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初中教育 >

中考-议论文练习分类精选(有答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23
导读: 初三议论文练习精选(分题型训练,有答案) [议论文阅读一] 要求:能概括论点;能确定论据的类型,并分析作用;能补充论据。 一、阅读《关掉你那个破浏览器》,完成20~22题。(共11分) ①有个20出头的记者来采访我,我跟她聊了一个多小时,发现她并不知道该怎

初三议论文练习精选(分题型训练,有答案)

[议论文阅读一]

要求:能概括论点;能确定论据的类型,并分析作用;能补充论据。

一、阅读《关掉你那个破浏览器》,完成20~22题。(共11分)

①有个20出头的记者来采访我,我跟她聊了一个多小时,发现她并不知道该怎样采访,她的

脑子是乱的。这个记者告诉我,她经常上网看别人怎样采访,怕自己被淘汰。我告诉她,以后不要总是上网浏览,去看书吧,五年后你或许就能成一个名记者了。

②我不建议中学生上豆瓣这样的传播知识的网站,我不喜欢被太多种类的知识骚扰,我只喜

欢了解我想知道的知识。互联网对我这个年纪的人来说,有些信息是有用的,(A)但对中学生这个年纪的人来说,是碎片,没有任何用处。就像那个记者一样。

③现在,接受知识的方式与过去有些不一样了。那时接受知识有限,所以才有很大的想像空

间,才有更多的时间去消化。现在,所有人对互联网带来的知识共享津津乐道。对于一个有判断力的成年人来说,的确方便了许多,但是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弊多利少。互联网上只会告诉你答案,不会告诉你产生这个答案的过程,它会让你慢慢丧失思考能力。你想变成那样的人吗?

④知识共享要有可以接受知识能力的前提。如果你对文艺感兴趣,别去看那些影评、乐评、

书评等各类评论。我就是写书评的,我写出来自己很爽,别人看了只知道我是评论了,不知道我是为什么评论的。真正的体验要靠你自己。这些评论看似有帮助,实际上却是在绑架你的判断力。看那些所谓的文艺评论,跟吃别人嚼了一遍吐在你嘴里的馍的感觉是一样的——多恶心啊。我知道吃第五个馒头饱了是什么滋味,你直接吃第五个馒头能有饱的感觉吗?即使有了也是假饱,时间长了你就会营养不良甚至饿死的。

⑤如果你想真正掌握一些知识,并且通过这些知识让你更加明白清楚,那你就关掉你的浏览

器。有时间去看看书,不要看我这个岁数(包括我)以下的人写的书,因为他们不比你高明多少。去看那些比你大五十岁以上的人写的书吧。另外,(B)千万不要让别人推荐你看什么书,因为你不是他。按照你的兴趣去买书,别看封面腰封上那些推荐语,很多人自己都没有看过这本书就不负责任地加以推荐。

⑥珍爱你的青春,关掉你那个破浏览器。

20.通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21.第①、第④段中的事实论据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作简要说明。(4分)

22.你同意文中两个画线句的观点吗?请选择一处表明你的态度并结合自身体验加以简要

阐述。(4分)

初三议论文练习精选(分题型训练,有答案)

[议论文阅读练习二]

要求:能整体把握(议论的方面);分析段的论证过程.

二、阅读《最是读书滋味长》,完成21—23题。(共7分)

最是读书滋味长

①书籍是我们与古今中外圣人贤达沟通的最便捷的途径。如果我们愿意,可以与许多伟大的

人物同处一室,日日为伴,聆听所言,交流无碍。故与书为伴,就犹如与知识为友,以智慧为师。左拉说:“我们不必羡慕别人的聪明,如果也要像别人那样聪明,那就是读书。”

②其实,真正的聪明人不仅爱读书,而且会读书。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

必经过三种境界”。这三种境界之谈,被视为治学的重要经验。第一境界,选准目标,高瞻远瞩;第二境界,苦心孤诣,废寝忘食;第三境界,豁然开朗,得心应手。这些都是颇具参考价值的意见。

③读书需做选择。书有高下之分,一个读书人应该有若干“看家”的书,无论怎样精简,也

不要丢弃;无论怎样繁忙,总要随时翻阅。两汉宏文、唐诗宋词、元代杂曲、晚明小品中一些久经锤炼的篇什,不必很多,百余种足以使我们经常约会文化盛筵。一套《古文观止》,翻阅何止百遍。选家批阅数载,掏沙捡金,以千锤百炼之精神汇集千锤百炼之作品,什么时候读都会心驰神往。许多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经典,这些经典对人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这并非说我们可以忽视新知识、新文化、新文明,而是说新书往往要经过历史的沉淀,才会显示其价值,才能引为知己,成为“看家”的好书。书海无涯,以有限生命畅游无限书海,就要细加斟酌。

④读书需入心田。散文家毛姆说,读书必须是一种享受,而不应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者硬着

头皮办差。无论是经典之籍,还是时事手册,用心读和不用心读,效果完全不一样。用心读,则学以穷理,问以解疑,问前须学,学后要思,即古人所说的“好学深思”,效果自然好。不用心读,即使坐拥书城,也所获不多。

⑤读书当学以致用。读书有两种目的,一种是消遣,一种是使用。把读书当作兴趣爱好和一

种生活方式,自然不错。但最好还是把读书与工作、事业结合起来,才能转化为创造,也才能获得源源不竭的动力。读以为学,可以增长知识;学以致用,可以把工作干得更好。这样,读书也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⑥中外先哲有过许多关于读书的意义的箴言,如 。最是读书滋味长,热

爱读书,学会读书,文化的涵养定会使我们的思想保持鲜活的亮色。

21.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述“真正的聪明人会读书”的?(2分)

答:

22. 请你简要分析第④段的论证过程。(3分)

答:

23. 根据上下文,在第⑥段的横线上写出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2分)

答:

初三议论文练习精选(分题型训练,有答案)

三、阅读《专注》,完成20—22题。(8分)

专 注

①有这样一件趣事:一家电视台招录一名都市新闻采访记者,面试试题之一竟是让入围者比赛穿针。应聘者要在一个封闭性良好、播放着高分贝音乐的房间里把线穿过针眼。用时最短者胜出。电视台通过这种别开生面的考试,最终挑选到了理想的人选。

②事后,落聘者追问电视台老总,老总这样答复:“我们要找的是都市新闻采访记者,他的工作地点往往是喧闹嘈杂的街市,这就要求他必须有闹中取静的心态和本领,要能在各种干扰中专注做事。”一番解释让人既觉得新鲜,又心服口服。

③是的,任何一个人做事都需要专注。

④专注是一种素质,一种能力,体现着一个人做人处事的风格。一件事,如果是你自己揽过来的,你无疑要专心尽力地做好,否则就是自欺欺人;如果事情是你必须承担的责任,你更要摒除杂念,力求完美。三心二意,心不在焉,敷衍塞责,心浮气躁,无不暴露出心智的残缺。

⑤专注催化成功。现实中,人们并不缺乏雄心壮志以及奋斗毅力,但最终无所建树,因为他们没有始终专注于一个目标并为之奋斗。我的一位同学,大学毕业后先在一所农村中学教书,他对这份工作并不热心,于是报考了研究生,惜乎名落孙山。又去搞律师证,苦熬几年终于拿到了证书,然后到一家律师事务所实习。因为刚入行,没名气,接不到案子,所以没过多久,他又跑到一个亲戚开的装潢公司做事去了。最近听说他又回到那所中学。我这位同学奋斗多年最终又回到起点,糟就糟在没有专注在一个点上,空耗了半生的光阴和精力。而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有着可以投资房地产、金融业等其它行业的多种选择,但他始终专注于操作系统和软件的开发,从而使微软事业长盛不衰,不仅获得了巨大财富,更赢得了崇高声誉。

⑥人们常说: 。《列子·汤问》中一个故事说,有个名叫詹何的人,用 …… 此处隐藏:260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中考-议论文练习分类精选(有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4688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