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教育文库 >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博导简介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2
导读: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博导简介 (按拼音排序) 艾欣,男,1964年1月生,汉族,吉林市人,分别在南京工学院(1981-1985)、中国电科院(1985-1988)和华北电力大学(1996-1999)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国电科院博士后 (1999-2001),英国布鲁内尔大学高级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博导简介

(按拼音排序)

艾欣,男,1964年1月生,汉族,吉林市人,分别在南京工学院(1981-1985)、中国电科院(1985-1988)和华北电力大学(1996-1999)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国电科院博士后

(1999-2001),英国布鲁内尔大学高级研究学者(2003.8-12),现为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力系统研究所所长。

从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与恢复控制;电力经济分析等。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被3大检索收录论文20篇;曾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已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生70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家级特色专业(TS10030)第一负责人;北京市“电气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第一负责人;北京市精品课程《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第一负责人;多次获得校级教学优秀奖、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第一作者);教育部“电子信息及电气工程类”本科教育专业认证专家。

作为负责人的科研项目主要有: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子课题“微网及含微网配电系统的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2009CB219706)”;“EUROSTAG软件的二次开发及应用”、“可视化供电系统输电能力计算软件开发”、“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电能质量监测装臵的研制”、“华北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及其分步实施策略研究”等,累计科研经费380余万元。主讲研究生《电力系统分析》、本科生《电力系统分析基础》和《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等课程。

联系电话:010-80795848;010-51971495(FAX);13501121641 E-mail:aixin@http://doc.guandang.net

毕天姝,女,1973年9月生,汉族,河南济源人。200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学系,获博士学位。2007年7-9月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做客座教授。现任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力系统保护与动态安全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四方研究所所长,IEEE同步相量测量装臵(PMU)动态标准工作组通信成员,IEEE高级会员,Institute on Power System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frastructures for the Future (CRIS)执行委员会委员,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Power System Optimization、《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编委会委员。

毕天姝教授长期从事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广域同步相量测量技术及应用,故障诊断等方面的研究。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等纵向项目近10项、作为项目组核心成员参加了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及创新团队计划、高等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项目;主持或参加横向项目近20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鉴定1项;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与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0余篇,并且1篇论文获“第六届(2008年)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1篇论文获第八届(2004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青年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一等奖;多次应邀在本专业高水平国际会议(如IEEE General Meeting)做大会专题报告,多次担任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的执行委员会委员及分会主席(如APSCOM, CRIS, ICEE,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8届青年学术会议等);是香港研究资助局(RGC)项目、国家留学基金项目、中国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电工学科与自动化学科)、及教育部科学技术奖励通信评审专家;《IEEE Transactions》《IET Proceedings》、《European Trans.》、《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电网技术》等审稿专家。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联系电话:010-80798462

E-mail:tsbi@http://doc.guandang.net

崔翔,男,1960年5月生,山东。1982年1月毕业于华北电力学院理论电工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4年7月毕业于华北电力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理论电工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88年4月毕业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加速器物理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1年被晋升为教授,1993年9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任“电磁场分析、测试与电磁兼容”部级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国务院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技委第四、五届学部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高校电磁场教学与教材研究会理事长等学术职务。在国际学术领域,兼任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电磁场与电磁兼容工作组(C4.02.01)成员,《IEEE电磁兼容会刊(IEEE Trans. on EMC)》副主编,《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计算与数学杂志(COMPEL)》编委,是IEEE高级会员,IET资深会员(Fellow)。

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1988年),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88年),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研究类)和青年教师基金(1989年),全国优秀教师(1991年),国务院政务特殊津贴(1991年),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1993年),全国电力工业劳动模范(1994年),首批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人选(1995/96年),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2000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3年),北京市教学名师(2007年)。担任第八届和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主要从事研究方向介绍:主要从事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电力系统电磁环境与电磁兼容、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大型电气系统接地技术、强电磁环境下电子设备电磁兼容、光纤传感技术等学术方向的研究工作。

主要科研项目介绍:近年来主要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电网公司和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000kV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和 800kV直流输电工程相关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等。

主要科研成果介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指导张波的博士学位论

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提名,指导吴茂林的学术论文获IEEE学会电磁兼容分会年度最佳学生论文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被SCI收录的学术论文50余篇。

联系电话:010-51971409

E-mail: x.cui@http://doc.guandang.net

方勇杰,男,1964年7月生,汉族,河北蔚县人,1996年8月获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稳定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兼任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是IEEE高级会员,IET会员,CIGRE会员,CIGRE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

主研方向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与控制。所开发的“OPS-1紧急控制在线预决策系统”,是国内外首例采用在线优化决策技术并投入工业运行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荣获2004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完成“大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开发”,荣获2006年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提供了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适应控制技术和装备,实现了OPS系列“安全稳定定量分析与控制在线预决策系统”和“FWK-300型分布式稳定控制装臵”,并得到推广应用。领导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稳定在线分析与决策技术核心计算软件,使我国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量化分析、优化决策的理论与实践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组织开发的分布式稳定控制装臵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达到国际同类装臵的先进水平。参与开发的“江苏电网安 …… 此处隐藏:1150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博导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181368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