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镜岩-生物化学(第三版)配套练习及详解(3)
A 疏水作用 B 氢键 C 范德华作用力 D 盐键 9.茚三酮与脯氨酸反应时,在滤纸层析谱上呈现: A 蓝紫色 B 红色 C 黄色 D 绿色
10.在效应物作用下,蛋白质产生的变构(或别构)效应是由于蛋白质的
A 一级结构发生变化 C 构象发生变化 A 肌红蛋白 C 丝心蛋白 12.同源蛋白是指:
A 来源相同的各种蛋白质 B 来源不同的同一种蛋白质 C 来源相同的同一种蛋白质 D 来源不同的各种蛋白质 13.如下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A 肽键中的C-N具有部分双键性质; B 肽单位中的六个原子处在一个平面上; C 两个相邻近的α-碳呈反式分布;
D α-C的二面角在0~180°内可以自由旋转。
14.胶原蛋白中含量最多的氨基酸是:
A 甘氨酸和丙氨酸
B 脯氨酸和羟脯氨酸
D 精氨酸和赖氨酸 B Arg
C 谷氨酸和天冬氨酸 A G1u
五、问答与计算
1.什么是蛋白质的一、二、三、四级结构?主要的稳定因素各是什么? 2.什么是蛋白质的等电点(pI)?为什么说在等电点时蛋白质的溶解度最低?
3.将固体氨基酸溶于pH7的水中所得的氨基酸溶液,有的pH大于7,有的小于7,这种现象说明什么? 4.根据下列信息推断含等量Met,Phe,Asp,Ser,Thr的五肽序列:
(1)用BrCN处理五肽,释放出肽段和一个游离的高丝氨酸;
(2)用胰凝乳蛋白酶处理五肽得到两个碎片,酸性较强的碎片含甲硫氨酸; (3)用羧肽酶A处理五肽,迅速放出Ser,随后放出Thr。 5.指出用电泳技术分离下列物质,pH是多少时最合适? (1) 血清清蛋白(pI=4.9)和血红蛋白(pI=6.8); (2) 肌红蛋白(pI=7.0)和胰凝乳蛋白梅(pI=9.5); (3) 卵清蛋白(pI=4.6)、血清清蛋白和肽酶(pI=5.0)。
6.10ml溶液内含有某化合物5mg,从此溶液中取2ml稀释至20ml,取此溶液1.5ml置于0.5cm光径的比色杯中,测得280nm处的O.D值为0.4,设此化合物的摩尔消光系数为1×10,M.W为500,求此化合物的浓度? 7.某氨基酸的水溶液pH值为6.0,问此氨基酸的等电点是大于6,等于6,还是小于6?
8.用画图法比较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氧合曲线的差异,并说明为什么? 2,3—二磷酸甘油酸(DPG)与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有什么影响
9.举例说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0.用你学过的蛋白质理化性质,设计一条由毛发水解制备胱氨酸的流程图,并说明其原因。
第二章 核酸化学
I 主要内容
4
B 构型发生变化 D 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 B 血红蛋白
11.下列具有协同效应的蛋白质是:
D 弹性蛋白
15.蛋白质空间结构稳定机制中,包括下列哪种氨基酸与赖氨酸残基的相互作用。
C His D Asp
一、核酸的种类、分布及主要功能
核酸是以核苷酸为基本单位形成的生物大分子。核酸根据其所含戊糖种类的不同分为核糖核酸(简称RNA)和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二种类型。DNA是绝大多数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贮存者和传递者,主要在遗传信息的贮存和传递中发挥作用;大多数为双链,少数为单链;真核细胞中分布在细胞核,原核细胞中存在于拟核区。RNA一般是线状、单链,少数为环状双链;主要作用是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并根据其功能不同分为mRNA、tRNA和r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另外,RNA在少数生物体内还起着遗传信息载体的作用。
二、核酸的化学组成
核酸是由核苷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一类生物大分子。部分分解可以形成多核苷酸、核苷酸、核苷,完全水解可以形成磷酸、戊糖和含氮碱基。参与核酸构成的含氮碱基主要有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尿嘧啶和胸腺嘧啶。戊糖与含氮碱基之间通过C-N相连形成核苷(糖苷),核苷中戊糖基5′-OH与磷酸反应形成核苷酸。细胞中存在的核苷酸绝大多数均为5′-核苷酸,以3′,5′-磷酸二酯键形成核酸分子。
三、核酸的分子结构
(一)1.DNA或RNA一级结构
DNA或RNA分子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称为DNA或RNA的一级结构。核酸分子中遗传信息就贮存在特定的核苷酸(碱基)排列顺序之中。 (二)DNA的二、三级结构
1.DNA二级结构特点:(1)该结构由两条反向平行的DNA单链围绕其中心轴向右盘绕而成,其中一条链的方向是从3′- 5′,而另一条链的走向是从5′- 3′;(2)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形成双螺旋结构的主链骨架,位于双螺旋结构的外侧,糖环平面与中心轴的走向相平行,碱基则位于双螺旋结构的内部,其平面与中心轴的走向垂直;(3)每螺旋上升一圈需要10个碱基对,螺距是3.4nm直径2.0nm;(4)DNA双链对应位置碱基之间具有严格的规律性,即A=T,G=C。
2. 维持DNA二级结构稳定的因素:(1)互补碱基对间的氢键;(2)碱基堆集力;(3)离子键。
3. 生物学意义:(1)揭示了DNA分子上遗传信息的贮存规律;(2)揭示了DNA分子的可复制性以及DNA分子内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 DNA的三级结构是指双螺旋的卷曲构象,最常见的是超螺旋结构。 (三)RNA二、三级结构
RNA一般由一条链构成,二级结构的最主要特点是“发夹”结构。tRNA二级结构呈三叶草形,三级结构呈“倒L形。 四、核酸的主要性质 1.溶解性和旋光性。
2.紫外吸收特性:核苷酸定量分析(摩尔消光系数)法。
3.碱基、核苷和核苷酸的解离;碱基和磷酸上的可解离基团,核苷和核苷酸的等电点 4.变性、复性及DNA的分子杂交。
II 习 题
一、 名词解释 1.稀有核苷: 2.DNA二级结构: 3.三叶草模型 4.“线团”转变:
是非题: 判断下列各句话意思的正确与否,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画“√”,错误 的画“×”,如果是错误的,请说明其理由。
1.核苷由碱基和核糖以β-型C-N糖苷键相连。
2.核苷酸是由核苷与磷酸脱水缩合而成,核苷酸是核苷的磷酸酯
3.DNA与RNA一样,在1N KOH溶液中不很稳定,生成2',3'脱氧核苷酸。 4.DNA碱基配对规律(A=T, G=C)仅适用于双链DNA而不适用单链DNA. 5.在DNA变性过程中,总是G=C对丰富的区段先解链分开。 6.DNA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
7.在DNA局部双螺旋区内,两条链之间的方向也是反向平行的。
8.不同来源的DNA单链,在一定条件下能进行分子杂交,是由于它们有共同的碱基组成。 9.当某DNA溶液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OD260提高30%,说明它是该DNA分子为双链DNA。 10.DNA分子的可复制性主要是由DNA双链对应位置之间碱基的互补性所决定的。
5.分子杂交:
6. 增色效应: 7. Tm:
11.DNA变性后由双螺旋结构变成线团结构。 12.Tm值低的DNA分子中(A-T)%高。
13.双链DNA中,一条链上某一区段的核苷酸顺序为: pCpTpGpGpApC,那么另一条链上相应的区段的核苷酸顺序为:pGpApCpTpG. 14.由于RNA不是双链,因此所有的RNA分子中都没有双螺旋结构。
15.DNA两条链间的碱基配对原则总是A对T、C对G、而DNA与mRNA之间的碱基配对原则为A对U、T对A以及G对C。 16.DNA的复制和转录都必须根据碱基配对的原则。
相关推荐:
- [实用模板]第八章:法国“新浪潮”与“左岸派”
- [实用模板]2021年北京上半年临床医学检验技师生物
- [实用模板]SAP GUI 7.10客户端安装配置文档
- [实用模板]2001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综合笔试试
- [实用模板]36机场工作实用英语词汇总结
- [实用模板](一)社会保险稽核通知书
- [实用模板]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材料
- [实用模板]濉溪县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应急演练方
- [实用模板]长沙房地产市场周报(1.30-2.3)
- [实用模板]六年级数学上册典中点 - 图文
- [实用模板]C程序设计(红皮书)习题官方参考答案
- [实用模板]中国证监会第一届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
- [实用模板]桥梁工程复习题
- [实用模板]2011学而思数学及答案
- [实用模板]初中病句修改专项练习
- [实用模板]监理学习知识1 - 图文
- [实用模板]小机灵杯四年级试题
- [实用模板]国贸专业毕业论文模板
- [实用模板]教育学概论考试练习题-判断题4
- [实用模板]2015届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精品资料(译林
- 00Nkmhe_市场营销学工商管理_电子商务_
- 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
- 诚信教育实施方案
- 吉大小天鹅食品安全检测箱方案(高中低
- 房地产销售培训资料
- 高一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
-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lesson_1_练习题
- 证券公司内部培训资料
- 小学英语时间介词专项练习
- 新世纪英语专业综合教程(第二版)第1册U
- 【新课标】浙教版最新2018年八年级数学
- 工程建设管理纲要
- 外研版 必修一Module 4 A Social Surve
- Adobe认证考试 AE复习资料
- 基于H.264AVC与AVS标准的帧内预测技术
-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质
- ABB变频器培训课件
- (完整版)小学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 深思洛克(SenseLock) 深思IV,深思4,深
- 弟子规全文带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