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幼儿教育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作业答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6
导读: 第一次形成性考核(占25%) 一、填空 1、答案:保护共同责任 2、答案: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3、答案:引人误解 4、答案:虚假广告 5、答案:公平交易 6、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7、答案:不公平、不合理减轻 8、答案:行政 9、答案:交易 10、

第一次形成性考核(占25%)

一、填空

1、答案:保护共同责任

2、答案: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3、答案:引人误解

4、答案:虚假广告

5、答案:公平交易

6、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7、答案:不公平、不合理减轻

8、答案:行政

9、答案:交易

10、答案:牟利

二、案例分析

1、答:摄影公司应退回徐某1275元,依据是《消法》第四十七条。

2、答:由胜大百货公司向何某返还彩电价款。依据是《消法》第三十六条。

3、答:商场违反了《消法》第四十条的规定。依据《消法》第五十条的有关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没收该商场的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4、答:有。根据《消法》第九条规定,消费者有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第十四条规定消费者有人格尊严,人身自由不受侵害的权利。《消法》第五十条第八项规定,“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或者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第二次形成性考核(占25%)

答案

一、填空题

1. 修理、更换、退货

2. 《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

3. 商品、服务

4. 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1

8.√

三、选择题

1.A B C

2.A B C

3.A B C

4.A B

5.A B

四、问答题

1.根据《产品质量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产品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

2. 产品质量瑕疵是产品一般的质量问题,其故障没有也应不会对人身、财产构成伤害,它是产品存在使用性能的一般质量问题。

3. “产品缺陷”和“产品质量瑕疵”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在于:缺陷产品一般是已经发生危险或通过技术手段已经证明存在危险的产品,瑕疵产品一般为产品某个方面存在使用性能上的问题但不影响全部性能的产品;缺陷产品一定是不合格产品,瑕疵产品并非一定就是不合格产品,只有完全不具备应有性能的才是不合格产品。

4.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与经营者协商解决;(二)求消费者协会调解;(三)有关行政部门申诉;(四)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机构仲裁;(五)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案例分析题

一、消费凭证,是证明消费者在经营场所进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最有效的书面证明和依据。在消费纠纷的调解、申诉、仲栽、诉讼等行为中,消费凭证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案例中,申诉方没有消费凭证,让商家以无法记起申诉人是否在铺内购买猪血为由终止调解。

二、第三方或治疗机构出具的医治证明是证明吃猪血是否导致出现不适症状原因的有效证据。本案中,无法提供第三方或治疗机构出具的有效证明情况下,就断言商家出售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进而提出索赔的要求,这显然不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提出的公平原则。

三、通过抽检和送检产生的产品质量检验报告既是商品质量鉴定主要方法,也是工商部门查办产品质量案件最有力的证据。本案中,煮熟后的猪血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已经发生变化,已失去了送检的必要。同时,也因无法抽取当天销售的同一批次的猪血,要对其进行抽检就更不现实。因此,检验机构已无法对此作出质量鉴定。

四、关于维权索赔标准问题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一条明确了维权索赔的法律依据和赔偿标准,因此,申诉人提出的索赔金额既要合法也要合理。在本案中,在商家表示愿意接受调解并予以适当补偿时,申诉人超出法律法规所制定的赔偿标准,提出过高的索赔金额,是商家提出终止调解的主要原因。

2

第三次形成性考核(占25%)

一、名词解释题

1、消费:消费通常有三种含义,一种意义上的消费是涵盖了人类生产生活领域的一切物质消耗。第二种意义上的消费是将消费仅仅局限于人类为满足自己及家庭的生活需要而作出的物质消耗。第三种意义上的消费是指消费者为满足个人或家庭生活需要,通过市场而获得、使用消费资料和消费服务的活动。消费者保护法当中的消费是从第三种意义上来理解的。

2、消费者:消费者是指为生活需要购买、使用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人。

3、消费者保护法:有广义和狭义之说,广义的消费者保护法是指国家制定、颁布的具有保护消费者功能的各种法律规范。狭义的消费者保护法仅指消费者保护法基本法。即1993年10月31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第四次会议通过、并于1994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4、消费者保护法体系;消费者保护法体系是消费者保护法的理论体系、渊源体系、法规规范内容体系和实施体系所构成的互相联系的、有序的、动态的有机整体。

二、多项选择题

1、消费者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有(ABD)

A、对消费者特别保护原则B、国家与社会干预原则

C、自我约束原则D、综合法律保护原则

2、消费者保护法的价值取向有(ABC)

A、安全价值B、交易公平价值C、福利价值D、教育价值

3、消费者保护法体系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ABCD)

A、理论体系B、渊源体系C、法律规范内容体系D、实施体系E、法律责任体系

4、消费者受教育权的内容主要包括(AD)

A、消费知识B、结社知识C、监督知识D、消费者保护方面的知识

5、消费者保护法的基本特征有(ABCD)

A、是以消费者利益为保护对象的法律B、是具的预防救治功能的法律

C、是具有综合性质的法律D、是法律渊源非常广泛的法律

三、简答题

1、简述消费者主权的基本含义?答:作为一个经济学的概念,消费者主权的基本含义是:在经营者(生产者、销售者)与消费者的关系中,消费者处于最终的决定的地位。生产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不是由生产者自身决定,而是由最终的消费者来决定。消费者主权的思想并非是现代消费者运动的结果。目前,我国经济学界一般认为,“消费者主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在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中,生产者应从消费者的需要出发,生产什么,生产多少,要服从消费者的需求与偏好的变化,消费既是生产的出发点又是其终点和归宿;(2)在销售者与消费者的关系中,销售者的行为受消费者的意愿调节,销售服务应服从“消费者是上帝”的规则;(3)在政府与消费者、生产者的关系中,政府和计划者的行为应首先考虑消费者的利益,计划、政策和法律的制定应从消费者的根本利益出发。

2、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哪九项权利?答:消费者权利是消费者所享有的权利。我国1993年颁布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广泛吸取各国及国际消费者保护立法经验的基础上,规定消费者享有以下九项权利:概括地说,这些权利包括:(1)消

3

费者的安全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所享 …… 此处隐藏:478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作业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152991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