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 12_382-2008 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辨识
ICS13.100 C 75 备案号:
DB12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12/382-2008
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辨识
Identification of major hazard special equipments
2008-06-25发布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2/382-2008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0的编制要求制定。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天津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和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杨振林、王泽军、牛卫飞、刘宏臣、孙书成、刘方亭、金功成、王建昌、辛志学。
Ⅰ
DB12/382-2008
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辨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的术语、辨识单元的确定、辨识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范围内在用特种设备的重大危险源辨识。 本标准不适用于下列特种设备:
a) 未取得许可或者超出许可范围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的特种设备; b) 国家已经明确要求进行监督检验但未进行监督检验的特种设备;
c) 检验结论为停止运行、不合格,或者根据检验结论不能继续使用的特种设备; d) 改造、维修过程中的特种设备; e) 已经报停的特种设备; f) 单个使用的气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使用本标准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576 工业锅炉水质 GB 8408 游艺机和游乐设施安全 GB/T 12130-2005 医用高压氧舱
GB/T 12145-1999 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 GB 13591 溶解乙炔充装规定 GB 14193 液化气体气瓶充装规定 GB 14194 永久气体气瓶充装规定
GB 17264 永久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 GB 17265 液化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 GB 17266 溶解乙炔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 GB 17267 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 GB/T 19284-2003 医用氧气加压舱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DL 612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 DL 647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
HG 20660 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
1
DB12/382-2008
蹦极安全技术要求(试行),国质检锅[2002]359号 厂内机动车辆监督检验规程 电梯监督检验规程 锅炉定期检验规则 锅炉房安全管理规则
《锅炉房安全管理规则》实施细则,津劳锅[1999]166号 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 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
机电类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规则(试行),国质检锅[2003]174号 客运架空索道监督检验规程(试行),国质检锅[2002]326号 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规程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 气瓶安全监察规定 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施工升降机监督检验规程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 压力管道安装单位资格认可实施细则
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试行),国质检锅[2003]213号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 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
液压电梯监督检验规程(试行),国质检锅[2002]358号 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
游乐设施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试行),国质检锅[2003]34号 游乐设施监督检验规程(试行),国质检锅[2002]124号 游乐园管理规定
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杂物电梯监督检验规程
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试行),国质检锅[2003]108号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监督检验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
DB12/382-2008
3.1
辨识单元 identification unit
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单台特种设备、特种设备集群或气瓶充装单位。 3.2
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 major hazard special equipment
可能导致严重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特种设备辨识单元。 3.3
辨识指数 identification index
用于确定辨识单元危险程度的量化指标。 3.4
特种设备集群 special equipment group
集中布置且属于同一生产装置或存储区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集群。 3.5
集群辨识 group identification
对特种设备集群所进行的重大危险源识别过程。 3.6
直接作业人员 immediacy operation personnel
指特种设备辨识单元的操控人员、运行过程中的现场维护人员。 3.7
周边区域 periphery region
特种设备辨识单元发生事故时可能导致人员死亡的区域。对锅炉、压力容器一般取为以被辨识设备为中心半径为250m的圆形区域;对压力管道一般取为管道两侧各50m的区域;对电梯、游乐设施和客运索道,指乘客区域;对起重机械指起重臂或起重桥架经常扫掠的区域;对厂(场)内机动车辆,指车辆经常活动的区域。 3.8
周边人员 periphery personnel
周边区域内除直接作业人员之外的其它人员。 4 辨识单元的确定
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以辨识单元为单位进行辨识,辨识单元的确定方法为: a) 每台锅炉为一个辨识单元;
b) 每台压力容器为一个辨识单元;每个气瓶充装单位为一个辨识单元;连接在一起集中使用的气瓶组(下称集束气瓶装置)为一个辨识单元;
c) 每个压力管道登记单元为一个辨识单元;
d) 每台(套)电梯、起重机械、厂(场)内机动车辆、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为一个辨识单元;
3
DB12/382-2008
e) 每个特种设备集群为一个集群辨识单元。 5 辨识方法
采用辨识指数法对特种设备辨识单元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特种设备辨识单元的辨识指数大于等于350的,评定为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
特种设备辨识单元的辨识指数H为:
5
H 1 Ki /5 S ……………………………………………………(1)
i 1
式中:S——辨识基数,由基本值和附加值相加得到,取值见表1~表4;当辨识单元满足两项或更多的附加值条件时,应将附加分值累加;
K1——设备发生事故后直接作业人员致亡因子,取值见表5; K2——设备发生事故后周边人员致亡因子,取值见表6;
K3——设备发生事故后直接经济损失和环境破坏因子,取值见表7; K4——设备失效率因子,取值见表8;
K5——设备安全管理水平因子,通过安全检查评分得出,各类辨识单元的安全检查表见表
9~表17。
对特种设备集群,除了以单台设备为辨识单元进行辨识外,还应进行集群辨识。集群辨识中辨识基数、K4和K5取各单台辨识单元的最大值,K1~K3则应按照设备集群确定。
表1~表4、表9~表17所涉及的相关标准和法规按照辨识单元分类汇总参见附录A。
表1 锅炉辨识基数S
4
DB12/382-2008
表2 压力容器辨识基数S
表3 压力管道辨识基数S
5
DB12/382-2008
表4 机电类特种设备辨识基数S
表5 K1取值表
表6 K2取值表
表7 K3取值表
表8 K4取值表
6
DB12/382- …… 此处隐藏:156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 基于PLC控制的航空电镀生产线自动输送
- 中考预测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2
- 2018-2023年中国商业智能(BI)产业市场
-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研究2011new
- 外窗淋水试验方案
-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
- 学校安全事故处置和信息报送制度
- Chapter 5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 【小学数学】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
-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
- 山东省创伤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
- 函数与数列的极限的强化练习题答案
- 10分钟淋巴按摩消脂
- 网络应急演练预案
- 服装设计入门基础知识
- 初二数学分式计算题练习
- (人教新课标)高二数学必修5第二章 数列
- 最新自主创业项目
- 北京大学 无机化学课件 4第4章 配合物
- 贸易公司业务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