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法律文档 >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结题报告(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2
导读: 1、在学习新知识之前,( )。 ① 经常预习 ② 偶尔预习 ③ 基本不预习 2、在课前预习时,( )。 ① 只把新知识阅读一遍 ② 一遍阅读一边试着练习 ③ 一边阅读一边操作学具 八年级:7%; 九年级:12% 八年级:34%

1、在学习新知识之前,( )。 ① 经常预习 ② 偶尔预习 ③ 基本不预习 2、在课前预习时,( )。 ① 只把新知识阅读一遍 ② 一遍阅读一边试着练习 ③ 一边阅读一边操作学具 八年级:7%; 九年级:12% 八年级:34%;九年级:67% 八年级:59%;九年级:21% 八年级:70%;九年级:51% 八年级:17%;九年级:34% 八年级:13%;九年级:15% 3、在预习中碰到困难你就( )。 ① 停止预习 ② 请教家长或打电话问同学 ③ 努力克服并继续坚持预习 八年级:88%;九年级:68% 八年级:10%;九年级:25% 八年级:2%; 九年级:7% 4、在课前预习时比较喜欢( )。 ① 不复习旧知识,直接预习新课 八年级:76%;九年级:42% ② 预习中遇到困难后,再复习旧知识 ③ 先复习旧知识,再预习 八年级:19%;九年级:40% 八年级:5%; 九年级:18% 初步调查结果表明,由于八年级学生认识能力相对较低,知识相对简单,学习压力小,大多数学生不预习。随着年级增高、学生知识的增多和学习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通过预习,带着问题听课。因此,老师有必要在班级内提出预习要求,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加强预习的指导和督促,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2)根据学生现状进行探索实践,探寻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有效策略

①师生一起预习,摸索预习的方法。

八年级语文老师采用“读”“画”“查”“思”“问”“议”“记”等七种方法培养学生进行语文学科的预习。

②提出要求,学生预习。

九年级数学老师采用“两读一练”法培养学生进行数学学科的预习。

③加强对预习结果的评价,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

我们一直注重对学生积极阅读、主动思考的程度的评价。检查“疑问”的数量与质量,了解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观察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与流畅性。对学生的预习作出评价,对没有认真预习的学生及时与家长联系,准确了解情况,及时给予帮助。

④建立检查激励机制,采用成功体验法,摸索促进学生养成自觉预习习惯的方法。

部分老师根据学生一段时间的表现,在班级评选“最有价值的问题家”“资料灵通师”“好词佳句工程师”等,督促学生持之以恒地认真预习。

5.“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小组的主要研究过程 (1)调查了解学生相关现状,进行初步分析

以课堂观察为主,以分类个别谈话为辅,结合问卷调查对我们七、八年级学生的听课行为作测定,了解和掌握学生听课习惯的基本现状,为学校课题研究提供原始数据,分析内在原因并提出建议,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听课习惯进行干预,为培养学生持久良好的听课习惯提供对策和依据,寻找培养学生良好听课习惯的规律。

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课前准备情况影响着他们听课的质量;学生课堂学习情绪和注意力影响着他们听课的质量;能不能做课堂笔记影响着学生听课的质量;课堂学习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影响着他们的听课质量;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对老师好恶影响着学生听课的质量;教学内容的深浅,教师的教学风格与教学方法影响着学生听课质量。

问卷表明,我校八年级一部分学生对良好听课习惯的概念模糊,特别是八年级学生,对一些较高层次的学习习惯不大明确,更不知道怎么去做。另一方面缺乏主动培养意识。只有老师提出要求,学生才会去遵循,期间还要老师不断地提醒监督。

(2)根据学生现状进行探索实践,探寻培养学生良好听课习惯的有效策略

①研究教师亲和力对学生听课质量的影响。 ②摸索强制要求对学生听课兴趣和质量的影响。

③八年级老师试着从以下研究中总结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习惯:老师们用怎样的一个动作或用怎样的一句简短的话语来冷却沸腾的教室?听什么?课堂上怎样做到动静结合,张弛有度?

④九年级数学老师在教学中摸索“定向”培养学生听课习惯。 ⑤要求学生做简单的听课笔记,经常性抽查学生的此类笔记。 ⑥教法改革探索。创设教法改革氛围,使教师意识到,不改革教法,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不可能得到培养。在教学中应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大力提倡老师之间听随堂课,听推门课。

⑦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组织能力。

⑧教师善于捕捉培养良好听课习惯的生成资源,及时评价鼓励,提升学生听课的品质。

6.“培养学生及时复习的习惯”小组的主要研究过程

(1)重温“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习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理论。将这些知识告之学生,让他们认识到复习就是同遗忘作斗争。

(2)利用“及时回忆法”进行复习,培养孩子及时复习的习惯。 (3)利用“阶段复习法”进行复习,让学生认识到复习还具有整理知识的作用。参研老师观摩一节数学整理复习课,课后组织研讨。

(4)利用“查漏补缺法”进行复习,培养学生建立错题库、处理错题库的习惯。

(5)培养学生系统复习的能力,引导孩子在整理单元知识的基础上,跟着老师整理本学期教学内容的要点,梳理知识链条,形成知识网络。

(6)教师试着依据心理学中关于记忆的原理和规律,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记忆类型,并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增强记忆力。

(7)及时检测,反馈复习成效,让学生享受成功感,自觉进行复习。 七、课题研究成果 (一)我们的理论成果: 1、(关于预习) 我们认为,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要遵循新课标关于预习的要求和层次;要遵循从课内到课外、先扶后放的原则;预习内容的设计,应符合针对性、趣味性、操作性、可接受性原则。

预习能力的培养和预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我们应加强预习与自学尝试相结合,以提高学生自信心和自学能力;加

强预习与明确学习内容的基本点、重点、疑难点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听课的质量。要使学生的预习产生效果,预习方法的指导也很关键。

经过借鉴学习和实践摸索,我们认为语文学科采用“读、画、查、思、问、议、记”七种方法来预习能获得较好的效果。a,整体阅读,要求快速通读课文,即从提示、标题、正文、注释、练习等几个方面总体浏览课文,其中包括单元提示;b,勾画批注,最基本的要求是用不同的符号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序号、不理解的句子,提倡批注心得和质疑;c,查阅工具书和有关资料;d,思考是阅读的核心,也是预习的关键,它重在思考理解,要求学生在预习时能透过字里行间进入到作品中去,试着去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文章的思想内涵;e,勤于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是预习的深化;f,博采众长,即在预习中进行讨论;g,择优而记,“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预习时的摘录和笔记,也是较好的自读法。

我们还觉得“两读一练”是培养学生进行数学学科的预习的可用方法。a,初读教材,了解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时从情景图中发现数学信息,试着回答教材中提出的问题,把重要的概念和结论勾画出来。b,细读教材,试着把握知识的来龙,试着理解例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把不明白的地方作上记号。c,尝试练习,检查预习效果,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在新课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注意。

“学生在预习阶段,初意本来不要求弄得完全头头是道,最要紧的还是让他们自己动脑。”

2、(关于听课) 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对老师的好恶影响着学生听课的质量;教学内容的深浅,教师的教学风 …… 此处隐藏:132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结题报告(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43433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