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发展观与城市政府职能转变
电大本科行政管理学论文
论科学发展观与城市政府职能转变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提出的一个强调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立体发展的现代化发展模式。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有赖于政府的努力,而政府职能现状存在着许多与科学发展观相背离的问题。因此,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一个公共服务型政府,是科学发展观得以全面贯彻落实的关键。
一、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发展路线,二十多年来,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极大提高。不过,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水平仍然很低,在发展上还存在不少亟需解决的问题,例如: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教育水平还比较落后,工业化任务还未完成;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尚未根本改变,收入差距、地区差距还在扩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人口总量继续增加,就业、公共医疗、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需求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压力增大;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给我国的进一步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了许多不稳定因素。要解决发展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就必须转变发展思路和发展观念。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站在时代的高度,在充分肯定改革开放成就和深刻总结国内外现代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科学分析了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强调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立体发展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其内涵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着眼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发展的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要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强调增长不是根本目的,而是以人为中心的人的发展的手段;强调增长速度和效益、数量和质量的统一,注重增长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等等。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深刻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发展理念的创新,符合世界发展的新潮流,丰富和完善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二、当前我国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
要使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的现代化实践中得到贯彻落实,就必须提高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其中,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又最为关键,因为党的方针政策需要政府去贯彻落实,而政府职能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政府行政效率的高低,关系到服务型政府的建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从而深刻地触动了过去的全能型政府管理模式,推进着政府职能的转型,政府职能已发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变化。不过,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政府职能界定不清,存在着政府管理的越位、缺位和错位并存问题。目前,各级政府仍然管了许多不应该管又管不好的事,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政事不分的现象还广泛存在,致使企业行为和市场运行扭曲;而不少应该由政府管理的事却没能管到或没有管好。 二是行政管理体制未发生根本转变,管理方式落后,办事效率不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政府机构重叠,一些部门之间职责不清,政出多门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经济转轨时期又有某种扩张的行政审批制依然广泛存在,政府对公民事务仍实行多方位的管理,公民社会自治机制发育不良。
三是各级政府过分关注表面的政绩。政府直接介入经济运行,热衷于上大项目和大搞政
电大本科行政管理学论文
绩工程,而没有转变思路去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兴办各项事业,造成经济发展基本依赖政府投资和国有垄断经营,从而出现资源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和一些政府部门利益集团化、非公共机构化和体制性腐败等问题。
四是政府规模过度膨胀。由于政府过度干预市场和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热衷于兴办各种事业,以及过多地依靠行政手段进行管理,其结果是造成政府规模过于庞大和人浮于事。 由上可知,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严重滞后,其运作方式还具有较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特征,包括政府机构偏大,部门人员偏多,职能覆盖偏宽,对微观经济干预偏深,行政审批色彩偏重等等。政府职能的这种现状,带来了不少与科学发展观相背离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缺乏正确的发展观,在政府服务上,提供的公共服务职能严重不足。首先是发展观上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以财政包干制、分税制等形式为主的地方分权的发展,使地方政府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与这种分权体制相配套的是以经济增长速度为中心的绩效考评体系。在这种绩效考评体系下,政府官员的政绩主要取决于GDP 增长率,因此它在刺激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组织财政收入的积极性的同时,也使一些地方和部门自然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单地理解为“GDP 增长是硬道理”,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简单地视为“以速度为中心”;而在GDP 三大构成因素即投资、消费、出口中,政府能够最直接、最有效操纵的就是投资,因为政府控制着信贷资源、土地和项目审批权。在政府职能没有完全转变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直接插手和干预微观经济活动,普遍采取直接投资、招商引资等方式来实现短期的快速增长和总量扩张,从而使得投资内在地趋向于过度,导致了经济粗放型增长、经济周期性过热、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虽然早在“九五”期间中央就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由粗放型变成集约型,由扩张的数量型变成质量效益型,由外延式的增长变成内涵式的增长,但其效果至今却不尽理想。其次是公共服务职能不到位的问题。所谓公共服务通常是对政府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提供公共产品的服务行为的总称,它是发挥政府作用、履行政府职能的核心问题,也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应当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进行的五次大规模政府机构改革的主题,就是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通过改革,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得到了明显改善,各级政府的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例如,国务院就对原有的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清理,取消了1195个行政审批事项①。各级地方政府也取消了一批行政审批事项,截止2002年底,北京市的行政审批事项从1304项精简为454项,河南省从2706项精减掉1764项。②但是,总体上看,由于各级政府单纯追求GDP 增长,将掌握的资源主要运用在经济领域,长期充当了经济建设主体和投融资主体的角色,这种政府行为在带来了GDP 快速增长的同时,并没有带来公共服务意识的增强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其主要表现是:我国公共服务事业建设落后于经济发展,造成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亦即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③;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尚不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公共需求,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和机制不健全;与国际上公共服务水平较高的国家相比,我国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还较为薄弱。正因为如此,我国曾被世界卫生组织批评为卫生资源分配最不公平的国家之一。教育经费占GDP 的比重在世 …… 此处隐藏:322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高中教育]电子线路高频非线性部分2.1
- [高中教育]中班美术活动——我的小手
- [高中教育]常用三极管参数大全
- [高中教育]计算机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
- [高中教育]风机基础环水平度控制方法探讨
- [高中教育]机械安全工程(专升本)阶段性作业3
- [高中教育]2009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刍议
- [高中教育]unit5 let's eat公开课教案设
- [高中教育]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 [高中教育]2016-2022年中国新能源市场研究与投资
- [高中教育]2015-2020年中国会议行业市场评估及投
- [高中教育]经销商大会峰会主持人串词开场白
- [高中教育]2014新版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小熊购物
- [高中教育]七年级第一学期体育与健康全套教案
- [高中教育]第三章:国际金融市场
- [高中教育]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2.比例 北师大
- [高中教育]2016年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624刑法之《
- [高中教育]中国碳化钙产业竞争现状及未来五年投资
- [高中教育]网络时代,我们怎么玩
- [高中教育]圆锥曲线——高中数学基础知识与典型例
- 高集医院世界艾滋病宣传日活动方案
- 苏教版六年级英语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 全民枪战生化英雄模式幽灵怎么玩 生化
-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导学案
- 第2章货币资金与应收款项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分式》
- 浅析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
- 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度共青团先进集体及
- 教师资格科目二小学教案模板(共合集)
- 工程扩建可研报告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2014年度招录公务
- 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教学尝试
- 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步骤
- 毛概试题库7-15章
- 2014-2015学年度(上)初中班主任工作计
- 企业驾驶员安全生产责任书
- 第07章 不等式测试题-2016年高考文科数
-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工作程序
- 考研英语必背36篇_彩版_精华
- 初中9月13-15假期作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