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法律文档 >

组织行为复习题 无答案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24
导读: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题 第一章 导论 一、填空题 1.组织行为学的对象具体的三个层次包括 、 、 。 2.组织文化理论的崛起带来了组织行为学和管理理论研究中两个基本假设的突破,即关于观念人及 两个假定的确立。 3.所谓“观念人”的假设认为,人在本能上确有多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题

第一章 导论 一、填空题

1.组织行为学的对象具体的三个层次包括 、 、 。

2.组织文化理论的崛起带来了组织行为学和管理理论研究中两个基本假设的突破,即关于观念人及 两个假定的确立。

3.所谓“观念人”的假设认为,人在本能上确有多种需要,也希望自己的需要不断得到哦满足,然而,作为一个人,更重要的是 。

4.所谓“生活组织”的假定认为,不能仅从单纯的经济角度去考察和认识一个企业,还应该从 来看企业的职能。 5. 被成为是人际关系之父。

6.组织行为学常见的研究方法有: 7. 是指指标是否测量了它要测量的研究内容。 8. 是指测度结果的一致性。

9.作为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管理技能包括 、 、 三大方面。 10、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 和 的规律性。 二、选择题

1.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下述哪方面规律性的科学( ) A.一切人的心理活动 B.一切人的行为

C.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 D.一切人的心理与行为 2. 下面哪一项技能对于高级管理者来说最重要( ) A.人际技能 B.技术技能 C.概念技能 D.组织技能 3.组织行为学最早产生于本世纪( )

A.20-30年代 B.30-40年代 C.50-60年代 D.70-80年代 4.工程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的是( ) A.人与事的关系 B.人与机器的关系 C.人与人的关系 D.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5.在实际生活中观察人的行为,不操纵自变量的方法为( ) A.参与观察法 B.非参与观察法 C.控制观察法 D.自然观察法

6.下列哪项研究要求弄清楚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 ) A.描述性研究 B.因果性研究 C.预测性研究 D.行动性研究 7.面谈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测验法 8. 最早发现工作群体重要性的是( )

A、霍桑试验 B、莱维特的研究 C、维卡的研究 D、马斯洛的研究 三、多选题

1.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 )

A.心理学 B.社会学 C.人类学 D.政治学 E.生物学 2.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层次有:( )

A、个体 B、群体 C、组织 D、集体 E、环境 3.科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的原则是:( )

A、研究程序的公开性 B、收集资料的客观性 C、分析方法的系统性D、观察与实验条件的可控性 E、所得结论的再现性 四、判断题

1、欧文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试图在企业中建立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被称为人际关系之父 ( )

2、梅奥等人的霍桑试验揭示了人群关系是提升劳动生产率的重大因素。( ) 3、现场试验容易控制自变量与因变量相互间的因果关系。 ( )

4.组织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能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的种种需要。( ) 5.组织的使命和目标说明了组织存在的理由。 ( )

6.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管理技能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两方面就够了。 ( )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第一节 知觉与判断 一、填空题

1. 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 的深入和发展出, 作为知觉的组成成份存在于知觉中。

2. 自我知觉是指主体对自己的___ ___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己。

3.凯利认为,人们主要是根据对行为者主体、行为指向的对象和行为发生的环境,三个归因的基本要素来推测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据此他提出了归因所依据的三个原则: 、 、 。 二、单项选择题

1.只反映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是( )

A.感觉 B.知觉 C.社会知觉 D.自我知觉 2.反映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是( )

A.感觉 B.知觉 C.社会知觉 D.自我知觉

3.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是( ) A.角色 B.角色知觉 C.角色期待 D.心理契约

4. “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体现的是( ) A.敏感化现象 B.对比现象 C.适应现象 D.感受性降低现象 5. 冬泳下水后觉得很冷,几分钟后就感觉不那么冷了,体现的是( ) A.敏感化现象 B.对比现象 C.适应现象 D.感受性降低现象

6在社会知觉的偏差中,通过对某人的知觉而留下的最初印象,能以同样的性质,影响着后来对他再次发生的知觉,称之( )。 A.知觉防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投射

7.青年人认为老年人墨守成规,而老年人总认为青年人办事不牢固,这是由于社会知觉偏差的( )

A.第一印象效应 B.晕轮效应 C.近因效应 D.定型效应

8.在组织活动中,为了更好的对成功者和失败者今后的行为进行引导,应该尽可能把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归因于( )

A.稳定性因素 B.不稳定性因素 C.内部因素 D. 外部因素 9.在知觉熟悉的人时, 起较大作用 ( )

A. 近因效应 B. 首因效应 C. 对比效应 D. 晕轮效应 10.在知觉陌生的人时, 起较大作用 ( )

A. 近因效应 B. 首因效应 C. 对比效应 D. 晕轮效应

11.在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中,对象与背景的差别是不可忽视的.但是,对象与背景的关系是 ( )

A.相对的 B.对象决定背景 C.背景决定对象 D.均等的

12.在自我知觉中,由于从个人角度看自己,难免使自我知觉带有某种 ( ) A.选择性 B.客观性 C.因果性 D.主观性 13.一个人对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是( ) A.角色期待 B.角色知觉 C.心理契约 D.角色定式

14.在社会知觉的偏差中,由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成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的心理效应称( )

A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B 第一印象效应 C 晕轮效应 D 定型效应

15. 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并且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这种知觉的特征叫做( )。 A、知觉的恒常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整体性

16.同一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视角大小,总是随着距离的远近而变化的。但是由于知识经验参与,人仍然对不同距离的物体的大小知觉保持相对稳定不变,这种知觉特征称之为( )。 A、知觉的恒常性B、知觉的理解性C、大小知觉恒常性D、距离知觉恒常性

17.一支白粉笔,无庥把它置于明亮处还是黑暗处,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是白粉笔,这种知觉特性被称之为( )。

A、明度知觉恒常性B、大小知觉恒常性C、颜色知觉恒常性D、形状知觉恒常性 18.人们总是把红旗知觉为红色,无论它是在黄光或蓝色日光照 …… 此处隐藏:227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组织行为复习题 无答案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43449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