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资料大全 >

中考预测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4
导读: 中考预测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2 姓 名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中考预测·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2 姓 名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心亭看雪》)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虽乘奔御风( ) (2)其间千二百里( ) ..

(3)是日更定矣( ) (4)湖中人鸟声俱绝(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第①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句,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山高。

B.【甲】文第③段“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表现了“水之清澈,树之繁密,山之高峻,草之茂盛”,体现了本文语言简约凝练的特点。

C.【甲】文布局巧妙,前后照应。如末段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巧妙照应了首段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D.“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

4.【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这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2·连江模拟)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

之。邑人大姓文不识[注],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注】文不识:人名。

1. 划出下列句子的语意停顿。 (用“/”在句中断两处)

每 假 借 于 藏 书 之 家。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无从致书以观 致:_____________(2)从乡之先达执经叩 问_____________ ..

(3)色愈恭,礼愈至 至:_______________ .

(4)邻舍有烛而不逮 逮:_______________ .

3. 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C.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文的作者是怎样解决读书的困难的?(每一点各四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这两段文字看,主人公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相同原因有哪些?(说出两点即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4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②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③。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吴均《与顾章书》)

【注】①薜(bì)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②英英:声音和盛之貌。③办:具备。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四时俱备 前人之述备矣 B.遂葺宇其上 择其善者而从之 ....

C.仆去月谢病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邑人奇之 ....

2.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

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文写景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其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画线语句所表现出的共同的处世态度,你是怎样理解和评价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012·建湖模拟)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 …… 此处隐藏:1163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中考预测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fanwen/219450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