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法流派介绍和简评(3)
l 认知法的教学重视语法,必要时可用母语进行教学。然而,认知法的语法教学又与语法翻译法不同,它要求通过有意义的练习达此目的。同时,认知法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原理,强调教学必须遵循从学生已知,即已掌握的知识,到未知,即新知识领域的认识过程,它不同于语法翻译法大量使用的演绎法。
2. 常见的英语新授课(8:00—8:50)过程
8:00—8:10 讲授新词:教师在黑板上挂上一幅图画,内有男、女孩各两名,每人在进行一种活动。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语言知识谈论这幅画。遇到学生使用与新词接近的词时,教师引出要求学生学习的新词。当学生提到动词时,教师引出动词现在分词的形式与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跟教师朗读新词。
了解新词意义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图画内容,尽量运用所学单词讲故事。学生讲完后,教师讲他的故事(课文)。
8:10—8:20 讲解语法: 要求学生根据教师已经使用的动词现在分词,小结该语法现象的形式与意义,然后教师进行总结。适当使用汉语解释难点。
8:20—8:30 语法练习:
引导学生由近及远谈论现在正在做的事情:(1)教室里发生的事;(2)学生家庭中发生的事;(3)回到图画,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外语,谈论图画中四个孩子的活动。教师在学生用到现在进行时时,加以重复提问。
8:30—8:45 授新课: 学生打开书,开展小组活动,逐句讨论课文内容与意义。
你了解电脑开机时都做了些什么吗
然后根据课文互相提问。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先要求学生提出在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全班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后,教师总结,给出问题的答案。教师再一次小结动词现在进行时的形式和意义。
8:45—8:50 回到课文---听两遍录音后,学生就课文内容提问。
布置作业: 听课文录音,改进语音语调;拼写单词并回答书面练习:动词现在进行时问答与填空。
4. 认知法的长处与弊端
l 认知法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是传统外语教学法的薄弱之处。在外语教学中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提倡创造性精神不仅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而且有利于加强对学生总体的素质教育,符合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l 认知法主张外语学习必须理解语言规则,语言练习必须有意义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提高使用外语的准确性(accuracy)和得体性(appropriateness),这恰恰是听说法所欠缺的。
l 使用认知法时,讲解语法必须恰到好处。若费时过多或讲解过于详尽,就可能走到语法翻译法的老路上去。同时,认知法强调语言练习必须有意义,全盘否定机械操练,在实际教学中并不可行。特别是在初学阶段,一定数量的机械练习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如何处理语法教学和机械操练与有意义练习的比例仍然是认知法需要探讨的问题。
l 认知法的另一个缺点是未强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在使用认知法时应多开展课外活动,为学生使用外语进行交际提供更多的条件和机会。
二、交际法(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1. 交际法的理论基础
交际法的理论基础是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对语言教学乃至整个语言学界所作的重大贡献之一就是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使人们对语言和语言能力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从历史比较语言学发展到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生成转换语法理论,虽然对语言内部结构的认识一步步深入,并看到了语言的某些社会功能,但它们都未能将“语言能力”置于使用语言的社会框架中认真加以考察和分析。
1972年,当不少语言学家还陶醉于生成转换语法理论的创造时,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就对乔姆斯基语言能力的概念提出了挑战。在著名的“论交际能力(on communicative approach)”一文中,海姆斯认为,离开了使用语言的准则,语法规则是毫无意义的(There are rules of use without which the rules
of grammar would be useless)。海姆斯指出,交际能力是语法、心理、社会文化和实际运用语言等能力系统互相作用(interaction of grammatical, psycholinguistic, sociocultural and probabilistic
你了解电脑开机时都做了些什么吗
systems of competence)的结果。随后,英国语言学家韦尔金斯(D. A. Wilkins)于1976年发表了《意念大纲(Notional Syllabuses)》一书,尖锐地指出了传统语法大纲和情景大纲的局限性,详尽列举了语言交际中的意念(如时间、空间、数量、和频率等)和功能(如请求、道歉、同意、许可、赞美、申诉和劝说等)项目。1980年,加拿大的卡内尔(M. Canale)与斯温(M. Swain)在《应用语言学(Applied Linguistics)》刊物上发表了长篇论文“第二语言教学与测试交际法的理论基础(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系统总结了关于交际教学法理论的探讨与研究成果,并提出交际能力应由以下三个方面能力构成。
1) 掌握语法(grammatical competence),包括词汇、词法、句法、词义与语音等方面的知识;
2) 掌握语言的社会功能(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指使用语言的社会文化规则与语篇规则;
3) 使用策略(strategic competence),即为使交际顺利进行而采取的语言与非语言交际策略,后经不断充实,已具体到怎样开始会话、维持对话、要求重复、澄清事实、打断对方、结束会话等。
尽管这一框架未以发展的观点阐明各种能力的具体内容,但它比较全面地分析了海姆斯的原意,并且很具实用价值,得到应用语言学界的广泛认同。此后关于交际能力的讨论一般都采用卡内尔和斯温框架,采用交际法的外语教学大多以此作为教学大纲的参考。
2.交际法的教学原则与方法
为了达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交际法强调以学生为主题。在进行教学活动前,
必须先调查学生的需要。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需要给予大量的语言信息,并在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充分理解与积极参与。教学大纲采用意念——功能大纲,教材使用自然、地道和真实的原文,通常是从各种书籍与报刊杂志节选的文章或电影、电视或电台报道片段等。由于交际法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使用语言,他们的错误被视为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自然现象而无需指责。
交际法的具体方法十分多样,其基本精神是开展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意义的对话或讨论,亦称“语言意义的谈判”。上课经常采取两人结成对子的对话、4—6人为一组的小组活
动和全班讨论的形式。情景的设计要求尽量真实,当前常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并经常邀请说本族语的外国人与学生交谈,甚至辩论。虽然使用交际法时不可能详尽讲解语法,但交际法并不排除语法教学。恰恰相反,它的教学效果常取决于正确处理交际活动与语法教学的关系。如完全取消语法教学,则学生语言质量会显著降
你了解电脑开机时都做了些什么吗
低。总的说来,交际法比较适合于外语中级水平以上的学生。
三、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其他外语教学法
在认知法和交际法的带动下,20世纪70年代还兴起了沉默法(the silent way)、提示法(suggestopedia)、社区式语言学习(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和全身
…… 此处隐藏:299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初中教育]婚姻家庭法学教学教案
- [初中教育]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 [初中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2009
- [初中教育]2016-2022年中国薄膜太阳能电池行业发
- [初中教育]多级轻型井点降水的应用
- [初中教育]外语教学法流派介绍和简评
- [初中教育]实验一、典型环节及其阶跃响应
- [初中教育]内蒙古2012-2013学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奖
- [初中教育]移动通信营销渠道管理探讨
- [初中教育]初三化学第一学期第一第二章基础知识点
- [初中教育]一天的食物教学设计
- [初中教育]光导照明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 [初中教育]长春市十一高、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初中教育]“十三五”规划重点-配重式装卸车项目
- [初中教育]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
- [初中教育]第三章 植物病虫草鼠害诊断与防治基
- [初中教育]2019届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纪念
- [初中教育]甲级单位编制水豆腐项目可行性报告(立
- [初中教育]Ch8-1补充 09101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
- [初中教育]2017-2023年中国吊装设备行业市场分析
- 制作毕业纪念册需要哪些材料
- 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4课件
- 哈佛管理导师-创建商业案例
- 职场交际中的谈吐礼仪知识与职场会议接
- 中国糕点及面包行业发展现状与竞争战略
- 沂河“12·7”洪水茶山拦河坝
- 管道水流量计算公式
- 4-2发电机火灾事故处置方案
-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五
- 2009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知识全真试
- 历史街区保护规划--04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职称评价标准
- 评先评优测评表
- 圆的切线证明及线段长求解在在中考中的
- 【解析版】2015年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习题精华
- 责任心与执行力
- 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标准培训
- IgA肾病的饮食应注意
- 杭州市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方案(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