未结合我国自有的特点进行论证;可见,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文化具有自身的特点,例如“面子”、“人情”和“关系”等因素对中国人的人际交往有深刻的影响力,这就必然导致在社会交换和经济交换的认知上中国与西方国家存在一定的差异。结合以上的认识我们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的三个发展方向:第一,对中国情景下的社会交换和经济交换进行测量,促进跨文化的研究。第二,致力于探讨中国情景下的社会交换和经济交换的结构维度,并将它们与西方的测量相比较,找出共同点和差异之处,以便于推进社会交换理论的跨文化研究;第三,检验绩效评估导向对知识共享行为影响的边界条件并检验绩效评估对其他结果变量的影响。特别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人们对待“交换”这个概念的认识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把握这种动态的认知特征并将它们用于管理理论和实践中,这对于我们而言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未来我们应主要致力于中国情景下的社会交换理论的检验,以推动不同情境下的理论检验以及该领域的跨文化研究。
6.2、社会交换理论在宏观角度的发展前景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化、多样化,现代社会交换理论的许多命题、
26
观点日益为社会学家们接受,已经被应用到现代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学、教育学和社会心理学等领域。现代社会学理论是在物理学、生物学、数学经济学、政治学和法学等自然科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伴随着以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来临,使得社会进入了后工业时代,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社会基础的变化决定了知识基础的发展变化,社会中心任务和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使得思维方式和理论追求发生了转变,即从人际关系中思考社会生活的新思维方式。
现代社会交换理论在社会基础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应及时调整自己所依靠的知识基础,才能回答原有理论框架中无法回答的新问题。随着其他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入,研究领域从群体的层次到社会关系层次,进而向个人的行为层次逐步扩大。未来需要增加社会性的厚度即从意识的层次向存在层次的过渡。现代社会交换理论的发展趋势将是向着与其他理论其他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理论的发展。
27
…… 此处隐藏:57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资格考试]机械振动与噪声学部分答案
- [资格考试]空调工程课后思考题部分整合版
- [资格考试]电信登高模拟试题
- [资格考试]2018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 [资格考试]坐标转换及方里网的相关问题(椭球体、
- [资格考试]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 [资格考试]广东省2006年高应变考试试题
- [资格考试]LTE学习总结—后台操作-数据配置步骤很
- [资格考试]北京市医疗美容主诊医师和外籍整形外科
- [资格考试]中学生广播稿400字3篇
- [资格考试]CL800双模站点CDMA主分集RSSI差异过大
- [资格考试]泵与泵站考试复习题
- [资格考试]4个万能和弦搞定尤克里里即兴弹唱(入
- [资格考试]咽喉与经络的关系
- [资格考试]《云南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条例》学习心
- [资格考试]标准化第三范式
- [资格考试]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修
- [资格考试]五年级上册品社复习资料(第二单元)
- [资格考试]2.对XX公司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意见建议
- [资格考试]关于市区违法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 二0一五年下半年经营管理目标考核方案
- 2014年春八年级英语下第三次月考
- 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十五单元《松
- 2016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招聘高校毕业生
- 多渠道促家长督导家长共育和谐 - 图文
- 2018 - 2019学年高中数学第2章圆锥曲线
- 竞争比合作更重要( - 辩论准备稿)课
- “案例积淀式”校本研训的实践与探索
- 新闻必须客观vs新闻不必客观一辩稿
- 福师大作业 比较视野下的外国文学
- 新编大学英语第二册1-7单元课文翻译及
- 年产13万吨天然气蛋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
- 河南省洛阳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
- 地下车库建筑设计探讨
- 南京大学应用学科教授研究方向汇编
- 2018年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6章 第4节 来
- 毕业论文-浅析余华小说的悲悯性 - 以《
- 2019年整理乡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
- 广西民族大学留学生招生简章越南语版本
- 故宫旧称紫禁城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