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初中教育 >

中考-议论文练习分类精选(有答案)(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23
导读: ⑤一个人,不管在低谷还是在山脊,要想始终如一地做到沉住气,就要不断加强修养,锤炼意志,做到身处逆境不气馁,取得成绩不自满,面对诱惑不心动,只有这样才可能有作为,成大器。 20.阅读第②段,在横线处补写一

⑤一个人,不管在低谷还是在山脊,要想始终如一地做到沉住气,就要不断加强修养,锤炼意志,做到身处逆境不气馁,取得成绩不自满,面对诱惑不心动,只有这样才可能有作为,成大器。

20.阅读第②段,在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使它能够统率全段的论证内容。(2分)

21.阅读第③段,简要说明本段是如何得出“面对成绩沉住气,才能认清自我,产生持续奋斗的动力,最终成大器”这个结论的。(3分)

22.下面材料,能够证明文中哪一个分论点,简要说明理由。(3分)

【材料】杨震在赴任东莱太守途中,昌邑县令王密为报答杨震的提携之情,想赠送十斤白银给杨震,并且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知道。”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听完后,惭愧地离开。后来,为官清明的杨震,官至宰相,成为东汉名臣。

初三议论文练习精选(分题型训练,有答案)

五、阅读《诚信:做人的自我诠释》,完成第20-22题。(共8分)

①历代中国人一直把诚实守信看作是做人的根本,将诚信称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古人说“不诚无物”,认为不讲诚信,什么事都做不成。由此可见,诚信是一个人做人的自我诠释。

②诚信实际上是一个人对自己做人的一种态度,是对自己做人的尊严的一种肯定。不讲诚信的人常常以为吃亏的是别人,得到好处的是自己,其实大谬。明代思想家李贽说:“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假人者,说白了就是人不成其为人,这是对自己的真实存在和做人的尊严否定。当然,这种人也就无法得到他人的信任、相信与信奉。自古以来人们是不耻于与这种人打交道的,也就是说,人们不会把他看作自己的同类。

③诚信是人对自己的道德人格的确证,是对自己做人的社会责任的担当。一个人的道德人格的高下与否,最根本的就要看他对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的态度及其行为上的实际担当。这种态度与实际担当,首先就表现在诚信上。 实际上,一个人的任何一个约定和承诺,不论是语言上的还是见诸文字和契约的,其中都包含着对一定责任的认定,对一份人格的担保。如果你能言出必行,言行一致,信守承诺,这正是表现你对这种责任的担当,对自身人格的确证。反之,如果你言而无信、出尔反尔、背信弃义则使你的道德人格蒙羞。

④诚信也是使人实现自身的价值,成就自己事业的内在的精神力量。英国大学者斯迈尔斯也说:“诚实本身尚不足以塑造一个伟人,但它是伟大品格中最重要的因素。”为什么呢?因为诚信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对自身的信任、相信、信奉。一个讲诚信的人总是以对自身的信任、相信、信奉为前提的。有了这种信任、相信、信奉,就可以产生对自己的无穷信心,激发出自己的内在潜能,形成排除万难,去实现承诺的精神力量。这正是一个人能成就自身、开拓事业、造福社会的道德前提与精神基础。 ⑤人是船,诚信就是帆,只有扬起诚信的帆,人这只船才能走得更远。当今,还有一些人对“诚信”还存在着误读,认为“诚信吃亏”。深入地思考诚信的本质与重要性,明晰诚信与做人的关系,应该说,是会得到很多有益的启迪的。

【注】 ①诠释:说明,解释。

20.阅读全文,说说诚信与做人的关系是怎样的?(3分)

21.根据文意,下面的三句话填入文中第③段画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甲】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没有诚信,何来尊严?”

【乙】爱国将军冯玉祥说:“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丙】圣人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意是“一个人不讲信用,可以干嘛呢?”)

22.分析文章结尾划线语句的作用。(3分)

初三议论文练习精选(分题型训练,有答案)

2012-12-16检测一: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20—22题。(共8分)

①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和民间组织开始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我们把这种平民公益叫做“微公益”。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微公益”行动,让人如沐春风,心生暖意。 ②参与“微公益”行动的人能力虽微,但其散发的人格魅力芬芳远播。八十多岁的甘肃老人陈尚义靠捡垃圾的微薄收入,二十多年收养了45个弃婴;天津老汉白芳礼几十年蹬三轮车挣钱助学,惠及学生三百多人;新疆维吾尔族大叔阿里木靠烤羊肉串的收入,八年中资助贫困学生上百名 他们都是普通人,像大地上的一粒粒微尘,像大海里的一滴滴水珠。也许有人认为他们渺小,但他们却用自己的行动温暖他人,诠释良知。他们灵魂深处溢出的芬芳,散发出人性的光辉,彰显着普通人平凡中的伟大和崇高。

③发起“微公益”行动的民间组织力量虽微,但其产生的“正能量”却不可低估。他们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催生爱心、传递善良,带给人们崇善向上的希望;他们以爱传爱,以善扬善,汇聚成一股股爱的暖流。在湖北钟祥,“小红帽义工”集合起一群个体劳动者,他们坚持走街串巷做好事,为城市增添了一道美丽风景;在江西丰城,活跃着一群“萤火虫”志愿者,他们以“萤火虫虽小,也要为社会送去微弱的光亮”的执著,将爱心传递。“众人拾柴火焰高”,当个人的想法上升为一个群体的意识的时候,当个体的行为演变为一个群体的自觉行动的时候,它的影响就会变得巨大而深远。

④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早已深深融进我们的血脉,成为有口皆碑的道德美谈。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的人对此产生了疑虑、困惑。他们看不到个人力量对社会的影响,变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看客,在他人需要帮助、遇到危难时态度冷漠。其实,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爱心、有责任感,坚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就能积小善为大善,变小德为大德。孟子曰: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微公益”,____________。

⑤在当今社会,倡导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微公益”是非常必要的。随着“微公益”行动的滚雪球效应,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美德必将传遍神州大地,结出丰硕的果实。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

21.分析文章第①—④段的论证过程,按要求填空。(4分)

首先 (不超过12字),

其次 (不超过24字), 然后 (不超过18字)。

22.请在第④段结尾横线处填写一句话,阐明“微公益”与孟子的话之间的联系。

答:

初三议论文练习精选(分题型训练,有答案)

议论文阅读参考答案:论点\论据

一、20.青年学生不要总是上网浏览,要多读(年长者写的)书。

评分:共3分。 “青年学生应少上网浏览,多读书”得3分。

21.第①段中举“新闻记者采访”这件事是借“总会网上浏览”的害处提出观点。

第④段中的论据“我写书评”,则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证明观点,增强说服力。

22.评分:共4分。

清楚地表明自己的观点(1分);有联系亲身经历的事实或道理依据(1分)。说理清楚,有一定说服力(2分)。

参考答案一:我同意第二处。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个性、审美眼光都有差异,读什么书,喜欢什么样的书,就好像吃菜,有人爱咸,有人爱淡。如果一个爱吃辣的人把重庆火锅推荐给一个根本就不能吃辣的人,那么即使火锅本身很美很有特色,对不爱辣的人来说也等于 …… 此处隐藏:248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中考-议论文练习分类精选(有答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4688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