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教育文库 >

2016年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公共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2
导读: ②收入较为稳定 与所得税相比,商品税的税收收入较为稳定。商品税只要有市场交易行为发生就要课税,因而不受或较少受生产经营成本的影响。 ③直接影响市场活动 商品税是对商品和劳务的市场活动直接征税,纳税环节的

②收入较为稳定

与所得税相比,商品税的税收收入较为稳定。商品税只要有市场交易行为发生就要课税,因而不受或较少受生产经营成本的影响。

③直接影响市场活动

商品税是对商品和劳务的市场活动直接征税,纳税环节的确定、差别税率的运用、税收的减免等,都会直接影响商品和劳务的供需对比状况,促进或阻碍政府的产业政策目标和其他目标的实现。

(2)商品税的缺点

①税收负担的间接性

商品税的纳税人经常与负税人分离,因此,其税负的承担者往往并不直接感受到自己是税收的实际交纳者,而纳税人只不过是整个税收活动的中介者而己。同时,负税人对税负增减的感受程度,也相对弱于所得税的负税人。增加商品税增加的是消费者的负担。

②商品税一般具有累退性质

商品税一般实行比例税率,纳税人的税负随着消费的增加而下降,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而下降。这是因为,同样的消费,穷人要用自己较大份额的收入去承担税负,而富人只要用其收入的较少份额就足以应付税收的课征。从这个意义上说,穷人的税负重。

三、论述题

11.2004年1月6日,国务院决定将450亿美元储备作为资木金注入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以推动这两家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进程。试分析动用450亿美元储备,是否要列入预算?国务院的这种行为是否符合预算法的规定?

【答案】(1)国务院动用450亿美元储备,从理论上来说需要列入预算。

①预算是一定时期内为实现特定目标所必须完成的各种项目的计划,包括对所需资源和可用资源的预计,通常还需要与过去一个或多个时期进行比较,并说明未来的需求。

②规范化的政府预算制度具有归一性的性质。即所有政府收支,除某些特殊的例外,都必须纳入政府预算,都必须受到议会和社会公众的决定、约束和监督。

③外汇储备,又称为外汇存底,是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由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管理。

(2)国务院的这种行为是符合预算法的规定的。

①我国是大陆法系的国家,法不禁止即可行,也就是如果法律没有规定就小算违法。《预算法》

第一章第四条预算由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组成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外汇有平衡国际收支、稳定国民经济的功能,目前我国的外汇没有纳入财政预算,因为它涉及到国际金融安全的间题,毕竟我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处于后进国家,在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尤其是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处于不利的地位,97亚洲金融风暴就是最好的教训。因此,把外汇列入预算外体系,还有其现实的意义。

12.厦门市70多个公交站点一度实行企业商业冠名,公交站牌上出现许多“怪站名”。被称为站名最长的“塘边颈腰痛医院(光亮医院)站”竟然有十二字之多。“公交线路变成了商业街”,老市民都“找不着北”,这引起市民的争议。政府己对公交站点商业冠名痛下“封杀令”,这又令城市公交企业陷入在“公益化”和“市场化”的夹缝之间。你认为政府应该对公交车站名进行规制吗?

【答案】(1)政府规制的领域通常是针对市场失效的领域,规制的目的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社会福利。公交车站名过长,或过于商业化,并不影响市场效率,政府没有必要对公交车站名进行规制。

(2)政府对公交行业的规制应集中在公交行业的进入、价格、公交服务的质量等可能引起市场失效,降低社会福利的方面和领域。

13.政府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规制属于经济性规制,还是社会性规制?请联系中国的实际进行说明。

【答案】(1)经济性规制主要关注政府在约束企业定价、进入与退出等方面的作用,重点针对具有自然垄断、信息不对称等特征的行业。社会性规制是指以保障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卫生、环境保护、防止灾害为目的,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伴随着提供它们而产生的各种活

动制定一定标准,并禁止、限制特定行为的规制。

(2)随着我国旅游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和作用日益凸显,旅游与国民生活融合日益紧密。在此背景下,旅游景区门票价格成为政府、媒体和社会大众高度关注的民生议题之一。目前,政府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规制以经济型规制为主,社会性规制为辅。对门票价格及其直接相关的成本监审、审批、备案、一票制和折扣行为等方面进行经济规制,是政府规制的主要着力点。同时,以门票为管理手段控制游客流量和保护旅游资源,以及将资源损耗纳入成本进行核算和体现资源价值等方面的社会性规制,涉及相对较少。

14.财政体制改革应该实行财权与事权相结合的原则,还是财力与事权相结合的原则?

【答案】财政体制改革应该实行财力与事权相结合的原则,原因如下:

(1)财权与事权相结合存在的问题

①1994年,按“事权与财权相结合”原则进行的财政体制改革,应该先分事权,再分税。但实际做法却是,事权划分先不动,承诺分税制改革后再来处理,导致现行事权划分不清。

②只强调财权与事权相结合,将带来两种结果,或者是破坏生态,掠夺式开发,或者压缩支出,缩减地方政府应承担的事权和支出责任。

(2)则力与事权相结合的优势

①“财力与事权相匹配”意味着量入为出,实事求是地结合地方政府的自身能力去合理安排各项财政支出,而不是不顾自身财力可能盲目地发展经济,“财力”的着眼点在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②“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利于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做到简政放权。

a.财权,是指各级政府依法享有的筹集收入的权力,主要包括税权、收费权及发债权。

b.财力,是指各级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拥有的以货币表示的财政资源,来源于本级政府税收、上级政府转移支付、非税收入及各种政府债务等。

c.事权,是指一级政府在公共产品或服务中应承担的任务和职责。财政体制的完善,实际上就是对财权、财力与事权之间关系的恰当处理。

“权”可能导致政府过分扩张,不利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由“财权”到“财力”弥补了这一弊端,做到“财”与“事”的匹配。

③有财权但小一定有财力。我国疆域辽阔,地区间资源要素享赋炯异,各地经济发展条件和能力也小均衡,有的地方政府赋予财权还是无法与事权匹配。

(3)国家政策改革趋势

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都提出“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夕,这表明,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原则和目标已由“财权与事权相匹配”转为“财力与事权相匹配”。

2016年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公共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二) 说明:①本资料为VIP学员内部使用,出题严格按照最新复试题型及历年复试难度。

——————————————————————————————————————————

一、名词解释

1. 公共选择

【答案】公共选择也称公共决策,指政府或公共部门的选择,即公共部门对公共物品如何生产、生产什么和为谁生产的间题进行决策和选择。公共选择或公共决策具有三个特点:

①集体性。公共决策不是私人决策者做出的个人决策,而是由政府做出的集体决策。从经济内容上划分,公共决策主要包括资源决策与分配决策。资源决策是关于如何利用现有资 …… 此处隐藏:255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16年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公共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10761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