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综合文档 >

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模拟试题实验专题汇编2(含答案解析)(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1-13
导读: 完成下列填空: (1)A处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仪器F的名称为 。 (2)根据实验需要,应该在D、E处连接合适的装置。请从图中选择,将所选装置的序号填入 相应的空格,D: ,E: 。 (3)用amolNa2SO3粉末与足量浓硫

完成下列填空:

(1)A处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仪器F的名称为 。

(2)根据实验需要,应该在D、E处连接合适的装置。请从图中选择,将所选装置的序号填入

相应的空格,D: ,E: 。

(3)用amolNa2SO3粉末与足量浓硫酸进行此实验,当A处反应结束时,再继续通入一段时间O2,最后测得E处装置增重bg,则此时SO2的转化率为 %(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4)若Na2SO3变质,会影响到SO2的转化。现欲检验某Na2SO3样品是否变质,你的方法是 。

(5)实验结束后,如果将收集了SO3的装置敞口露置于空气中,可看到装置出口处产生大量白雾,其原因是 。

12.(2018?定远县模拟)某校化学探究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氨气的制备和性质。

【探究一】如图1所示是制备氨气的装置,图中A部分未画出。 (1)若只用一种试剂制取氨气,应选取的最佳试剂是 。 a.NH4 HCO3 b.NH4 Clc.NH4 NO3 d.Ca(OH)2

第11页(共100页)

(2)用(1)中所选试剂进行实验,从装置A中进入装置B的物质在B中被充分吸收,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探究二】为探究NH3 的还原性,该化学探究小组组装了如图2所示装置。用酒精灯加热C处硬质试管一段时间后,再通入上述实验产生的气体,过一会儿撤去C处酒精灯。

(3)若实验过程中F处铜片没有任何变化,D中无明显现象,只观察到C中黑色粉末变红,则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若实验过程中发现F处铜片逐渐溶解,则: ①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F中铜片逐渐溶解的原因是 。

13.(2018?大兴区一模)某研究小组探究电解FeCl2溶液的电极反应产物 (1)配制1mol?L﹣1FeCl2溶液,测得pH=4.91,原因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从化合价角度分析,Fe2+具有 。

(2)该小组同学预测电解FeCl2溶液两极的现象: 阳极有黄绿色气体产生,阴极有无色气体产生。 该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电解1mol?L﹣1FeCl2溶液:

①取少量银灰色固体洗涤后,加稀H2SO4有气泡产生,再向溶液中加入 (试剂和现象),证明该固体为Fe。

②该小组同学进一步分析红褐色固体产生的原因,甲同学认为 ;乙同学认为2Cl﹣﹣2e﹣=Cl2↑,Cl2可氧化Fe2+最终生成Fe(OH)3。

为证实结论,设计方案如下:用实验Ⅰ的装置和1.5v 电压,电解酸化(pH=4.91)的 ,通电5分钟后,阳极无明显现象,证实乙同学的推论不正确。丙同学认为仍不严谨,原因是产生的气体溶于水,继续实验 (操作和现象),进一步证实了乙同学的推论不正确。 实条件 验 电p压 H Ⅰ 1.4.无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浑浊,5分钟无气泡产生,4分钟后电极表面第12页(共100页)

操作及现象 阳极 阴极

5v 91 后电极表面析出红褐色固体 有银灰色金属状固体附着 (3)该小组同学进一步探究电解1mol?L﹣1FeCl2溶液电极产物的影响因素。 实条件 验 电p压 H Ⅱ 1.2.无气泡产生,溶液出现少量浑浊,滴加无气泡产生,电极表面有银灰5v 38 Ⅲ 1.1.无气泡产生,溶液无浑浊现象,滴加KSCN5v 00 Ⅳ 3.4.无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浑浊,3分钟后极少量气泡产生,1分钟出现0v 91 Ⅴ 6.4.有气泡产生,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大量气泡产生,迅速出现镀层0v 91 ①对比实验Ⅰ、Ⅱ、Ⅲ可以得出结论:

阳极Fe2+放电时,酸性较强主要生成Fe3+;酸性较弱主要生成Fe(OH)3.阴极 。

②对比实验Ⅰ、Ⅳ、Ⅴ可以得出结论:

增大电压,不仅可以改变离子的放电能力,也可以 。

(4)综合分析上述实验,电解过程中电极反应的产物与 有关。

蓝。溶液逐渐变浑浊 金属 电极表面有红褐色固体产生 镀层金属 溶液变红色 有气泡产生,无固体附着 KSCN溶液变红色 色金属状固体附着 阳极 操作及现象 阴极

第13页(共100页)

14.(2018?房山区二模)某实验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完成Cu和 Fe2(SO4)3溶液的反应,用 KSCN 溶液检验是否还存在 Fe3+。 实验 I:

实验现象 i.加入Cu粉后充分振荡,静置,溶液变成浅蓝绿色: ii.取少量i中清液于试管中,滴加3滴0.lmol/LKSCN溶液,立 即 出现白色沉淀,溶液局部变为红色,振荡后紅色迅速褪去, 已知:i. Cu2+

CuSCN↓(白色)+(SCN)2(黄色)

ii. (SCN)2的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

iii. CuSCN溶于稀硝酸,发生反应 CuSCN+HNO3═CuSO4+N2+CO2+H2O(未配平) ( 1)依据现象i可预测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2)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认为现象ii中的白色沉淀可能为CuSCN,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II:取少量实验I中的白色沉淀于试管中 ,证明该白色沉淀为CuSCN.(补充所加试剂及实验现象)

( 3)该小组同学继续探究白色沉淀的成因,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III:

试管内试剂 现象 结论 与 2mL 0.1mol/L i.短时间内无明显变化。溶液逐渐变浑CuSO4 CuSO4溶液 试剂A 浊,1小时后,有少量白色沉淀生成。 KSCN 反应ii.无明显现象。 生成了白2mL 0.2mol/L iii.瞬间产生白色沉淀,局部溶液变红,色 沉淀。Fe2+能促进 FeSO4 和 振荡后红色褪去。 该反应, 0.1mol/LCuSO 4溶液 在实验III中:

①写出现象i中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 ②试剂A为 。

第14页(共100页)

③根据现象iii结合化学用语及必要的文字解释Fe2+能加快沉淀生成的原因 。

( 4)有的同学认为实验III不能充分证明其结论,并补充实验IV如下: 取2mL0.1mol/L Fe2(SO4)3滴加3滴0.1mol/L KSCN溶液后,溶液变红,然后滴加2mL0.1mol/LCuSO4混合溶液于试管中, (现象)说明白色沉淀不是由Fe3+与SCN﹣ 生成,且Fe3+不能加快CuSCN的生成。 ( 5)改变实验I铜的用量,设计实验V

实验现象 i.加入Cu粉后充分振荡,静置,溶液变成浅蓝绿色: ii.取少量i中清液于试管中,滴加3滴0.lmol/L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立即 出现白色沉淀,振荡后红色迅速褪去, Fe2(SO4)3 该小组同学认为实验V中现象ii红色褪去与平衡移动有关,解释为 。 15.(2018?江苏二模)黄铜是由铜和锌所组成的合金(含铜约80~90%),测定某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的步骤如下:

①准确称取0.1500g 黄铜试样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H2SO4和H2O2的混合液,加热使试样完全溶解后,再加热煮沸1~2min,冷却。

②向步骤①所得溶液中加入10.00mL20%的KI溶液(足量),充分反应后用0.1000mol/LNa2S2O3 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2+2S2O32﹣=2I﹣+S4O62﹣)。再加入3.000mL0.5%的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浅蓝色,加入10.00mL10%的NH4SCN溶液,继续滴定至溶液浅蓝色消失。 已知:(I)2Cu2++4I﹣=2CuI↓+I2 (II)Ksp(CuI)=1.2×10

﹣12

; Ksp(CuSCN)=4.8×10

﹣15

(1)H2SO4和H2O2的混合液溶解Cu的化学方程式为 (2)步骤①试样完全溶解后再加热煮沸1~2min 的目的是

(3)步骤②中加入的NH4SCN可使CuI转化为CuSCN:CuI(s)+SCN﹣?CuSCN(s)+I﹣,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4)实验中共消耗Na2S2O3溶液2 …… 此处隐藏:167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模拟试题实验专题汇编2(含答案解析)(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40256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