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第一讲综合知识与练习
全等三角形
一、全等三角形知识梳理: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对应边上的高相等; 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SSS; (2) SAS; (3) ASA; (4) AAS; (5) HL 两个三角形不全等的情况:(1)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2) 有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全等变换: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其形状大小的图形变换叫全等变换. 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具有全等的所有性质. (1)平移变换:把图形沿某直线平行移动. (2)对称变换:将图形沿直线翻着1800.
(3)旋转变换:将图形绕某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到另一个位置 .
二、角平分线:
角平分线的定义: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
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举距离相等.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角平分线上. 三角形角平分线性质: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并且交点到三边距离相等. 三、几何证明的一般步骤: 1. 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2. 根据题设、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3. 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四、考点分析
1. 全等的概念和性质;
2.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只给出三角形三角三边六个条件中的一个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
形一定全等.
3. 全等三角形的利用: 证明角相等:(1)对顶角相等;(2)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4)角平分线的定义; (5)等式性质;(6)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7)等边对等角.
证明线段线段:(1)中点定义;(2)等式性质;(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4)等角对等边;(5)角平分线的性质;(6)中垂线性质。
证明垂直的方法:(1)证明两直线夹角等于900;(2)证明邻补角相等; (3)若三角形的两锐互余,则第三个角是直角;
(4)垂直于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也垂直于另一条直线; (5)证明该角所在的三角形与已知直角三角形全等; (6)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证明一条线段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和:采用截长补短法.
(1)截长法:在较长的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等于较短线段; (2)补短法:延长较短线段和较长线段相等. 4. 角平分线的性质及相关证明;
(1)有角平分线时,常用角平分线上的点向角两边作垂线段,利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证题. (2)有角平分线时,通常在角的两边截取相等的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 5. 中线的性质相关证明:
(1)取线段中点构造全等三有形;
(2)有以线段中点为端点的线段时,常延长加倍此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 (3)有三角形中线时,常延长加倍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倍长中线).
全等三角形的基本类型
1、平移型全等三角形
C
B
E
A
D
F
△ABD≌△ △ACE≌△ 2、对称型全等三角形
B
D
A
E
A
C
D
B
DC
△ABE≌△ △ACD≌△ △ABD≌△ 3、旋转型全等三角形
A
D
A
E
D
D
E
B
C
C
△ABD≌△ △AOE≌△ △ABE≌△
典型题型分析
类型1. 全等的概念和性质 例1. 如图,已知 ADE≌ DBF,DE//BF,DF//AC,例1图 例2图
则对应边为_____,对应角为_______.
例2. 如图,已知 ABC DEF,若AB DE, B 50 , C 70 , E 50 ,求 D的度数.
例3. 如图, ABC≌ BAD,点A和点B、点C和点D分别是对应顶点,如果AB=6cm,BD=7cm,
AD=4cm,那么BC的长为( )
A. 6cm B. 5cm C. 4cm D. 不能确定
变式题:如图, ABC≌ CDA,并且AB=CD,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1=∠2 B. ∠D=∠B C. CA=AC D. AC=BC B
C 例3图 变式题图
例4. 如图所示, ABC绕顶点A顺时针旋转(旋转角度不大于1800),若∠B=300,∠C=400,问: (1)顺时针旋转多少度时,旋转后的 AB C 的顶点C 与原 ABC的顶点B和A在同一条直线上? (2)再继续旋转多少度时,C、A、C 在同一条直线上(原 ABC是指开始位置)?
类型2.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SSS”
例1. 如图,点E、F在BC上,AB=DC,AF=DE,BE=CF.求证: ABF≌ CDA.
B
F
BBC(4) (2) (3) E(1) F
变式题:已知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F, AC=DE,BE=CF.求证:∠A=∠D.
B
例2. 如图,AC=AD,BC=BD.求证:∠C=∠D.
E C
F
例3. 如图,已知:AC,BD相交于O点,且AC BD,AB CD.
求证:∠B=∠C.
2、“SAS”
例1. 在 ABC中,AB=AC,AD平分∠BAC,求证: ABD≌ ACD
例2. 如图,AB=AC,AD=AE,∠1=∠2.求证: ABD≌ ACE.
【拓展提升】
1. 如图,已知: BO DO,CO AO,求证:OE OF
2.如图,已知:AB AD,CB CD. 求证:AC BD. 3、“ASA(AAS)”
例1. 由AB⊥BD,ED⊥BD,垂足分别为B、D点,点C在BD上,且BC=CD,点A、C、E在同一条直线
A上,求证:DE=AB.
F
例2. ABC和 DEF中,∠A=500, ∠B=300,AB=10, ∠B=500, ∠F=1000,DE=10,求证: ABC≌
DEF
变式题:如图, ∠ABC=∠DCB, ∠ACB=∠DBC,求证:AC=DB.
例3. 如图,在ΔAFD和ΔCEB中,点A、E、F、C在同一条直线上,有下面四个论断:(1)AD=CB,(2)AF=CE,(3) ∠B=∠D ,(4) AD∥BC.请用其中三个条件,余下一个作为结论,编一道数学题并写出解答过程.
例4. 如图,已知: BAC DAE, ABD ACE,BD CE. 求证:AD AE.
例5. 如图,两条直线AC,BD相交于O,BO=DO,AO=CO,直线EF过点O且分别交AB、CD于点E,F,求证:OE=OF
例6. 如图,已知: D E,DN CN EM AM. 求证:点B是线段AC的中点.
例7.如图,已知:AD//BC, 1 2, 3 4,直线DC过E点交AD于D,交BC于C.
求证:AD BC AB.
提升练习:
1、如图,已知: 1 2,AD AE.求证:OB OC.
CD FD. 2. 如图,已知: AD为 ABC的高,且AD BD,F为AD上一点,连结BF并延长交AC于E,
求证:BE AC
D3. 如图所示:在△ABC和△DBC中,∠ACB=∠DBC=90,E是BC的中点,EF⊥AB,垂足为F,且
(1)求证:BD=BC; (2)若BD=8cm,求AC的长.
C
4. 如图,在△ABC中,AC⊥BC,AC=BC,D为AB上一点,AF⊥CD交CD的延长线于F,BE⊥CD于
E.求证:EF=BE—AF
4、“HL”
例1. 如图,已知AB=CD,DE⊥AC,BF⊥AC,DE=BF,求证: …… 此处隐藏:282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高中教育]电子线路高频非线性部分2.1
- [高中教育]中班美术活动——我的小手
- [高中教育]常用三极管参数大全
- [高中教育]计算机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
- [高中教育]风机基础环水平度控制方法探讨
- [高中教育]机械安全工程(专升本)阶段性作业3
- [高中教育]2009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刍议
- [高中教育]unit5 let's eat公开课教案设
- [高中教育]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 [高中教育]2016-2022年中国新能源市场研究与投资
- [高中教育]2015-2020年中国会议行业市场评估及投
- [高中教育]经销商大会峰会主持人串词开场白
- [高中教育]2014新版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小熊购物
- [高中教育]七年级第一学期体育与健康全套教案
- [高中教育]第三章:国际金融市场
- [高中教育]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2.比例 北师大
- [高中教育]2016年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624刑法之《
- [高中教育]中国碳化钙产业竞争现状及未来五年投资
- [高中教育]网络时代,我们怎么玩
- [高中教育]圆锥曲线——高中数学基础知识与典型例
- 高集医院世界艾滋病宣传日活动方案
- 苏教版六年级英语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 全民枪战生化英雄模式幽灵怎么玩 生化
-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导学案
- 第2章货币资金与应收款项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分式》
- 浅析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
- 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度共青团先进集体及
- 教师资格科目二小学教案模板(共合集)
- 工程扩建可研报告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2014年度招录公务
- 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教学尝试
- 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步骤
- 毛概试题库7-15章
- 2014-2015学年度(上)初中班主任工作计
- 企业驾驶员安全生产责任书
- 第07章 不等式测试题-2016年高考文科数
-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工作程序
- 考研英语必背36篇_彩版_精华
- 初中9月13-15假期作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