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业革命及其对英国的影响
这是一篇关于工业革命的论文,文中简单的论述了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的改变和影响。
论“工业革命”及其对英国的影响
姚雷(软件学院,71108314)
摘要: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这场革命,最先由英国发起,对英国,对欧洲,甚至对世界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世界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可以说是这场革命中的主角,而革命也给英国带来了很多变革和影响。 本文将探究工业革命以及它给英国带来的变革和影响。
关键词:工业革命 英国 资本主义 影响 变革
正文:
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是世界近代史上的极其重要的部分,也是世界历史上地位很高的一段时期。这场革命,导致世界格局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变革,几乎影响到了世界上所有国家。而英国,作为该时期的先行者,必然值得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政治学家等的研究和探讨。
一、关于工业革命的探讨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或技术革命,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是以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后来又扩充到其他行业。 1689年英国的光荣革命,宣告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这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障碍,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英国由此发生了工业革命。大多数观点认为,工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1764年,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标志着工业革命在英国乃至世界的爆发。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后来,工业革命传播到世界各国。
1884年汤因比的《工业革命演讲集》出版后,“工业革命”一词广泛流传,逐渐成为人们的习惯用语。一百多年来,尽管史学界和经济学界有关工业革命的著作越来越多,研究的问题越来越深入。但研究者即使对一些基本问题也很少形成共识,对于“什么是工业革命”这一问题往往也是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答案。
不同时代的学者关注工业革命的角度不同。国内外学者把工业革命定义的研究分为社会变革学派、工业组织学派、宏观经济学派、技术学派、能源学派和消费学派。社会变革学派认为工业革命就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人与人之间经济交易方式的大变革;工业组织学派强调工厂结构和规模的变化,或者说工厂制度的兴起;宏观经济学派则重点分析了当时出现的一些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化;技术学派认为,技术变化是工业革命时期最根本的特征;而在能源消耗学派的眼里,能源利用方式和种类的变化是工业革命的核心;消费学派认为,社会再生产过程包含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四个基本方面。消费是一切生产的目的,它使生产得以实现,创造新的生产需要。消费在工业革命时期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完成社会再生产过程,二是扩大生产需要,尤其是使服务业迅速发展起来。
这些学派都从不同的角度捉住了工业革命的特征。而本文主要是考量工业革命跟资本主义制度的宏观层面的关系,所以,本文主要是采纳社会变革学派的观点,把工业革命看作既是经济上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革命,而且还是一次对整个人类发生根本影响的革命。因而,本文所说的工业革命乃是广义的工业革命。它是“一次包括政治,经济一切在内
这是一篇关于工业革命的论文,文中简单的论述了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的改变和影响。
的社会文化上的全面巨大变革。这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
而对于工业革命的是否存在以及发生时间也存在着“渐进论”与“突变论”的争议。渐进论者们认为工业革命反映了长达几个世纪的发展,展示此前几个世纪一点一滴积累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经过累积性发展,它主要是前工业时代发展的产物。布罗代尔指出:“工业革命至少具有双重意义。它是普通意义上的革命,包括肉眼可见的一系列短时段变革。它也是一个渐进的、不露声色的、往往难以辨认的长时段过程。”但是,时至今日,工业革命这个术语现在已为史家所通用,“革命”一词也认为是合适的。人们使用工业革命来表述它所引起的根本性变化。虽然它有别于政治上的革命。而目前,一般的论断认为,工业革命有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两个阶段之分。本文主要是侧重于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到19世纪30-40年代才告完成”的工业革命。因为这一时期的工业革命与英国资本主义制度乃是在同一时空并存、相辅相成的。
二、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及变革
(一)经济变革
在一系列前提条件下,最终孕育了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30-40年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它为英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工业革命前后80年,英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倍,棉纺厂工人生产率高于手纺工人266倍;18世纪中叶,英国的煤产量、棉花加工量都相当于世界的一半;英国工业产值占整个世界的51%,进出口贸易占25%,铁路超过1万公里,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英国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工业革命所引发的生产力的巨大飞跃,迫切需要广阔的市场。但英国工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受着封建制度残余的影响和重商主义束缚。因此英国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实现经济自由。而斯密的自由放任的经济学理论应运而生。
斯密从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出发,认为人的本性就是利己,就是追求个人经济利益。个人利益不仅创造和维护经济机制,而且还促进了财富的增长。他说:“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比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公共利益”。他认为,满足人们利己心的最好途径就是实行经济自由,用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去增进社会利益,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的前提下,都应完全自由,“在他自己的方法下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勤奋和资本加入对任何人或其他阶级的竞争”。为了保护竞争,斯密反对政府运用手中的权力去干预社会生活。他说:“如果政治家企图指导私人应如何运用他们的资本,那不仅是自寻烦恼地去注意不该注意的问题,而且僭取一种不能放心地委托给任何个人、也不能放心地委之于任何委员会或参议院的权力。把这种权力交给一个大言不惭地、荒唐地自认为有资格行使的人,再危险也没有了”,“一切特惠或限制的制度,一经完全废除,最明白、最单纯的自然自由制度就会树立起来”。
因此,斯密认为政府的作用就应该是一个“守夜人”角色,“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其职能应局限于保护国家、维护公正与秩序、提供公共产品等方面。斯密的自由经济思想对于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事实证明,工业革命后,斯密的自由经济思变成了自由贸易政策,使资产阶级尤其是工业资产阶级得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大大超过土地贵族和商业贵族而成为资产阶级的主体。同时,工业革命也引发了英国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的巨大变化:工业革命后,农业在英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到21%,农村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比重从18世纪的70%下降到1841年的22%,1851年仅占14.2%,到19世纪中叶,城市人口已超过全国总人口的50%,英国已从一个农业国变成一个工业国。
(二)社会变革
近代工业革命的伟大作用之一是使小生产转向大生产,为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开辟了
…… 此处隐藏:263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相关推荐:
- [教育文库]夜场KTV服务员的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1]
- [教育文库]企划、网络、市场绩效考核方案
- [教育文库]学党史、知党情、强党性--“党的基本理
- [教育文库]2016年高考物理大一轮总复习(江苏专版
- [教育文库]干部廉洁自律自查自纠的报告
- [教育文库]2010年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拟录取硕士研究
- [教育文库]资金时间价值练习题及答案
- [教育文库]保护环境的心得体会
- [教育文库]英语角内容:英语趣味小知识
- [教育文库]档案收集与管理工作通知
- [教育文库]劳动规章制度范本范本
- [教育文库]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作业1运动的
- [教育文库]机械工艺夹具毕业设计195推动架设计说
- [教育文库]通用技术教学比赛说课稿2
- [教育文库]2018年四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 7 Unit 2
- [教育文库]第2章 宽带IP网络的体系结构
- [教育文库]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课题3《根据化学方
- [教育文库]小学英语六年级情态动词用法归纳
- [教育文库]甲级单位编制窑井盖项目可行性报告(立
- [教育文库]2016-2021年中国城市规划行业全景调研
- 高考英语听力十大场景词汇总结
- 全省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座谈会会议精
- 人教版新课标高一英语提优竞赛试题 下
- 江西省2014年生物中考试题
- 长沙镇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金刚石、石墨和C60》片段教学设计
- 福州教育学院(王旭东)
- 基于EDA音乐播放器的设计
- 9、古诗两首《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
-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探讨
- 贵州文化产业发展成支柱产业的问卷调查
- 膀胱类癌的诊治体会(附3例报告)
- 发动机积碳产生的原因
- Configuring Code Composer Studio for
- 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如何培养点滴谈
- 46 电沉积法制备锂离子电池用硅-锂薄膜
- 美舍雅阁公司管理中各部门职责
- 去壳剥皮的小妙招
- 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的仿真研究
- 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