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幼儿教育 >

如何看当前经济形势与国家宏观调控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1-13
导读: 个人观点理解 当前的经济形势政策和国家的宏观调控 如何看当前经济形势与国家宏观调控 关 键 词:全球经济 中国经济 恢复 发展 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世界各国不断尝试采取一系列措施刺激本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是,两年过去了,全球经济的复苏仍面临一系列

个人观点理解 当前的经济形势政策和国家的宏观调控

如何看当前经济形势与国家宏观调控

关 键 词:全球经济 中国经济 恢复 发展

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世界各国不断尝试采取一系列措施刺激本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是,两年过去了,全球经济的复苏仍面临一系列挑战。从总体趋势看,在经历了2009年以来全球空前的经济刺激计划之后,逐步退出的刺激计划使得全球经济在经历了2009年以来的快速复苏之后,在2010年下半年以及2011年呈现复苏势头趋缓的态势,这既可以说是后危机时期复苏艰难的印证,也可以说经济复苏之后所必然要面临的一个新趋势。

对于2010年全球宏观经济趋势,市场基本上达成大致的共识即目前世界经济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目前依然处在复苏中。据资料显示,各国就业和产能缺口都是缓慢改善而不是彻底反转,这表明西方发达国家实体经济尚未完全走出衰退,全面复苏态势尚须时日。而全球经济在2009年强劲刺激下的反弹之后,已呈现复苏之后的放缓趋势,这将是一个正在逐步明朗的态势,原因有四:第一、各个国家已实施的经济刺激政策仍将为2010 年世界经济继续回升提供支撑。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大规模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同时加强政策的国际协调,使得市场信心得到恢复和提振。第二、虽然各发达国家的财政刺激增量对GDP的拉动将逐步减少,同时从目前的观察看这种减少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经济复苏带来的被动减少而不是政府的主动压缩,同时考虑到实体经济的复苏强度,预计各主要发达国家货币政策依然较长时间维持宽松。低利率将会保持一段时间。第三、刺激政策改善基础设施和发展新兴产业会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第四、新兴市场经济较快复苏将成为推动2010 年世界经济继续回升的重要力量。全球经济复苏中,格局出现分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大国在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好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势头强劲,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而西方发达国家内部的复苏趋势也不尽相同,美国依靠规模较大的财政刺激政策、发达的直接融资市场等优势,经济复苏较好,但态势尚不稳定且呈现复苏放缓趋势;而欧洲,失业率仍然高企,投资依然低迷,库存周期开始见顶下行,信贷环境仍处于紧缩状态,仍然未走出实体经济的衰退。全球经济复苏格局的分化使各国政策走势从一致行动的刺激转向分化,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退出”策略。而各国的刺激经济政策的 “退出”以及由此导致的复苏进城放缓将成为本年度下半年乃至2011年国际经济走势的关键趋势。

目前出现的全球多极增长格局,是全球金融危机中给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机遇。对中国而言,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一系列的威胁。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一、国际金融危机的前景还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外部需求下滑的压力仍然很大;二、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消费的贡献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一些高耗能产业和产能过剩行业投资速度仍然比较快,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四、潜在的信贷风险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在投资带动下,银行信贷金融明显在行业结构上向基础设施集中,在区间结构上向中长期贷款集中,在客户结构上向大企业集中。而各地大规模上马的政府项目为地方财政和银行信贷安全埋下一些隐患。机会与威胁并存,在给中国带来威胁的同时,也促进中国新兴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根据目前的状况大致评估,中国很有可能在一些新兴技术领域进入全球领先行列并形成突破。而2010年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全球经济的相对低迷,以及资源价格相对较低,为中国加速城市化提供了良好的布

个人观点理解 当前的经济形势政策和国家的宏观调控

局机会。索罗斯最近在香港演讲说金融危机对美国冲击最大,中国受益最多。实际上,这次经济危机到目前为止,中国只是受到的冲击较小,而得益的多少,还要看后危机时代,是否可以充分利用当前的后危机时期的时间窗口及时进行良好的布局。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十二五期间,内需是关键。中国需积极培育非政府的市场需求,拉动内需。首先,要激发投资需求。5月份,中央政府以”新36条”的形式再次鼓励民间资本积极投资经济中的绝大多数行业,尤其是基础设施等一些垄断性行业。这一制度红利真正释放牵涉到一系列深层次的改革,有可能成为未来5-10年的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推动力。激发投资,就要防止大型垄断企业在一般竞争性领域进行过度扩张,同时要清理大中型企业和中小民营企业之间不公平的法规,构造一个平等竞争的氛围,要降低一些高门槛行业的管制,降低垄断性领域进入的门槛。第二、鼓励消费。从发展趋势看,中国在当前经济结构的转型中扩大消费,也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拐点上。中国消费动力包括新增城市居民以及迅速扩大的中间收入阶层带来的购买能力,还包括劳动力报酬提高所可以积累的新的消费能力。中国内陆巨大的消费潜力,将极大的促使中国生产力的持续发展。第三,促进出口的转型升级,因为强调内需并不意味着完全可以忽视外需。政府的投资力度总是有限的,要有一个安全边界和约束。现在中国经济在政府投资的带动下回升,但任何政策都有一定的副作用,政府投资也有显著的约束。如果中国继续依靠大规模的政府投融资平台融资推动政府投资面临日益强烈的预算约束。

中国经济在发展中凸显了不少矛盾,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凸显了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在特定意义上可以说,尽管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表现为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但是实质上是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冲击,凸显的是经济结构转型的压力。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看,中国经济应当说正处于一个新的结构调整的转折点上,在转向一个新的增长动力结构。或许这个转换还需要时间,但是应当说已经开始进入起点阶段。经济结构转型的方向,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中国经济要从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带动增长的模式转为消费、投资和出口均衡带动增长的模式;从主要依靠第二产业转变到依靠一、二、三产业协调带动的增长;从主要依靠资源消耗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劳动力素质、企业创新能力来发展。随着结构调整的深化,客观上需要经济体制的改革来推动。首先是资源和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其中包括了公用事业价格调整,要素价格改革以及排污权交易的试点等。其次,国企和垄断企业的改革,目的是创造大型国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之间公平竞争的氛围,从而更好的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转型。同时,包括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和国民收入分配改革在内的众多改革都将是推动结构转型重要着力点。

中国处于全球经济之中,与世界经济联系紧密。金融危机使全球的经济处于不断变革之中,只能各国颖利用这一契机,抓住全球化主线,加快资本形成和资源布局。这种布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第一,资源的布局。中国要加速城市化,需要根据城市化加速的需求对全球资源进行布局。第二,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位置。长期以来中国的企业基本上集中在加工制造环节的中低端,在金融危机平稳之后的一段时期内,应该是整合产品、技术、品牌和资源的一个比较合适的时期,也是提升中国的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的好的时机。

为使中国走向国际化,中国企业应更为广泛地参与国际规则的学习、适应和治理,并在游戏规则中逐步体现中国的利益。在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的表现赢得了广泛的关注。从总量看,中国经济超过日本成为 …… 此处隐藏:186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如何看当前经济形势与国家宏观调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152988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