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法律文档 >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结题报告(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2
导读: 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教学基本功的修养,努力提高言语的表达能力。多跟学生交朋友,努力在学生中产生亲和力,力求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由于很多学生的不良听课习惯是在七年级开始养成的,因此,我们应从七年级

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教学基本功的修养,努力提高言语的表达能力。多跟学生交朋友,努力在学生中产生亲和力,力求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由于很多学生的不良听课习惯是在七年级开始养成的,因此,我们应从七年级开始,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听课要求,制定明确的课堂目标,进行好习惯的培养。老师可进行如下操作:a,首先提出要求,让学生明确该怎么做。一开学就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做到“四到”——眼到:眼睛盯着老师;耳到:耳朵仔细听完老师提出的问题、要求以及同伴的发言;心到:就是思维要快,要迅速思考并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手到:动手操作、动手练习、做好课堂笔记。b,经常性地引导和督促,辅以积极的鼓励和评价,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听课习惯。如告诉孩子们口中说“四到”关键还要真正做到。老师喜欢的是说到做到的学生。看到学生的进步不吝啬表扬与鼓励。经常用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满意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言语,一幅真诚的表情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老师还要做好课前准备的有意识训练。首先,要明确要求。如课前及时进入教室、摆好相关课程的书籍和学具,无关紧要的课本和作业本要收捡好,然后端坐桌前静候老师的到来。上课教师在课前也要有意识地巡视学生是否做好了准备,如果没有,应当予以提出并督促学生立即改正。再次,提出长期和短期目标,要求学生持之以恒,老师并及时作出中肯的评价,以修正或鼓励学生。因为学生自制力不强,老师一定要坚持监督学生,不可偶一为之。

我们发现,课堂上学生之所以听不进去老师讲课,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上课时学生没有明确的思维方向,不知自己该干些什么。有时老

师讲的目标超出学生的实际,学生不愿用力去追;有时老师讲的学生已经懂了,这时学生又没别的目标,于是大脑也处于方向不明状态。这样下来,一节课就无所获了。那么课上提出明确的目标,并说明一定要当堂检测。学生听课就会认真、思考更加积极、发言更加踊跃。如何给学生课堂学习“定向”呢?教师应根据课标的定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把重点目标告诉学生或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一目了然。根据班级学生学情参差的实际状况,还可以设立高(独立积极思考)、中(大胆发言交流)、低(踊跃评价学习)三级目标以适应不同的学生。

引导学生加强自律意识,强迫自己听课,自己思维。要求作好简单的听课记录,也能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好习惯。

3、(关于复习) “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乌申斯基语)复习是组织这种知识体系的重要方法。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现代教学,复习都是极重要的环节。复习可以使学生学过的知识得到巩固、充实和提高,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我们注重给学生传授复习的方法,提高学生复习的能力,而这其实就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复习习惯。

操作过程中,我们认为,应遵循如下一些原则:(1)、及时性原则。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教师(和家长)应该让孩子及时复习,并引导孩子制定一个复习计划,让他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整个学习进程和节奏。(2)、主体性原则。由于学生学习水平参差,并且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不平衡,因此,老师应协调好学生自我学习系统中的各种因素作用。在复习时,将学生放在核心位置,而不能越

俎代庖。(3)、针对性原则。即瞄准学生学习现状,分清主次,把握考点,进行专题训练。(4)、变式原则。不就题论题,要适当扩散,善于借题发挥,举一反三,将某些知识的呈现方式作适当变换,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来引导学生分析,引导学生产生联想,由此及彼,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在专题研究中,我们摸索出了以下可行而有效的操作策略:(1)、合理布置、精心安排、过程监督、结果检查的策略。由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大都是老师和家长共同督促强化而成,因此,在复习上,教师是引导者、制定者、检查者,家长是过程监督员,也是行为结果的检查者。按照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合理制定复习内容,引导学生对复习效果进行检查,并针对性地改变复习方法。(2)、遵循规律,循序渐近。即,根据不同孩子的年龄和学情特点逐步培养学生的复习习惯和能力。(3)、教给学生复习的方法,让学生应用这些方法自我培养复习的能力,这一点是最为重要的。学生有了方法,加上老师和家长的督促,逐步由他律变成一种自觉,这就基本上形成了习惯。

我们主要培养学生以下复习的方法和能力:(1)、及时回忆法。下课后用一两分钟及时默忆当堂重要内容,如公式、法则、定义等;作业前先回忆知识要点,再动笔。(2)、睡觉前“放电影”。睡觉前回忆当天各门课程的收获,不清楚的及时翻翻书、读一读、问一问,直到弄明白。(3)、阶段性(单元)复习,以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为主要目标。(4)、查漏补缺法。学生建立纠错本,分析错误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复习相关知识。(5)、学情监测系统复习法。以

老师指导为主,归纳、梳理各知识要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系统。培养学生根据目录将厚书看薄的能力。 (二)具体实践成果:

1、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改变。

我们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新课标实施为依托,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立足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策略,以指导学法为举措,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次指导,学生由机械接受学习,转变成主动积极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涉及到倾听、观察、记录、思考、分析、归纳、总结、表达、交流、合作、实践和多媒体辅助学习等各个方面,方式灵活,使学生更广泛地获取信息途径。学生能从自己的视角和能力出发,用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体现学习的个性化。如:一个课题,学生有不同的猜想和发现;某些问题,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和解答方案;某些探究,学生有不同的方案和方法;一份调查作业或实践活动,学生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的侧重点等等。

2、学生的自学能力普遍提高。

学生的学习已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也不局限于听课和做作业。他们的学习已从课堂、课本拓展到生活世界、科学世界和网络世界等各个领域。

(1)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能以点带面,进行知识的类比迁移。学生能够先透彻理解某个知识点,然后通过对照、联想,进行知识的类比迁移,带动其它相类似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能以某个知识点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展开探究,拓宽知识面。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学科竞赛,两年多来,共有多人次在市级以上比赛获奖,获得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

(2)有及时总结、归纳、联系、整理的自学习惯和能力,实现知识的更新和完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学生在学习完每一单元、每一章节之后有及时总结、归纳、比较、联系、整理成知识网络的习惯,总结出知识相互联系的某一条主线,达到结构化、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以学生语文、数学、理化能力测查(抽样100份)为例

语文单项能力测查统计表

七年级 八年级 前测 后测 前测 后测 A B C A B C A B C A B 识字能95% 4% 1% 99% 1% 0% 98% 2% 0% 100% 0% 力 阅读能93% 5% 2% 98% 1% 1% 99% 1% 0% 100% 0% 力 写作能97% 2% 1% 100% 0% 0% 98% 1% 1% 100% 0% 力 口语交98% 2% 0% 100% 0% 0% 98% 2% 0% 99% 1% 际能力 数学单项能力测查统计表

…… 此处隐藏:150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结题报告(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43433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