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高中教育 >

40种杀螨剂优劣对比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4
导读: 40种杀螨剂优劣对比 农业害螨是一类植食性的节肢动物,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蛛形纲(Arachnida)、蜱螨目(Arachnoidea)。其具有形体微

40种杀螨剂优劣对比

农业害螨是一类植食性的节肢动物,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蛛形纲(Arachnida)、蜱螨目(Arachnoidea)。其具有形体微小、活动范围广、繁殖快、世代周期短、强耐药性等特点。农业害螨是世界上公认的难以防治生物类群之一。在我国农业害螨有40余种,其中较为常见的螨害主要有叶螨和瘿螨,其对果树、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有极强的破坏能力。每年用于防治植食性害螨的农用杀螨剂数量与销售额在农用杀虫杀螨剂中仅次于鳞翅目(Lepidoptera)和同翅目(Homoptera)居第三位。

杀螨剂是现代农业防治害螨的主要手段。但是近年来杀螨剂新品种上市少,很多品种已使用多年并且多种杀螨剂品种存有交互抗性,并且由于人为使用不当等原因,农业害螨抗药性问题曰趋严重。因此开发结构新颖、作用机制独特的新型高效杀螨剂,合理使用杀螨剂,成为农业害螨的防治关键。本文将就现有的杀螨剂及正在研发中的杀螨剂做相关综述,为相关研发人员提供参考。

现有杀螨剂

根据中国农药信息网杀螨剂登记信息显示,我国己登记的现有杀螨剂在结构上主要有:有机锡类、甲脒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硫代磷酸脂类、苯甲酰基类、吡啶类、噻唑类、噻

嗪类、四嗪类、吡唑类、吡咯类、喹唑啉类、恶唑啉类、侨联二苯类等。其中按来源分类又可分为人工合成产物及天然产物两大类,共计40余种化合物。一、人工合成类杀螨剂

01

有机锡类

已登记的有机锡类杀螨剂有苯丁锡和三唑锡两种,为长效感温型杀螨剂,均具有良好的触杀作用及胃毒作用。此外,苯丁锡还具备内吸及渗透作用。其主要通过所含的锡元素来破坏害螨神经系统来达到防治效果。在防效方面,三唑锡对防治螨卵、幼螨、若螨和成螨均表现良好且抗药性仍处于低抗性水平。苯丁锡的杀螨能力及害螨抗性与三唑锡类似,但对螨卵效果不佳。

02

甲脒类

已登记的甲脒类杀螨剂有单甲脒和双甲脒两种,为中低毒、广谱、高效、感温型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熏蒸、胃毒等多种杀螨作用,但在20℃以下时杀螨效果较差。单甲脒和双甲脒对螨卵、幼螨、若螨和成螨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25%单甲脒水剂及200g/L双甲脒乳油的1000倍液防效均可在90%以上。双甲脒的杀螨机制主要通过抑制害螨单胺氧化酶活性,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引起神经的强兴奋,最终使害螨麻痹死亡来达到防治效果。

03

氨基甲酸酯类

己登记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螨剂有联苯肼酯、异丙威、硫双威、甲萘威,均为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及胃毒作用,同时异丙威还具有植物内吸传导性。在杀螨机制方面,除联苯肼酯是以抑制γ一氨基丁酸(GABA)受体以及抑制线粒体的呼吸作用为主外,其

他的均以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为主要杀虫杀螨机制。联苯肼酯对害螨的各个生活阶段均具有防治效果,但对成螨致死速度较慢。登记信息显示,联苯肼酯以防治草莓、木瓜的二斑叶螨,玫瑰、辣椒的茶黄螨,以及苹果树、柑橘树红蜘蛛等为主要功能,其43%悬浮剂3000倍液防效可在94%以上。异丙威、硫双威、甲奈威虽具有杀螨活性,但登记信息以杀虫剂为主。在施用方法上,氨基甲酸酯类杀虫杀螨剂均可采用喷雾的方式施药。此外,异丙威还可以喷粉、点燃放烟,甲萘威还可以撒施。

04

有机硫代磷酸酯类

己登记的有机硫代磷酸酯类杀螨剂共有10种,即二嗪磷、喹硫磷、乐果、伏杀硫磷、水胺硫磷、氧乐果、甲拌磷、三唑磷、马拉硫磷、丙溴磷。以上10种有机硫代磷酸酯类杀虫螨剂均具有触杀及胃毒作用,部分如二嗪磷、马拉硫磷,具有熏蒸作用。二嗪磷、乐果、氧乐果、甲拌磷具备程度不等的内吸性,喹硫磷、水胺硫磷、丙溴磷具有良好的渗透作用。在杀虫杀螨机制方面,以上10种杀虫杀螨剂均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实现防治效果。

05

其他含杂环类

除以上登记的各型杀螨剂外,还有其他15种性能各异的含杂环的杀螨剂,即氟啶胺、啶虫脒、噻螨酮、噻虫胺、四螨嗪、噻嗪酮、喹螨醚、乙螨唑、虫螨腈、唑螨酯、乙唑螨腈、腈吡螨酯、螺虫乙酯、螺螨酯、哒螨灵。(1)氟啶胺。是最初由日本石原株式会社在1990年开发的吡啶类广谱保护性杀菌剂。氟啶胺具有保护性,略微带有治疗及内吸性。进一步研究发现氟啶胺具有杀螨卵和杀幼螨能力。从机制上,氟啶胺实为解偶联试剂通过分子中氨基的质子化与去质子化来改变线粒体内膜对质子的通透性并提高sod2转录水平干扰线粒体呼吸作用,最终造成害蛹死亡。氟啶胺作为杀螨剂时对叶螨及绣壁虱均有良好效果。其500g/L悬浮剂防治效果在95%以上,但气温小于20℃时效果较差。(2)啶虫脒。属于吡啶甲胺新烟碱类低毒杀虫剂,并具有一定的杀螨活性。啶虫脒具有触杀作用及植物内吸传导性。在杀虫杀螨机制方面,啶虫脒分子可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结合,使其神经过度兴奋,最终使害虫害螨麻痹死亡。啶虫脒田间施药主要以喷雾进行。另外,在使用时应注意啶虫脒不能与碱性农药一起施用,并且啶虫脒对蜜蜂及家蚕有毒。(3)噻螨酮。是由日本曹达公司通过化合物筛选研究得到的一种噻唑类高效广谱低毒杀螨剂。噻螨酮具有良好的植物表皮穿透性,但不具有内吸传导性。噻螨酮对螨卵、幼螨及若螨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对成螨无效,并且环境温度对噻螨酮的杀螨活性影响不大。其对全抓螨和叶螨有良好的杀螨效果。

(4)噻虫胺。属于噻唑类低毒杀虫剂,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杀螨能力。噻虫胺具有触杀作用及胃毒作用,并具有渗透性及植物内吸传导性。从机制上,噻虫胺为神经系统激动剂,作用在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造成神经过度兴奋,最终使害虫害螨麻痹死亡,并且与常规农药均无交互抗性。噻虫胺以拌种、撤施等方式进行施药。此外,使用时应注意噻虫胺对蜜蜂及家蚕有毒。(5)四螨嗪。四螨嗪是一种四嗪类、非内吸性、高效且长效、低毒的杀螨剂,具有触杀作用及较强的亲酯渗透力。从机制上,四螨嗪是一种接触性杀螨卵剂,可造成其蛹期不正常发育。四螨嗪对螨卵、幼螨及若螨均有防治效果。

(6)噻嗪酮。为噻嗪类低毒杀虫剂,具备一定的杀螨能力。噻嗪酮具有触杀作用及胃毒作用,主要通过干扰害虫、害螨新陈代谢,同时抑制几丁质合成酶类甲壳素的合成达到防治作用。噻嗪酮的施药方式为喷雾,同时不能与碱性农药一起使用,对家蚕有毒。(7)喹螨醚。是美国陶氏益农公司于1990年开发的一种喹唑啉类杀螨剂。喹螨醚是一种长效、低毒、非内吸性杀螨剂。喹螨醚具有触杀作用和胃毒作用,对害螨螨卵、幼螨、若螨、成螨均有良好防治效果。从机制上,该药主要作用于害螨的线粒体及染色体。

(8)乙螨唑。是日本亚西玛公司研究开发的二苯基唑啉类杀螨剂。其杀螨机制主要为通过抑制螨卵的胚胎形成及其幼螨和蚜虫的蜕皮过程以及对雌性成螨具有不育作用来达到防

治效果。乙螨唑对螨卵及其幼螨具有很好的长期防治作用,但速杀效果较差。(9)虫螨腈。是美国氰胺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吡咯类、低毒、长效、广谱性杀虫杀螨剂。虫螨腈具有胃毒及触杀作用,并有选择性内吸活性,对植物叶面有很强的渗透作用。(10)唑螨酯。是日本农药株式会社研制的一种吡唑类杀螨剂。其主要杀螨机制为通过抑制氧化呼吸链复合体I,即NADH辅酶Q氧化还原酶复合体,从而使害螨ATP合成受阻。唑螨酯具有触杀及胃毒作周,对害螨击倒速度快并可抑制若螨蜕皮,因此对成螨及若螨具有良好防治效果。(11)乙唑螨腈。属于丙烯腈类低毒杀螨剂,2008年由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研发。乙唑螨腈主要通过抑制氧化呼吸链(电子传递链 …… 此处隐藏:364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40种杀螨剂优劣对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173372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