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幼儿教育 >

2020高考历史12个社会转型10.19世纪末20世纪初(解析版)(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1-06
导读: 3.列宁曾经这样概括俄国某一时期的阶段特点:“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用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这个时期最有可

3.列宁曾经这样概括俄国某一时期的阶段特点:“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用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这个时期最有可能是( )

A.二月革命时期B.《四月提纲》发表前后

C.七月流血事件后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前后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所述俄国这一时期的阶段特点可知,这一时期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时期,并且资本家政府没有用暴力压迫群众及工人群众对资本家政府采用和平斗争的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符合这两点特征的时期应为《四月提纲》发表前后,故B项正确。4.(2019·天一中学期初)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他论述的是( )

A.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B.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

C.无产阶级第一个政权的建立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步性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分析,说明应是1917年由俄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推翻封建王朝的二月革命,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A项错误;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是十月革命的胜利,故B项错误;无产阶级第一个政权的建立是巴黎公社的建立,故C项错误;二月革命其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后掌权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D项正确。

5.由于德国的统一是由普鲁士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的,因而,“普鲁士不可避

免的湮没了德意志”。下列关于德国王朝战争统一后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德意志帝国建立了邦联体制

B.普鲁士在帝国中占统治地位

C.帝国议会议员由普鲁士任命

D.德国资本主义发展出现倒退

【答案】B

【解析】德国统一是由普鲁士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的,“普鲁士不可避免的湮没了德意志”,表明普鲁士在帝国中占统治地位,故B项正确。

6.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十五条规定:“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国家的行政权力属于宰相B.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

C.国家权力中心为联邦议会D.皇帝间接控制联邦议会

【答案】D

【解析】材料主旨与行政权的归属无关,故A项错误;德意志帝国的宰相对皇帝负责,故B 项错误;德意志帝国的国家权力中心为皇帝,故C项错误;据材料“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得出皇帝间接控制联邦议会,故D项正确。

7.埃菲尔铁塔于1887年11月26日动工,1889年3月31日竣工,铁塔的总重量约7 000吨,由18 038个精密度达到十分之一毫米的部件和250万个铆钉铆接而成。诗人保罗·韦莱纳竟说它“简直像个长脖子妖妇”,破坏了整个巴黎的艺术形象。下列对于埃菲尔铁塔的建造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体现了工业革命成就②反映了建筑材料重大变革

③赢得了国人一致认同④印证了工业化的多元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埃菲尔铁塔是工业革命成就的体现,故①正确;铁塔用的材料是铁,表明建筑材料的重大变革,故②正确;诗人保罗·韦莱纳竟说它“简直像个长脖子妖妇”,破坏了整个巴黎的艺术形象,说明没有赢得国人一致认同,故③错误;埃菲尔铁塔有人赞成,认为体现了工业革命的成就,有人反对,表明工业化的多元影响,故④正确,故选B项。

8.《西方文明简史》中指出:“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上述材料表明( )

A.世界开始从孤立走向一个整体

B.西方列强的侵略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

C.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轮船、飞机等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答案】B

【解析】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故B项正确。

9.观察下表造成欧洲人口在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急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650~1990年欧洲人口变化数据表

A.

C.两次工业革命D.两次世界大战

【答案】C

【解析】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从1650年到1900年,欧洲人口是持续增长的,这与两次工业革命促进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由于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所以会造成欧洲人口的大量增加,故选C项。

10.(2019·海门一模)下表是1750~188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部分)。表格数据的变化可说明( )

A

B.中印两国已成为英美的原料产地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制造业格局

【答案】D

【解析】从表格信息可知工业革命使得英美制造业领先世界,改变了世界制造业格局,故D 项正确。

11.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但是在法案通过后的10年里,工业垄断组织从24家增加到157家,资金总额增加了近7倍。这表明当时的美国( )

A.放弃了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B.国会力图维护美国的中小企业制度

C.反垄断法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D.垄断组织适应了大工业发展的需要

【答案】D

【解析】美国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时代,是在20世纪30年代,故A项错误;当时美国自由主义盛行,国会只是为了坚持自由主义理念,而不是为了维护中小企业的利益需求,故B项错误;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该法案,表明反垄断法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故C项错误;法案并未有效起到限制垄断组织发展的作用,说明垄断组织的发展顺应了时代潮流,故D项正确。

12.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说:“为了鼓励人们投资,采取了责任有限公司的方式……打开了投资的闸门。……1901年,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导致公司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大航海时代海外殖民的需要

B.工场手工业改进技术的需求

C.蒸汽时代机器普及的推动

D.电气时代大规模投资的需求

【答案】D

【解析】电气时代,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大大提高,生产规模扩大,投资需求提高,公司制即垄断组织应运而生,故D项正确。

13.“它的出现,使一些国家逐渐朝着‘轮子上的国家’的方向发展。它的出现还推动了

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业的诞生。”这里的“它”指的是( )

A.火车机车

B.汽船

C.内燃机

D.发电机

【答案】 C

【解析】由材料可知,“它”的出现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石油开采业和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A、B两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D项本身与石油的开采没有直接关系,故

A、B、D三项均排除。

14.根据对英国某镇18个教区手工业者情况的调查,发现那里在1850年有鞋匠、木匠、

石匠、铁匠、水轮工、茅屋工共328人,到1910年已降至118人。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

原因是( )

A.圈地运动影响

B.城市化进程加快

C.人口流动频繁

D.工厂机械化冲击

【答案】 D

【解析】圈地运动发生在14 …… 此处隐藏:253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20高考历史12个社会转型10.19世纪末20世纪初(解析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3809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