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室带教老师对护士评语(2)
3.该生在本科实习期间,学习刻苦,能掌握本科基本知识和常规操作,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也基本掌握,考核成绩优良,望今后继续努力。
4.该生在本科学习期间能严格遵守本科各项规章制度,工作积极主动,努力好学,对病人热情,耐心,深受病人的好评,能熟练掌握本科常见疾病的治疗与护理,望以后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5.该生在本科室实习期间,完成了实习大纲要求掌握的操作。期间并无任何差错。该生在实习期间,对待病人亲切热情,对护理工作有热情。对待工作态度严谨认真,能够很好的胜任日常工作。将会是一个好的护理工作者。
实习单位鉴定评语
该生在本医院实习期间,工作积极主动,学习认真,尊敬师长,待人诚恳,能够做到服从带教老师的指导,团结同事,不怕苦,不怕累,并能够灵活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在实习期间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篇三:关于对急诊科各级护理人员带教体会
关于对急诊科各级护理人员带教的体会
魏国霞
【摘要】
目的:利用分层次带教,使各级护士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知识,探索一条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路子,使学生毕业即“成型”。 方法:立足突出专科特色,培养急救专科能力为出发点,制定考核项目、各项目评分等级、各等级的细则标准及护士的达标要求,并根据标准要求进行分层带教(A组),然后与未分层次带教的实习护士(B组)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实习生急救能力A组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分层
次带教在急救能力量化评价体系中,护士的急救综合能力显著提高。
【关键词】
急诊;分层次带教;能力测评
急诊科是医院抢救急、危、重患者的第一线,也是衡量医院服务质量的窗口。急诊护理时一门用最少数据,最短时间和最佳技能来挽救患者生命,减轻患者痛苦的护理护士的临床工作能力培养是临床护理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临床实习中除了传授基础知识外,还要注重提高护士的临床应急工作能力等。为此,对上一年进入急诊科的护士实施分层次带教,重点培养护士的急救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探索出一套较为客观的评价护士急救能力的评价体系,经2年的教学实践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院教学组与急诊科主管带教教师机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组成阶梯式带教模式,由上至下,层层质控,层层知道,立足于突出专科特点[3],培养急救能力为出发点,共同制定出考核项目、各项目评分等级、各等级的细则标准及学生的达标要求,并根据所定项目要求进行带教。
1.2制定评价内容与评分标准:评价内容包括:出诊分诊能力、疫情观察能力、急救动手能力和应急配合能力4项,每项满分100分。将能力分为5级:1级<60分,2及61~70分,3级71~80分,4级81~90分,5级91~100分。根据要求,能力达标等级应为3级以上。
1.3急诊科实习护士能力量化测评(见表1) 表1 急诊科实习护士能力量化测评表
[2]
[1]
搏监护、多参数监护、呼吸机使用、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除颤、洗胃、输液泵、吸氧、血糖测定、吸痰、静脉留置BD针。评分标准:操作正确、熟练91~100分,操作正确、基本熟练81~90分,操作基本正确、基本熟练71~80分,操作基本正确、不熟练61~70分,操作欠正确、欠熟练<60分。
1.5方法:根据评价体系及能力达标要求,对上一年进入急诊科实习的48名护士均发一份“急诊科实习护士能力量化测评表”根据标准3级以上能力达标要求,制定带教月计划、周安排、有计划、有目的地合理安排时间进行分层次带教,首先由带教老师知道尽快让护士熟悉环境,了解急诊科的工作特点。
使护士快速进入角色,然后按各项能力要求进行带教。如:在把好出诊关方面,要求护士在接到电话后立即通知医生及司机,携带物品、药品在3min内出诊。在病情观察方面:先让护士对常见危重患者实际的临床表现与理论结合,并加以熟悉。带教教室结合典型病例进行个案分析,并对观察要点进行讲解,再由主管带教老师给予难点、疑点、经验传授。经过多层次带教,促进了带教老师的知识更新,提高了护理队伍的理论实践水平。使护士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多方面、多脏器、多系统的病情观察,掌握了更多更全面的医学知识,从而实现分层次带教的目的。
1.5.1急救动手能力方面:带教老师对常见仪器及急救技能进行讲解,知道护士操作,然后让护士独立规范完成各项操作,教学组长对每项操作均有相关内容的理论考试作为知道,注意点、相关参数、禁忌证、适应证、关键定位等都是理论考试和试剂操作的考核内容,争取达到每项操作都人人能讲,个个能操作。
1.5.2应急配合能力方面:熟悉常见急救药品的名称、作用、常用剂量、给药途径及固定放置位置,口头医嘱必须执行三清、一复核。三清即听清、问清、看清,一复核是指与医生复核药物的名称、剂量、浓度及方法。执行正规操作程序,熟练掌握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及急救用物准备,常用急救一起的正确使用与急救技能的规范操作。出科时,由带教老师根据评价标准对护士进行全面考评,并对2007年未按分层次带教体系标准的52名护士用同一方法在离开急诊科时进行考评,数据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见表2)
表2两组护士急救能力比较
<0.01)。A组护士4级、5级比率明显高于B组(P<0.01)。
3讨论
精选带教老师,加强理论知识培训,增强对专业的认识。因此,各科室都要选择1-2名临床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主管护师作为本病区的带教老师,才能使课堂教学得到延续和补充,实习护士才能获得真实的护理体验,巩固理论知识。急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他是科学性、技术性、服务性很强的工作,培养护士的各种能力是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如何将临床实习效果进行较客观的量化评比,从中了解和提高护士的实际能力,这是分层次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我院于2008年开始,以改变传统的经验带教与模糊评价教学作对比。说明分层次带教在对护士的急救综合能力方面有显著提高,也说明各级护理人员有各级的重点和讲学内容。使护士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由简单到复杂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护士少走弯路,直接道道几年或更长时间的工作经验积累,从而使护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让新护士在前人已经研究过的道路上向前更进一步,而不是探索以前的一些临床经验。 …… 此处隐藏:79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 基于PLC控制的航空电镀生产线自动输送
- 中考预测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2
- 2018-2023年中国商业智能(BI)产业市场
-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研究2011new
- 外窗淋水试验方案
-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
- 学校安全事故处置和信息报送制度
- Chapter 5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 【小学数学】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
-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
- 山东省创伤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
- 函数与数列的极限的强化练习题答案
- 10分钟淋巴按摩消脂
- 网络应急演练预案
- 服装设计入门基础知识
- 初二数学分式计算题练习
- (人教新课标)高二数学必修5第二章 数列
- 最新自主创业项目
- 北京大学 无机化学课件 4第4章 配合物
- 贸易公司业务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