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资格考试 >

纺纱学复习题及答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6
导读: 纺纱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篇纺纱原理 第一章 绪论 1、.简述纺纱的基本原理。 答:初加工:在纺纱加工前对纤维原料进行初步加工,使其符合纺纱加工的要求。 原料选配与混合:合理使用原料,稳定成纱质量。 开清:大团 到小块、小束,同时除杂的过程。 梳理:横向

纺纱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篇纺纱原理

第一章 绪论

1、.简述纺纱的基本原理。

答:初加工:在纺纱加工前对纤维原料进行初步加工,使其符合纺纱加工的要求。

原料选配与混合:合理使用原料,稳定成纱质量。

开清:大团 到小块、小束,同时除杂的过程。

梳理:横向联系基本消除成单纤维状但有弯钩,除杂混合。

精梳:进一步梳理去除短纤维和细小杂质。

牵伸:抽长拉细条子,纤维伸直、去弯钩。

并和:多根条子混合,改善均匀度。

加捻:回转,使纤维间的纵向联系固定下来,给予一定物理机械性能。

卷绕:半制品在各工序过渡的形式,保证纺纱连续性。

2、纺纱的系统主要有哪些?

答:根据纺纱加工的对象(纤维原料)的不同,纺纱系统有:棉纺、毛纺、麻纺和绢纺等。

3、写出棉纺(精梳)系统纺纱工艺流程。 答:(原棉)配棉——开清棉——梳棉——精梳前准备——精梳——并条——粗纱——细纱——后加工。

第二章 初加工

1、什么是纤维原料的初加工?各有什么类型的初加工? 答:纤维原料的初加工就是对纺纱前的纤维原料进行初步的加工,以尽量去除原料中的非纤维性物质,以有利于纺纱加工。目前,初加工主要有:轧棉、洗毛、(麻)脱胶、(绢)精练

等。

2、棉的预处理是什么?

答:包括轧棉和对醣份高的含醣棉还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

3、有哪两类轧棉方法,各有何特点?

答:皮辊轧花:

特点:转速低、作用柔和、不易轧断纤维,绵结、索丝、疵点少,原棉含杂多,短绒多。

锯齿轧花:

特点:转速高、作用剧烈、容易切断纤维,易产生棉结索丝等疵点,(有排杂系统)原棉含杂少,短绒率低,棉松散。

4、指出唛头(329)各符号代表什么含义? 答:(329)——手扯长度为29mm的3级皮辊黄棉。

5、含糖棉处理有哪些方法?其特点如何?常用的方法? 答:(1)喷水给湿法

特点:简便,适合含糖低,含水少的原棉。 (2)汽蒸法

特点:占地大,能耗大,棉易泛黄,纤维强力下降。

(3)水洗法

特点:去糖彻底,但费力、耗水、耗能,易产生棉结杂质。 (4)酶化法

特点:费时、费工,去糖效果较好。 (5)防粘助剂法

特点:使用方便,价格适中,除糖效果明显,应用普遍。 实际中,常用防粘助剂法。

第三章 原料选配

1、何为配棉?其目的要求是什么?选配原棉时一般注意哪些原则?

答:将几种唛头、地区或批号的原棉,按比例搭配使用的方法,称为配棉。其目的要求如下:

(1)能满足不同纱线的质量要求 由于原棉的主要性能如长度、细度、强度、成熟度含杂等随原棉品种、产地、收摘期、批号及轧工等情况的不同而不同,为了解决好不同纱线对原

棉性能的不同要使得混合棉的性能基本上满足不同纱线质量要求;

(2)能保持生产过程和成纱质量的相对稳定 采用多种原棉搭配成混合棉,则混合棉的批量要比单一品种的原棉批量大得多,其性能也不存在单一品种间的较大差异。采用混合棉既可增加投产批量,又能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原棉性能的稳定,从而可使生产过程和成纱质量保持相对稳定;

(3)能节约原棉和降低成本 原棉是按质论价的,选用高等级的原棉,成纱质量好但成本高,选用低等级的原棉,成本低但成纱质量得不到保证,通过配棉,可以利用某一种原棉的某些长处来抑制另一种原棉的某些短缺。

选配原棉时一般应注意的原则:挑选原棉时,要按纱线特数和用途挑选,依次为先细特后中、粗特,先高档后一般;要严格控制对与对之间和同一队中批与批之间的原棉质量差异。

2、混和指的是什么?对混和的要求是什么?

答:混和是指纺纱制品中各种纤维成分的混合和均匀。

尽可能使各种性能的纤维在制品的空间(包括轴向和径向)获得充分的混和,并且是随机分布的,这就是对制品中各种纤维成分混和要求。

3、配棉中的分类排队是什么意思?达到什么目的? 答:分类就是把适合纺某种特数和用途纱线的原棉挑选出来归为一类,组成该种线纱的混合棉,这是配棉工作的第一个步骤;排队就是把同一类中的原棉按地区或质量相近的原棉挑选出来列为一队,准备接批时使用

目的:可从进厂时间不同、数量和质量不等的多种批号的原棉中选出若干批号组成一种混合棉,使其既能满足某种特数和用途的纱线质量要求,又能降低成本和保持较长时间的质量稳定。

4、什么叫回花、再用棉和下脚?各自的用途是什么?

答:在纺纱过程中,各道工序都会产生一些回花、再用棉和下脚,它们的产生部位不同,质量也不同,如果得当,使用合理能达到保证质量、节约原棉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回花:包括清梳工序的回卷、梳并粗工序的回条、粗细工序的粗纱头和皮辊花。回花质量与混合棉接近,一般可回用到本特数纱中,但比例宜在5%以内,其中,粗纱头须预先开松处理,皮辊花应先清除回丝。

再用棉:包括开清工序的统破籽、梳棉工序的抄斩花和精梳机的落棉。精梳落棉的有效含纤率达80%左右,可直接在粗、中特纱中回用。抄斩花含纤率在70%左右,经杂质分离机处理后在粗、中特或副牌纱中回用。统破籽仅含30%左右的有效纤维,经破籽机处理后在粗特或副牌纱中回用。

下脚:包括统破籽经处理后的落杂、开清工序经尘笼排除的地弄花、梳棉工序的车肚花、条粗工序的绒板花、粗细工序的绒辊花以及细捻筒摇的回丝等,经专门的拣净、开松和除杂后,在副牌纱或废纺中使用。

5、原料的混合(选配)的目的是什么?主要应考虑哪些因素?其综合性能是如何表示的?

答:原料选配的目的是:(1)、保持生产和成纱、织物质量的相对稳定;(2)、合理使用原料;(3)、节约原料和降低成本。主要应考虑的因素是:(1)、应根据纱线和织物的特征和品质要求来选用原料;(2)、应考虑原料的加工性能,使生产稳定,易于制成优良产品,提高劳动生产率;(3)、应考虑加工成本。选配原料的各项技术指标,可用混用纤维各成分的重量百分率加权平均计算。

答:混纺比: 混纺纱中以混纺纤维干重计算的比例。

投料比: 混纺时以混纺纤维湿重计算的投料比例。

若 、 分别为A、B两种成分的投料比, + =1。

K1、K2分别为A、B两种成分的成纱混纺比,K1+K2=1

W1、W2分别为A、B两种成分纤维的实际回潮率(%),则

7、确定化纤混纺比时应考虑哪些因素?为什么涤/棉混纺比选为65/35是适宜的?

答:确定化纤混纺比时要避免临界混纺比,更重要的是要根据产品用途、可纺、可织、可染性以及产品质量和成本等因素合理确定。

任何化纤的混纺比大小对织物性能的影响程度不是单一的线性关系,总是存在有利和有弊两个方面。涤棉混纺时,织物的坚牢度、挺括滑爽、易洗快干和保形免烫等特性随涤纶比例的增加而改善,但吸湿透气、染色沾污、生产成本和可纺、可织性则随涤纶比例的增加而恶化。当涤/棉混纺比选为65/35时,其综合效果最佳,既发挥了棉纤维的可纺、可织、可染性,又突出了涤纶的坚牢、免烫和挺括性。

8、涤/粘混纺时的设计干 …… 此处隐藏:208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纺纱学复习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41187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